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80前小伙伴应该有深刻记忆,小时候家里都会养一头牛(有的是几家人共养共用一头),用来保障生产、改善生存的主力工具。在国家农村实施农机补贴之前,什么耕地呀、运东西呀,基本靠牛来解决!
家里养过牛的小伙伴都知道一种现象:夏天时田边岸坡自然生长的草料相对丰茂时,牛就长的特别肥;可一到冬天草都枯萎甚至糜烂了,只能吃打完稻谷后储存起来的稻草时,牛就瘦的厉害!另外,小伙伴也晓得草会随着季节轮换而发芽、生长、枯萎等反复循环,牛半岁甚至一岁才开始吃草,在此自然法则下,牛是不是比草老?所以老牛吃嫩草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
其次,如果牛天天吃老草(枯草),费牙、磨胃、没营养。在吃不好,消化不良的情况下,掉膘就成了唯一的结果。如果没有来年春夏季的嫩草与青草及时补充,牛能挺过一年那简直就是在书写牛界的奇迹!
看过动物世界栏目的人都会被非洲野牛(包括国内以前常见的水牛)与斑马、羚羊等组成的那声势浩大的迁徙之旅的场面所震撼。想必大家也知道这些食草动物迁徙的缘由:为了在不同季节通过场地转换而吃到鲜美营养的嫩草。人有思维,牛也有牛的逻辑!
第一,老牛要活着,必须要适应环境,有什么草吃什么草;第二,老牛为了好好地活着,常吃老草,活不久,所以要及时靠嫩草来补充营养增加肥膘,以便捱过难熬的冬天;第三,老牛为了活的好好地,必须不断寻找嫩草而且是源源不断的嫩草源,就像非洲大草原野牛一样,长途跋涉,不断与各种磨难抗争,逆袭成功后个个变得膘肥体壮。
老牛吃嫩草现象带给企业的思考。遥想当年,回力鞋可是曾被调侃为“油腻中年男”们最时尚的标配之一。回力在当时可是响当当的品牌,再看看如今,回力已经成了记忆中的回忆!尽管一些曾经辉煌的企业因为各自原因走向没落甚至消失,但他们大多数却有个共同的原因:没有像非洲野牛一样在季节变后通过转换场地、场景为了吃到新嫩草而转变、改变、奔跑、奔命!更没有去洞察与分析消费者无论是年龄、习惯、场景、行为等一些新消费的变化与趋势,并与之同步共频!一旦落后,消费者不抛弃你抛弃谁?
过去的案例不少,将来还会有很多。那些想成为品牌或已经成为品牌甚至老品牌仍健在的企业如何续写企业及品牌的生命力、怎样让老品牌焕发新的活力呢?就要学着老牛不断追逐嫩草、吃到嫩草!
无数的案例告诉大家:企业想要吃到嫩草必须先从理解当前消费者的梯队、读懂年轻消费者梯队、猜摸下一拨消费者梯队的动态:需求变化以及趋势、消费个性与价值、消费场景、对产品及品牌的理解等。然后针对这些变化、趋势、个性、行为、价值、场景等因素来重构企业的产品、品牌、营销、渠道。只有真正理解并随时读懂消费者的变化,快速、积极、有效地构建起适合新消费的产品、文化、场景、服务。企业才能保持活力与生命力!
老牛吃嫩草带给个人的思考:当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变了之后,如果你的思维、习惯、行为及知识技能等没有及时因环境变而改变,仍在惯性运行,继续靠老套路、老方法去处理工作和一些事情,势必会慢慢落伍直至被淘汰。因此
要想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就务必如老牛寻觅嫩草一样及时转换思维、调整行动谋略、修改应对方式、更新知识、提升素养及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