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详解三级火箭运行机制
“输入法——浏览器——搜索”是搜狗业务的“三级火箭模式”。
搜索是搜狗将流量变现的核心渠道,而输入法和浏览器则是搜狗获得用户、引导流量的重要手段。搜狗搜索带来的广告收入是其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截至2017年上半年,搜狗的营业收入为3.73亿美元,其中在线广告收入为3.28亿美元,占比88.1%。
借助国内市占率第一的搜狗输入法,搜狗以推荐安装的方式引导用户使用搜狗浏览器;而在搜狗浏览器的顶部工具栏、新建默认页面、以及常用网址大全上,均有搜狗搜索的直接入口,吸引用户直接选择搜狗引擎进行搜索。后来,搜狗也对“三级火箭模式”进一步改良:通过输入法新增的“智能搜索”功能,直接对客户进行引导。通过“三级火箭模式”,搜狗可以将任何一环的用户引导至搜狗搜索。
2.2 搜狗输入法:困局之下诞生的中文第一输入法
在搜狗搜索发布之后,搜狗的业务进展并不顺利。当时搜狗需要通过做其他产品来寻找出路。通过搜索,搜狗当时已积累了大量关于词汇的数据,有什么工具能用上词汇呢?于是王小川想到了可以做输入法。
当年国内计算机刚刚开始普及,人们使用最多的输入法是智能ABC和五笔。在使用上,智能ABC总是“不够智能”,每输一个词都要在输入栏中仔细寻找词汇,还不一定能找得到。而五笔,因为较高的学习门槛,一直难以成为用户使用的主流。
2006年发布的搜狗输入法,不仅有搜索过去积累的数据库,还能通过互联网实时更新词库,词汇的丰富度完全是两个级别,甚至一年后谷歌发布的输入法,居然被网友发现直接盗用了搜狗的词库。再加上智能联想功能,搜狗输入法让用户输入的连贯性大幅提升。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会普通话和拼音,就会使用搜狗输入法。据说,还有用户专门向搜狗赠送了一面感谢锦旗。
然而在当时体验非常出色的输入法发布第一年却仅有2%的市场份额,推广结果实在令人咋舌。后来王小川才发现症结所在——没有良好的推广渠道。于是搜狗开始与番茄花园展开合作,利用番茄花园的渠道推荐搜狗输入法。两年之内,搜狗市场份额飙升到了70%。王小川第一次体验到渠道的甜头。
2.3 搜狗浏览器:渠道思维下诞生的助推工具
有了好产品,但一定要依靠一个优质的渠道让大众接触到,才能让它成为成功的产品。王小川从搜狗输入法的历程里深切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
同样的逻辑应用到搜索上,问题就变成了,用要怎样做才能让用户接触到搜狗的搜索。搜狗团队注意到:在进入搜索前,用户需要先打开浏览器。如果说搜索是广大用户上网的“第一入口”,那么可以说浏览器就是上网的“第零入口”,因此控制了浏览器就控制了搜索。不顾老板的反对,在没有人员和资源的情况下,王小川还硬是偷偷把浏览器做了出来。
搜狗浏览器通过搜狗输入法推荐安装进行推广,虽有些流氓软件的色彩,但效果非常喜人。在浏览器内的工具栏和主页都设置了搜狗搜索的入口,通过入口的便捷性以及日常搜索的工具可替代性,越来越多搜狗输入法的用户开始用起了搜狗搜索。这样,搜狗打通了“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的流量通道。
搜狗发布浏览器的三年内,搜索流量实现了大幅增长,而其中的主要是搜狗浏览器做出的贡献。搜狗浏览器的出现,使搜狗真正取得了将输入法的庞大用户群向搜索转化的能力。至此,三级火箭正式组装完毕。
2.4 搜狗搜索: 移动端时代广结善缘
PC时代,搜狗已经意识到渠道导流的重要性。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狗对此已经轻车熟路。
众所周知,流量是搜索业务开展的重中之重。2013年以前,搜狗主要依靠自身的“三级火箭”获取流量;但在2013年以后,由于移动端的用户流量开始大幅增长,移动搜索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搜狗以浏览器带入搜索流量的思路未变,但也清楚认识竞争者已经率先拥有了非常全面的渠道,因此搜狗为“三级火箭”的驱动找来了众多合作伙伴。
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狗成功借助外力完成转型。在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后,搜狗使分自己的搜索成为QQ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另外,搜狗也先后与小米、VIVO、OPPO等国产手机设备商展开合作,将搜狗搜索设置为这些手机内置浏览器的搜索引擎。
凭借QQ浏览器和国产设备良好的市场表现,搜狗在移动搜索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移动端流量占据搜狗目前总流量的78.2%。目前,腾讯应用贡献了搜狗搜索流量的36.2%,移动设备商贡献了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