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兴业计算机团队
兴业证券计算机团队:力求勤勉、专注、深入、严谨 —— 成员:袁煜明/蒋佳霖/徐聪/雷雳/陈冠呈/洪依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突发!救人白马去世 ·  6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谢娜、张杰,突传消息! ·  18 小时前  
武汉发布  ·  武汉一区动真格!减负 ·  昨天  
武汉发布  ·  武汉一区动真格!减负 ·  昨天  
湖北经视  ·  遗体发现!已失踪近一个月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兴业计算机团队

【星际随笔之66】搜狗赴美IPO:多一只上市狗,少一条单身狗

兴业计算机团队  · 公众号  ·  · 2017-11-06 19:14

正文

袁煜明/蒋佳霖/徐聪/雷雳/陈冠呈/洪依真


【前言】2017年10月23日,搜狗公司向美国SEC递交招股说明书。一时间,媒体、网友纷纷表示,搜狗不上市就不找女朋友的王小川,终于可以开始考虑人生大事了!但回顾搜狗历史,我们发现王小川已为搜狗这个他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签上一根根红线:十五年成长路,这只狐狸生下的狗已与搜狐、阿里、腾讯、奇虎360、百度、谷歌、微软必应等众多互联网巨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本篇随笔,我们梳理了这家以输入法出名的搜索公司,是如何在强敌环伺下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业务?如何在PC到移动两个互联网时代抢占一席之地?又是如何一步步获取盈利走到IPO的? 并且也对搜狗和王小川投以美好祝愿:这个世界多了一只“上市狗”,也很快会少一只“单身狗”。


段子之后回归正题,本篇随笔详细分析了以下的内容:

1.  搜狗概况与发展历程

2.  搭建三级火箭,如何助力搜狗驰骋云霄?

3.  入局人工智能,搜狗如何描绘美好蓝图

4.  搜狗百度财务数据对比一览

5.  且看搜狗与腾讯擦出的火花

6.  狐狸生下狗,搜狗上市会给为搜狐带来什么

7.  那些已经上市的“装机必备”软件公司,搜狗未来会走向他们的路吗


1、 搜狗概况与发展历程

1.1  一看搜狗数据:50亿估值何以来


在一切开始前,本青先给大家带来一组数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家即将登上纳斯达克的科技公司。


过去三年,搜狗货币化能力增强。营业收入和毛利润均在不断提升,2016年,营业收入和毛利润分别达到了6.60亿美元和3.5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10.6%和4.07%。营业利润和净利润有所下降,营业利润从去年1.02亿美元下降至0.72亿美元,净利润从去年0.99亿美元下降至0.56亿美元。

据彭博社报道,搜狗本次IPO,预计估值50亿美元。按此计算,搜狗上市后的市盈率将达到75.1倍。其他在美股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中,上市日当天,有市盈率30倍左右的迅雷和猎豹,有90倍左右的奇虎,还有2400倍的百度,搜狗75倍的市盈率比较起来不算太离谱。

过去两年半时间内,搜狗两大核心产品的用户数均保持增长。搜狗移动搜索的MAU从2015年3月的3.46亿上升至目前的5.11亿,搜狗移动输入法从2.25亿上升至4.27亿。

截至目前,搜狗员工数达2315人。作为技术驱动型公司,搜狗研发部门的人数达到总人数的71%,数量为1638人。在学历构成上,搜狗超过43%的员工具有硕士及以上的学历。


1.2二看搜狗历史:从呱呱坠地到走向成熟

从2003年开始组建,搜狗经历了15年的风雨,是国内最老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如今终于准备纳斯达克上市。这期间,搜狗相继上线了搜索、输入法、浏览器三大产品,也从搜狐研发部分分离出来独立运营,还成功牵手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总的来看,搜狗15年的经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小时候:产品发布前的坎坷

从2003年搜狗成立的那一天起,搜狗总共发布了三款重量级产品,分别是搜索、输入法以及浏览器,三款产品共同构建了搜狗的生态。然而,三款产品每一款面世的背后都是曲折的道路。2004年发布的搜索,是王小川带着一批学生兼职实现的技术;2006年发布的输入法,是在搜索业务被压得喘不过气的选择;2008年发布的浏览器,更是未得到老板支持暗地完成的结果。

成长时:资本运作下的独立

随着业务的壮大和模式的成熟。同样做浏览器和搜索的奇虎360四年内两次找上搜狐,表示想要收购搜狗的业务。造化弄人,360的肉包子总是打不着这条活蹦乱跳的狗。一次搜狗找上了阿里,并从搜狐分离独立运营;另一次搜狗牵上了腾讯,并合并了腾讯旗下的搜搜业务。在王小川的四方周旋下,搜狗都保留了经营的独立性。

长大后:激烈竞争中的差异

在国内百度一家独大的搜索市场,要分到一杯羹并不容易。搜狗搜索近几年连续发力,不断打造差异化的功能,2014年上线微信文章搜索,独家接入超过2000万条公众号资源;2015年上线知乎搜索,拯救了被知乎内置搜索折磨到崩溃的千万知乎er;2016年推出的明医搜索、英文搜索、学术搜索,在垂直搜索领域进一步展现特色。


1.3 三看CEO王小川:搜狗不上市就不找女朋友

2003年,王小川研究生毕业,在搜狐从兼职转成了全职,接到老板张朝阳给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带领6人去做搜素,击败日中天的百度。

18岁就获得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的王小川相信,自己拥有全国最好的技术。但他也知道要做搜索,6个人肯定不够。于是他向老板申请,用6个人的工资,找12个人来做。这个工资只能允许王小川在清华大学找学生做兼职。就这样,王小川仅耗时十一个月,就让搜狗搜索成功上线。

在搜狗最艰难的日子里,网易、百度都找过他邀请他加入,并开出比搜狐当时丰厚许多的条件。然而两次王小川都没有接下橄榄枝,他说,“实在是放不下搜狗的战友们”。背地里做成浏览器后,搜狗的搜索业务蹭蹭上涨。王小川带着搜狗,从黑暗中爬了出来。

在搜狗逐渐起势后,奇虎360曾两次找上搜狐,希望获得搜狗的业务。但是王小川不想看到“搜狗被揉碎了来滋养360”,于是他第一次拉来了马云,第二次拉来了马化腾,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老板的想法。对王小川来说,搜狗就像自己的孩子,保持搜狗的独立比什么都重要。

王小川曾说,搜狗一天不上市,自己就一天不找女朋友,如今,搜狗接近美股上市,王小川的愿望也算是实现了。

2、搭建三级火箭,如何助力搜狗驰骋云霄?

2.1详解三级火箭运行机制

“输入法——浏览器——搜索”是搜狗业务的“三级火箭模式”。 搜索是搜狗将流量变现的核心渠道,而输入法和浏览器则是搜狗获得用户、引导流量的重要手段。搜狗搜索带来的广告收入是其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截至2017年上半年,搜狗的营业收入为3.73亿美元,其中在线广告收入为3.28亿美元,占比88.1%。

借助国内市占率第一的搜狗输入法,搜狗以推荐安装的方式引导用户使用搜狗浏览器;而在搜狗浏览器的顶部工具栏、新建默认页面、以及常用网址大全上,均有搜狗搜索的直接入口,吸引用户直接选择搜狗引擎进行搜索。后来,搜狗也对“三级火箭模式”进一步改良:通过输入法新增的“智能搜索”功能,直接对客户进行引导。通过“三级火箭模式”,搜狗可以将任何一环的用户引导至搜狗搜索。

2.2 搜狗输入法:困局之下诞生的中文第一输入法

在搜狗搜索发布之后,搜狗的业务进展并不顺利。当时搜狗需要通过做其他产品来寻找出路。通过搜索,搜狗当时已积累了大量关于词汇的数据,有什么工具能用上词汇呢?于是王小川想到了可以做输入法。

当年国内计算机刚刚开始普及,人们使用最多的输入法是智能ABC和五笔。在使用上,智能ABC总是“不够智能”,每输一个词都要在输入栏中仔细寻找词汇,还不一定能找得到。而五笔,因为较高的学习门槛,一直难以成为用户使用的主流。

2006年发布的搜狗输入法,不仅有搜索过去积累的数据库,还能通过互联网实时更新词库,词汇的丰富度完全是两个级别,甚至一年后谷歌发布的输入法,居然被网友发现直接盗用了搜狗的词库。再加上智能联想功能,搜狗输入法让用户输入的连贯性大幅提升。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会普通话和拼音,就会使用搜狗输入法。据说,还有用户专门向搜狗赠送了一面感谢锦旗。

然而在当时体验非常出色的输入法发布第一年却仅有2%的市场份额,推广结果实在令人咋舌。后来王小川才发现症结所在——没有良好的推广渠道。于是搜狗开始与番茄花园展开合作,利用番茄花园的渠道推荐搜狗输入法。两年之内,搜狗市场份额飙升到了70%。王小川第一次体验到渠道的甜头。

2.3 搜狗浏览器:渠道思维下诞生的助推工具


有了好产品,但一定要依靠一个优质的渠道让大众接触到,才能让它成为成功的产品。王小川从搜狗输入法的历程里深切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

同样的逻辑应用到搜索上,问题就变成了,用要怎样做才能让用户接触到搜狗的搜索。搜狗团队注意到:在进入搜索前,用户需要先打开浏览器。如果说搜索是广大用户上网的“第一入口”,那么可以说浏览器就是上网的“第零入口”,因此控制了浏览器就控制了搜索。不顾老板的反对,在没有人员和资源的情况下,王小川还硬是偷偷把浏览器做了出来。

搜狗浏览器通过搜狗输入法推荐安装进行推广,虽有些流氓软件的色彩,但效果非常喜人。在浏览器内的工具栏和主页都设置了搜狗搜索的入口,通过入口的便捷性以及日常搜索的工具可替代性,越来越多搜狗输入法的用户开始用起了搜狗搜索。这样,搜狗打通了“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的流量通道。

搜狗发布浏览器的三年内,搜索流量实现了大幅增长,而其中的主要是搜狗浏览器做出的贡献。搜狗浏览器的出现,使搜狗真正取得了将输入法的庞大用户群向搜索转化的能力。至此,三级火箭正式组装完毕。

2.4 搜狗搜索: 移动端时代广结善缘


PC时代,搜狗已经意识到渠道导流的重要性。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狗对此已经轻车熟路。

众所周知,流量是搜索业务开展的重中之重。2013年以前,搜狗主要依靠自身的“三级火箭”获取流量;但在2013年以后,由于移动端的用户流量开始大幅增长,移动搜索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搜狗以浏览器带入搜索流量的思路未变,但也清楚认识竞争者已经率先拥有了非常全面的渠道,因此搜狗为“三级火箭”的驱动找来了众多合作伙伴。

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狗成功借助外力完成转型。在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后,搜狗使分自己的搜索成为QQ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另外,搜狗也先后与小米、VIVO、OPPO等国产手机设备商展开合作,将搜狗搜索设置为这些手机内置浏览器的搜索引擎。

凭借QQ浏览器和国产设备良好的市场表现,搜狗在移动搜索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移动端流量占据搜狗目前总流量的78.2%。目前,腾讯应用贡献了搜狗搜索流量的36.2%,移动设备商贡献了43.0%。


3、入局人工智能,搜狗如何描绘美好蓝图?

在招股说明书中,搜狗声称,其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明确的路线图,并重点关注自然交互和知识计算两大方向。如果说,搜狗移动端搜索来在当下支撑着自身的业绩,那么人工智能将撑起搜狗未来业务增长的想象空间。

搜狗的人工智能方向格外注重自然交互和知识计算。其中,在自然交互上,搜狗的技术涵盖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义理解、机器翻译等方面。

王小川曾表示,通过人工智能,搜索将升级为对话系统、问答系统和翻译系统。其中搜狗目前走在前面的是翻译系统,它不仅包括语言之间的转换,还包括语音和语言之间的转换。

在语言之间的转换方面,尽管翻译技术在很早之前便已出现,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一直以来都无法实现对人工翻译的突破。而搜狗则拥有着领先的翻译技术。在搜狗海外搜索中,借助搜狗神经翻译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输入中文关键词,便同时得到英文原网站和高准确率的中文翻译。

在语音和语言之间的转换方面,搜狗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7%以上。2016年乌镇的互联网大会上,王小川的中文发言直接通过实时翻译,在屏幕上同时显示中英文字幕。每天,通过移动端搜狗输入法进行的语音输入超过了2亿次。丰富的语音语料规模帮助搜狗在语音合成、声纹识别、打断处理等方面都在不断进步。

在翻译系统和对话系统、问答系统三者的结合上,搜狗也秀出了肌肉:在今年年初的《一站到底》节目上,搜狗的答题机器人“汪仔”站上了舞台,并成功在与人类选手的对战中取得胜利。“汪仔”借助语音图像识别技术进行输入,将问题转化为成文字信息,再通过搜狗的数据库进行检索,最后通过语音合成的形式给出回答。

搜狗的知音OS是另一款结合三个系统的交互产品。形式上与Siri类似,知音OS与支持自然语言纠错,能够理解“弓长张改为立早章”;也支持多轮对话,当用户说要去机场时,会自动寻问是出发还是接人,得到回复后就可以在车载系统上规划正确的路径。知音OS将成为自然交互方面搜狗的核心产品,通过与其他硬件进行结合,应用到手机、电视、车载设备、等多种场景,目前已与小米、魅族、海尔等公司达成合作并投入使用。

按照王小川的话来说就是,“搜索公司天生具有人工智能的基因”。与其他公司的人工智能不同的是,搜狗的人工智能是 以其搜索和输入法为核心,着重在对语言的处理上进行发力。

4、紧盯百度,搜狗百度财务数据对比一览

4.1 在业务布局上,搜狗更专一,百度更多元

在搜狗的主营业务中,由搜索带来的广告收入占据了其中的90%。而剩下10%的其他收入是来自搜狗对第三方游戏的运营收入,以及智能硬件的销售收入构成。可以看出,搜狗对搜索广告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而百度作为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最大的收入部分同样还是搜索广告,但它对其他业务的涉及也相对更广。尤其是近几年,搜索广告在其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度下降到了80%以下。早些年百度对O2O领域有所布局,旗下百度糯米和百度外卖为百度的收入贡献了不小比重。而最近一年旗下爱奇艺的广告收入和订阅服务均大幅提高,创收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从营业收入的体量上来看,搜狗在2014年时的收入是百度的4.8%,而到了2016年。该数字提升到了6.5%,可以看到,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4.2 搜索广告业务搜狗增速突出,但获利能力稍显不足


过去三年,搜狗的广告收入保持增长态势。2015年,搜狗广告收入从3.58亿美元上涨至5.40亿美元,上涨幅度高达50.8%;同期百度广告收入上涨幅度为20.0%。在“魏则西”事件后,相关部门出台《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互联网广告活动,明显影响了两家公司网络广告业务的开展。由于百度之前与莆田系医院的合作更为密切,因此受到了更大的冲击。2016年,百度搜索广告业务收入为79.83亿美元,同比下降6.9%,而搜狗的情况相比之下稍显乐观,仍然保持了10.6%的业务增长率,上涨至5.97亿美元。

从移动搜索的月活跃用户数来看,搜狗达到了百度的60%。然而,二者在获利能力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对于搜狗而言,每个用户只能创造1.3到1.4美元的广告收入,与百度之间存在着近10倍的差异。这是由于搜索广告市场存在规模效应,而最大的赢家往往能实现通吃。搜狗未来仍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在搜索市场获得更大的份额。

4.3 毛利润受收入驱动同步增长,毛利率相对稳定


由于流量取得成本多数情况下是按照广告收入进行分成,因此搜狗收入和成本的增速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致使毛利率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过去三年,搜狗的毛利率分别为54.19%、55.71%、51.41%。而同一时间内,对于百度而言,由于在线视频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低于搜索广告行业,因此爱奇艺的规模扩展使得其整体利润率有所下降。利润率上,目前二者达到了同一水平线上。

4.4 净利润的持续稳定仍有待证明

净利润方面,三年内搜狗净利润由负转正,先涨后落。过去三年,搜狗的研发费用均保持在1.2亿美元以上,主要投入在人工智能的研发上。而在2014年研发费用甚至达到了当年毛利润的55.66%,这是当年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为负的重要原因。三年内,搜狗的销售费用从7800万美元上涨至1.23亿美元,主要用于对自身品牌的推广。另外,搜狗于2016年向清华大学捐赠1.8亿人民币,联合成立“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专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上涨的销售费用和向清华大学的捐赠导致了2016年净利润的下降。

相比于有所波动的搜狗,百度在过去三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营业利润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下降了14.10%和19.37%。而2015年暴涨的净利润也是由旗下去哪儿和携程换股产生的38.08亿美元其他收入带动的结果。

不过,就算经历了连续的下跌,百度的营业利润仍然是搜狗的20倍,净利润是搜狗的30倍,利润体量还是使搜狗难以望其项背。15年前张朝阳“把百度灭掉”的豪言壮语,对于搜狗而言还是任重而道远。

5、且看搜狗与腾讯擦出的火花

5.1 腾讯在搜狗的股东里是什么地位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搜狐持有372万份A级普通股(该部分在IPO完成后将转化为B类普通股)和12,720万份B级普通股,占搜狗总股份比重37.8%;腾讯持有15,155.5万份B级普通股,占股比43.7%, 是目前的最大股东 ;张朝阳持有3,200万份A级普通股,占股比9.2%;王小川持有1,920万份A级普通股,占股比5.5%;其他搜狗管理人员共计持有589.5万份A级普通股,占股比1.8%。

按照投票权规定,在IPO后,每股B类普通股拥有 10 票投票权,每股A类普通股有 1 票投票权,而根据搜狐、搜狗、腾讯三方达成的协议,腾讯将把4,558万份B类普通股的投票权委托给搜狐。经过调整后,搜狐的投票权将变为59.7%,腾讯的投票权将变为36.6%。

此外,搜狗董事会将有7个席位,搜狐将有权指定4名董事,腾讯将有权指定2名董事,剩下1名董事将是王小川。因此, 搜狗的控制权仍然掌握在搜狐手中。

在本次IPO后,腾讯将在经济上成为最大受益者,搜狐将保持对搜狗的控制权和投票权,而搜狗的管理团队将延续对公司的管理。

5.2 腾讯给搜狗带来了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