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会主持人赵明威教授谈到,朗沐(康柏西普)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是我国的国有品牌,在如今的“中美贸易战”中,更是为国人争了一口气,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每一个眼科人都应为此骄傲!如今,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逐渐为之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此次会议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柳林教授与我们分享了贸易战背景下的中国创新研发之路,肯定了康柏西普在我国医药研发中的重要地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刘堃教授则从临床试验解析的角度去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治疗,认为融合蛋白优于单抗。
中美贸易战一再升级,提关税、限投资,医药卫生领域原料药、生物制品及相关医疗器械均被列入贸易清单,加征关税。因此,无论是药品出口还是拓展内需,增强我国药品器械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然而,创新药物的研发极其困难,以高研发投入及高研发风险著称。康柏西普作为我国首个自主产权、自主研发的抗VEGF药物,所取得的成绩着实不易。从2007年起,康柏西普已陆续开展了
17
项临床研究,研究对象包括AMD,pmCNV,DME及RVO患者,相关受试者已超过5200例。正是由于康柏西普优秀的分子结构设计,严苛的质量把控,良好的临床疗效,才使其成为
中国医药历史上第一个直接进入美国III期注册临床研究的创新药
,同时,也是
中国首个获得FDA临床批件(IND)的眼科生物药,并于2017年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柳林教授从中美贸易战谈到我国的现实问题:在抗VEGF治疗的医保时代,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医保资源为患者带来最大视力获益?柳林教授认为,康柏西普多靶点抗VEGF、高亲和力,
对VEGF的亲和力更高等特点,延长了药物有效作用时间,康柏西普是唯一RCT研究证实注射间隔最长的抗VEGF药物,
3+Q3M治疗方案可维持/提高大多数患者视力获益。而
单抗类药如果采取3+Q3M方案以降低给药频次,则不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因此,国家新医保政策下,康柏西普是中国wAMD患者的最佳选择。
从临床试验中来到临床试验中去,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治疗
对于DME,经典治疗手段为激光、激素及抗VEGF治疗。刘堃教授首先回顾了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OZURDEX)及激光治疗的临床研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BCVA及CRT的变化来探讨其有效性。谈到抗VEGF治疗,又存在多种多样的抗VEGF药物,此时,临床医生又该如何选择呢?
刘教授首先通过临床研究比较了多种抗VEGF药物,认为VEGF-
TRAP,即融合蛋白,优于单抗类药物。继而,又通过Frontiers试验(康柏西普治疗DME的探索研究)和SAILING试验(康柏西普III期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康柏西普治疗的有效性。
Frontiers试验——单中心、开放性、随机、非盲法
观察抗VEGF治疗治疗DM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SAILING试验—
—随机、双盲、多中心(18个)激光对照III期临床实验(3年)
方案:随机入组
-
IVT注射康柏西普/假激光 给药一次后PRN
-
激光光凝治疗/ IVT假注射 治疗一次后PRN
比较12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受试者BCVA的变化值
-
治疗12个月时,康柏西普治疗组BCVA较基线的改变值优于激光组(8.79 VS 1.03,p<0.0001)
-
治疗12个月时,康柏西普治疗组CRT、渗透面积的改善优于激光组(-200 VS -130,p<0.05;-8.04 VS -3.63,p<0.001)
-
对于DME患者
-
玻腔注射康柏西普较激光治疗BCVA明显提高
-
不良反应及其他适应症与其他抗VEGF药物无明显差别
因此,对于DME的治疗而言,康柏西普目前是较为有效的抗VEGF药物。同时,因DME发病机制不单一,治疗手段也不应单一:激光、激素联合抗VEGF治疗已成为如今的治疗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