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0投行
30投行唯一指定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心禅道  ·  投资#770 ... ·  4 天前  
小兵研究  ·  特殊销售模式之寄售模式的总结 ·  1 周前  
简放  ·  核弹级实战干货!(20250111) ·  1 周前  
简放  ·  核弹级实战干货!(20250111)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30投行

知乎9.7万高赞回答真的有效吗 | 掌握一个全新的领域只要20小时?

30投行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5-28 22:18

正文

来源:知乎 、律芽


准备司考、准备Final时,面对一摞摞厚厚的教材和真题,是不是满满的无力感?对于有拖延症的你来说,如果告诉你,20小时可以学习一门大学教材,而且谁都可以掌握这项技能,你信吗?今天这篇文章在知乎上获得了9.7万个赞,就是从理论和方法上告诉你高效学习是否可能,以及该如何做。是否有效,诸位看官自行判断咯~


长时间高效学习可能吗?


| 1 | 20小时=10000小时?


如果你想要在某个知识领域成为 The best of the best,你必须要花至少10000小时实实在在的练习和学习。”


然而,Josh Kaufman 却推翻了这些观念,提出了你只需要20小时就能不错的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能在最初的20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我们其实能很轻松地掌握一个全新的领域。用20小时学习一门大学教材,听起来的确很不错。


| 2 | 读完一门课程要多久


斯考特·杨(Scott Young)12个月之内,自学完成了传说中的 MIT 计算机科学课程表的全部33门课,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按照他的进度,读完一门课程大概只需要1.5个星期。这是我见过的大学生里在学习方面活得最充实的人。学更多更多的知识,做更多更多的事情。简直是知识、精神双饱满!


关于他的学习方法,warfalcon 评价如是:


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松,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并且这个瓶颈会重复出现。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

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

| 3 | 可实施性


结合以上评价,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进行的不是严格意义刻意练习,我们的强度也没有那个国外小子那么高。所以我们的训练是可以接受的。学完一科,我们可以进行休整放松,不用严打紧逼。而且就我个人而言,一天高效学习时间安排在八个小时左右,是可以执行的。但是,要保证利用好八个小时的高效时间。


如何保证利用好自己的高效时间


| 1 | 学习仪式感


人,藉由这种仪式带来的仪式感,来给自己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能够使自我变革,把自己的专注力、反应能力、运动能力迅速提升。


| 2 | 建立仪式感


再来看看,我是怎么为一次高效学习进行仪式感建立的:


物质:水、巧克力、计算器、文具。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会在桌上一字排开,以防临时需要某些东西时手忙脚乱去到处翻。

精神:在前一天晚上,我就想好第二天又要进行高效学习了,所以我会安心睡去,而且如果你已经在前一天高效学好的话,会在一种满足感和新的期待中睡去。

时间:比如,八点是我的正式学习时间,我会保证八点之前提前赶到那里,坐在椅子上调整出最舒服的学习姿态。

| 3 | 高效学习的准备工作


提前半个小时到达学习现场,我会做以下工作:


A.启动(建立仪式感)


把准备好的物品摆在桌上;

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做眼保健操;

闭着眼按摩太阳穴一个八拍。

B.预热


翻看即将在要来到的两个小时之内需要学习的内容,心里有个大概。我会多浏览几遍某些重要的概念以及例题,但是我不会把这个活动当做是我的正式学习的过程。我现在做的活动,只是为了等一下正式学习更好的强化效果。


C. 静心


在八点之前的一分钟,我会盖上书本。静静等着一分钟的流逝,八点钟一到,就带着喜悦感平静地翻开书本。因为有了那么多前戏的酝酿,你都不知道我多么的期待这么一次高效的学习的来临啊。


正式高效率学习


| 1 | 阅读有技巧


看目录知道这一章重点在哪一节,这一节大概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看章后习题,圈出术语——这个术语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识点了;

根据术语去书中划概念和术语解释——如果有些术语不能理解,请使用网络百度术语名词解释;

术语理解后,带着术语去理解书中的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

| 2 | 回顾


这一步简直轻松,看完一章之后,一页一页翻过去,对主要知识点、概念,脑子里有一个回顾,知道这一章有讲什么内容。


| 3 | 做题


 A 计划


找例题,做例题。具体流程如下:

不看答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完对答案,紧接着完整抄一遍标准答案;

去章后看看有没有会做的题目,有会做的就做;

没有就跳回来看第二个例题,方法一样;

如此循环往复。

以上流程,如果五个例题抄完仍然没有头绪,那么太好了,说明你还没有理解教材,或者你的基础不扎实,这个就更好解决了:进行 B 计划。


B 计划


遇到这种阶段性的困难,只能加强对教材的针对性理解。在例题解答答案步骤中,圈出那些重复出现的关键词以及章后题目含有的术语,再进一步去阅读相关知识点的概念、案例、图表。接着回来做题。如果不行,更加简单了:进行 C 计划


C 计划


能让你进行到 B 步骤的书,我有理由相信那应该是类似《固体物理》一类的教材了。其他弱弱的学科如电工等等等等,基本上不会让你做了五个例题、抄了五个例题,你连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你的操作如下:放下书本,去热爱生活吧。


| 4 | 测验


当一本教材用如上的方式进行完毕,请及时从网上寻找一份有详细答案的试卷做一次测试!


如果成绩达不到你心中的目标,请自觉决定安排时间重新学习、巩固、提高。这是对于自己有高要求的学霸说的。这个测试建议实际上对渣渣具有更多现实意义:如果在测试中不及格,你需要重新加强课本的学习。以此,拯救了一大片期末会挂科的渣渣们。


为什么不首先直接阅读文字呢?


| 1 | 理工科教材实质是说明书


理工科的书在我看来是不能谈“理解”这个词的,尤其是工科的书,我认为就是一份份的说明书。讲机械那就是机械的说明书,讲制图那就是制图的说明书。这些说明书和商品说明书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它们通过系统化的学术语言衔接成书、成册——但本质上就是一本说明书的集合。


我认为我们的教科书并不全是一本本优秀的说明书合集,因为它们的书写内容是由个人写就,说明的操作细节根据他个人的智识水平书写,他并不曾统计所写的每一句话是不是让读者看起来更加容易形象地理解。所以,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你学习某一本书,如果看不进去,可能不是你理解有问题,你应该换一本书。


以上是对教科书的微词。我意思是这样的,大学本科教材有可能的话去换几本看看,可能有比较容易“理解”的书呢?


| 2 | 抓案例,看图表


如果看书看不进,就牢牢抓住书本的例题、案例、图表。因为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而且,例题里面包含了对关键知识点的运用,案例和图表其实都是为了辅助你理解正文文字内容的。


| 3 | 了解、知道、掌握


课本往往会有学习要求,比如本节达到“掌握”的程度,而第二节只要“了解”就够了。那什么是“了解”、“知道”、“掌握”呢?结合刚刚前段的描述:


配合最少量的文字看懂了案例、图表,就达到了“对知识的了解”;

接着我们再去看例题就知道了知识运用的场景。如果是“知道某种知识”,那我给的定义是:当我提起某专有术语名词、某理论的时候,你能想得起来有那么一回事。

我们再反复地做题目,从而达到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如果我们用所学知识去解释问题,或者直接体现在实际操作中,那就是运用了。

学习请以一章为单位,因为拉长战线会拉长反馈周期,对于学习实际效果不利。如述进行完以上的步骤,读完一章后,可以轻松休息片刻,我会在这种休息间隙做俯卧撑。有没有人认为健身必要但同时觉得浪费时间?工作间歇、课间休息期间,眼看四下无人,哗哗哗,30个俯卧撑一两分钟内已经完毕,不仅劳逸结合,三头肌一个月内暴结实!!!


补充能量才稳高效学习


| 1 | 能量分为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


我见到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是没有补充能量的。多数人正式的能量补充时间是中午时段的午餐,对于一个有志于高效学习的学习者,只有午餐一个常规性能量补充时段,显然是严重不够的。


A.身体能量


精深练习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当身体能量不足时,首先剥夺的是心智能量,这时补充一些糖类,就会精力高涨,恢复冒险精神以及能够进行更加冷静的思考。功能性饮料、奶昔、蜜水、果汁都是很好的能量来源。


B.情绪能量


拼命工作不仅仅需要物质能量,而且繁杂的工作在白天还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情绪能量。老板多给你任务,你心里不满意,你能表现吗?是不是没有表现出来呀?对呀,你没有表现出来,你压抑了心中的不满。压抑这个不满的情绪用什么补充?答案的确是物质能量,因为身体时时刻刻都要消耗它。但是还不够,因为压制某一时刻的不满情绪,主要消耗的是情绪能量。那这样导致情绪能力下降,导致自控力下降。


| 2 | 情绪能量的补充方法


解决情绪疲劳的方法:放松!


A.听音乐


听好听的音乐。在这里,我要提个建议:在经济条件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买一根质量超好的耳机。同样,有可能就买一台超棒的音箱。


B.运动


前面我也说了,还可以做运动。我看到某些办公室里面有健身器材,相当羡慕,不过作为学生,我只能乘四下无人,俯卧撑随便做,不收费!


C.中断学习


解决厌倦感的办法: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在某一个热情高涨的时候索性中断学习。这边的需要强调一下,是完成规定任务量之后。“断”这个动作是发生在整个学习的后期,而不是你学得一高兴就中断,你要是这么蠢,只能嫁给我了!


村上春树跑步几十年,我最喜欢他的一点,是他会在跑步感觉良好的时候主动结束,这样他就会对第二天的跑步充满期待。因为人们对一些事情,总是能够清晰的记得事件的开头和结尾部分。


| 3 | 中断是为了更好地开始


理论上,你一天的高效学习已经接近极限了,这只不过是高效学习的余温而已,所谓的高效更可能是感觉上的高效,再继续进行下去只会让热情从峰值递减。


如果你在对学习感到糟糕的时候结束一天的学习,我想说,你真是愚蠢,总是竭尽全力的消耗完自己。如果学习只是一次性交易的话,你这种努力就值得嘉奖;可惜,学习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用“精疲力竭”给一天的学习画上了句号,你每一天学习的最后体验点就是“累”,这个“累”就是你带给每一个“明天”的学习痛苦感。


你看,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恐惧,就是如此积累而来的。现在,你说,一个人对学习的厌恶是自然由来的吗?人是不爱学习的吗?人是可以热爱学习的,但是需要方法,需要遵从人的心理特点:无论是什么学习,如果有这件事情来说对你重要,也有必要,但是你却讨厌它,那么请你在讨厌的时候立马去学习它,学到你喜欢它的时候立刻中断它。


因为人都是追求快乐的,你学到情绪快乐的时候就中断,你的情绪就会带领你再来领略一次那种似曾相识的快乐,即便你的情绪不会主动带你来,也不要紧,因为你至少不会在心理上抗拒了。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把这个观念用于学习,真是一种创造!


个人作息时间分享


| 1 | 运动的倾向于运动


我一般6点30分醒来,写晨间日记。上面会写:


心态准备:我现在心情有点糟糕,还想睡觉,但是八点需要良好的心态来进行正式高效学习,所以,我必须振奋起来,加油!

行动准备:为了确保八点正式高效的学习,我应该吃好早餐,天不冷的话,应该小跑一会儿,太冷的话,那就神伸懒腰好了,总之,要让心情愉悦起来

物质准备:应该去买水、巧克力……

写着写着,就清醒了过来。反正就是此类日记,记录每天重复差不多的唠叨。长时间的进行,我发现这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暗示的作用,或者说,我有意于使它培养出一种条件反射,我喜欢这样。

  

静止的倾向于静止,运动的倾向于运动。不知道一件事情怎么开始才合适?先去做10分钟。不知道怎么和女孩搭讪?立马过去说一声:“你好!……”后面的你自然会接着说。动起来,运动的倾向于运动。


| 2 | 睡过头的时候怎么办?接着办!


看到有人因为一次计划的中断,他就放弃了整个项目,我觉得他实在是愚蠢啊。我也有睡过头的时候,难道睡过头就不学了?对的,很多人正是这样做的。如果他在睡过头到中午才起来,他就很懊恼:一天就这样毁了,算了,算了,今天下午还是好好玩吧,明天一定要早起!结果第二天还是一样哎!你没想到吧?长时间这样,效果很不好,你知道吗?当最后任务期限要截止的时候,你就焦躁不安了,你开始感叹时间他妈太快,自己不知不觉又荒废了这么多时间!一连的情绪爆炸…… 哎!


晚起了,就接着计划一天可利用的时间就行了嘛…… 有什么大不了?同样,长期的计划要是因为不得已有一天两天的中断也没有关系,接着进行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非要让一时的缺失造成长期的隐患?!


| 3 | 能量值爆发期


每个人的高能学习时间段可能不一样,但是我要强调一个词:预计。观察自己长期的活动状态,我预计自己能量爆发态出现在:


上午8:00~10:00;

下午14:00~17:00;

晚上18:30~22:00。

一共八个半小时,所以,我会为了这八个小时坐着很多额外准备,比如:


中午午睡就是必要工作;

下午5点40左右,我可能会眯一会,这也是必要的工作;

休息间隙用牛逼的耳机听喜欢的音乐,是必要的工作;

个人爱好,俯卧撑也是必要工作;巧克力也是……

总之,都是为了保证这八个半小时的高效利用而准备的。不管你困不困,在疲劳来临之前休息放松是最好的缓解疲劳的方法。


别以为这样学习苦逼,其实我是在极大愉悦度中进行的,伴随着强烈的仪式感,每一天都像朝圣之行。不信,你也试试!


-END-

2016全年新三板公转书

IPO招股项目书、并购重组报告书

135篇投行干货&法规汇编

塞满45G资料大礼包送给你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投行法律人学习社区【梧桐Live】

点击首页banner 

输入提取码【uz86】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