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需要设计中国文化与国际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内容。
国际学校的课程经历了从没人管到政府开始管制的阶段,教学内容必须涵盖中国的本土文化及相关的特色内容。
师资问题,中外教相对比较好招,因为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在外教公司的帮助下一般都可以招到合适的。双语教师的严重缺乏是现在存在的问题。
国内师范大学大多数还不具备培训项目来培养相关的双语老师,
目前东北师范开始提供双语老师项目,对整个行业来是很好的尝试。未来这一块需要补足,并且需要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战略,需要更多的政府资源、高校资源来把这个事情做好。
国际学校需要找到懂运营的管理团队。对于国际学校来说,最难的是找到合适的可以运营学校的人,因为找到合适的老师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管理人员则可能导致学校出问题。比如说,我曾经就遇到过某国际学校因为财务的问题导致国际学校差点倒闭。因此,做学校需要明白学校的性质是什么,民办则是在市场中求生存,同时又是学校,因此
民办国际学校需要具备企业+学校的双重特征,
只有把双方融合好才可以经营好。
基础设施薄弱是现在国际学校面对的主要挑战。
国际学校的基础设施是指行业上下游非做学校的其他相关领域的服务链条。第一,政府的管制、课程的设置、民促法、VIE 结构的可信度是一大挑战。第二,是运营者的能力,现在收学校的特别多,很多机构收购学校之后找不到合适的人来运营,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而合适的人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储备或者有没有合适的资源把合适的人调配过来。第三,行业的资源是否可以支撑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