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眼ARTSPY
艺术眼ARTSPY2008年创立于北京,我们致力打造多元化艺术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眼ARTSPY

这些还有这些,是违法的......

艺术眼ARTSPY  · 公众号  ·  · 2019-03-18 18: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遵纪守法,共建文明社会。



你可能不知道,在美国特拉华州 穿腰部贴身的牛仔裤是违法的,在阿拉巴马州 把冰淇淋塞到自己的屁兜里,也是违法的。

其实在国外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法律约束着公民的身体...



美国摄影师Olivia Locher 在了解到有这些法律存在后 就用自己的镜头跟这些法律杠上了 她将这些违法的画面拍摄了下来 并收录进 挑战法律Fought the Law 的项目中

她的每一幅作品都违反了当地的法律 比如 在游泳池里骑自行车 在耳朵里放一枚二十五分硬币等都是违法的...... 这也能被写进法律


宾夕法尼亚州 :如果你把一美元钞票绑在绳子上 并且在有人试图把钞票捡起来的时候就把它抽走 那么你就要被警察带走了 (这个恶作剧就应该被带走...)



俄亥俄州 :在男人的肖像前脱衣服是违法的



缅因州 :用鸡毛掸子去挠女人的下巴是违法的 (谁会这么做???)



犹他州 :带着一个装着小提琴的纸袋走在大街上就是违法



夏威夷 :硬币是不允许被放在耳朵里的



Olivia Locher除了幽默地调侃这些法律以外 这个项目还在严肃地提醒我们 每年都有数百条法规被制定 其中包括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法规,一些法律已经不再有效 但它们仍然在继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然这些法律在我国都不算违法,

但是还真一些艺术创作在中国算违法的。


我们都知道有钱任性,在这些艺术家眼里,钱不是钱,是艺术的灵感。


先说一下我国的法律规定:故意毁损人民币是违法行为,严重要追究刑事责任。


西班牙艺术家MR 才不管钱不钱,他直接在欧元上绘画,一开始用的是铅笔,后来直接涂上了颜料,在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对名画的致敬,还原度特别高, 1欧元=8香香,给我不好么??


致敬梵高《阿尔勒的卧室》


也有许多自己的原创,也非常漂亮。



MR一件作品就用一张,跟接下来的这位对比,倒是没那么“罪恶”了...

这扫把谁敢用?



艺术家Mark Wagner 用纸钞上面的图案裁剪下来,拼接成一幅幅作品,他 尝试用各种工具能够把纸钞上面的图案,剪裁的更完整、好看。

制作过程中Mark Wagner首先需要在画纸上画出清晰明了的轮廓图,然后再利用裁剪的图案进行粘贴。



他思考的是如何用这个大家每天都在用的东西做出不一样的事情来,让这样“普通”的生活常见品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生活中。


而我思考的是这得多少钱呀,也许这就是我和艺术家的区别吧...



这些都是小case,

都在人们的常规可接受范围内,

真正的犯罪才刚刚开始...


艺术家伊娃和弗朗哥马特斯 的最出名艺术展是《被窃的碎片》,马特斯参观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欧洲和美国的博物馆,并从杜尚,康定斯基,博伊斯,劳森伯格等知名艺术家的知名作品中偷走了50个碎片,组成了这个展览作品“被窃的碎片”。


艺术家伊娃和弗朗哥马特斯


其中包括杜尚“小便池”的碎片,albert burri中绘画的皮肤碎片等,并且录制他们的犯罪影像。


自制犯罪录像


展览《被窃的碎片》1995-1997


他们还操纵着社会的媒体,制作不存在的建筑物遗产牌匾,为一部不存在的动作电影推出媒体宣传活动——“我们的立场”2005年作,还让维也纳人相信耐克收购了维也纳历史悠久的卡尔广场,并要改名为“耐克广场”。


《我们的立场》给不存在的电影做宣传


维也纳的“耐克广场”2003


在“被窃的碎片”展出后,他们的行为也被媒体曝光报道了出来,但是他们的回答是“我们不是在破坏艺术,我们是尊重他们,是爱他们的”。

他们没有被抓起来的原因我并不清楚,但是他们的作品确实说明了一些当下社会的隐藏问题: 那就是盲目且没有自我辨认能力的信任网络和媒体。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

我们享受着很多便利,

同时公民的隐私也被一些不法公司当做商品卖掉。


艺术家邓玉峰 从黑市购买了30多万武汉市民的个人信息 (一分钱一个人) ,并于半年后举办了一个叫做《 34.6W公民的秘密》 展览,在展览开始前,他会给这些市民发送一条短信:


“xxx,艺术家邓玉峰在黑市购买了您的个人信息,现邀请您来参观在武汉xxx美术馆《34.6万公民的秘密》艺术展览活动,快来观看自己的秘密吧!”


艺术家邓玉峰


展览内容更让人大吃一惊,美术馆的一条长廊墙壁上贴满了A4纸,整齐排列着武汉市民的个人信息:工作、姓名、住址、电话、网购记录等,经过特殊药水处理后,透着荧光的一两行文字呈现出一个活生生的“人”:


刘x,武昌街道口xxx,黑色别克牌汽车,车牌号xxx;


2018年3月2日13:54在携程网购买了前往南昌的高铁票;


3月4日9:46在淘宝购买了24寸行李箱;



仅仅两天后,展览被叫停,邓玉峰也被警方带走调查,原因是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邓玉峰之前预料到过这种后果,但是他用这种简单直白的形式做展览,是想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麻木,直面平时避而不谈的信息泄露问题。



此次事件在网上引发争议,无非就是说邓玉峰是勇士或是犯罪之类的。


然而大多数人忘了这个展览的意义: 在人们日常收到的骚扰短信背后,信息泄露带来的经济损失惊人,仅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总体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


“我们还有秘密吗?” ,在这场短暂的展览上,邓玉峰写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语气无奈的问句,敲击着所有人的现实屏障。



艺术圈是一个生态圈,关于这些“违法”的艺术,有人关注社会,有人关注自己,有人就想靠艺术画画卖钱,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和追求。

有些艺术家可以“孤芳自赏”,有些艺术家发现今天的世界和社会产生了这么多问题,于是就走出自己的象牙塔来。



//欢迎关注艺术眼公众号//

把生活过成艺术,

让每天都充满惊喜和美好。


//欢迎扫码入群//

想了解更多的艺术、设计、新媒体新知识

这里有一个地方,给你




//欢迎关注艺术眼店铺//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只为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