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像
海洋的底部
那里有沉淀物安歇在
地层中——并且在静息的黑暗中
强有力的金属
非常缓慢地形成
有时将会被拖下深渊
被打磨在发光的锻炉上。
作者 /
[冰岛]奥拉弗·约翰·西格德松
翻译 / 董继平
选自 / 《二十世纪冰岛诗选》,河北教育出版社
面对肖像,是面对镜子吗?还是在面对另一个自我?静态的画面,像所有日常的隐秘物一样,会引发回忆,会使得旧日的痕迹自然复活,会打开翅膀,使我们抵达一个封闭的空间。
固然回忆总有暧昧的味道,总是试图消去过往的疤痕。(是的,这里有彻底的味道)。然而有些东西注定无法抹去,像峡谷里的断层,星群黯淡的眼神。
其实,我们伤痕累累。我们伤痕累累,然而——
时光缓冲、消解了我们的寒意,同时也会沉淀出“强有利的金属”。在人世生活,除去隐忍,还有“静息”和淬炼,这提取的过程是一个获取灵丹妙药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喂食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在年轮里复制和刻画命运的过程。这缓慢的进程得益于所有破碎,伤害和内在的强大。而这本身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我们在人世生活,带着一颗缝补好的心,所有的支离破碎,都自然愈合。“有时将会被拖下深渊/被打磨在发光的煅炉上”,“深渊”没有使我们消失,反而给予我们以光芒和力量。狮子之心,来自于追逐和捕猎,以及身上的累累伤痕。
西格德松观照肖像,由像进入内心世界,呈现人们共同的价值精神。一颗不屈之心,总是拥有越过苦海的自信。这里隐含深深的爱。在冰岛那片冰与火的世界里,伤害是一种常态。爱也是。
荐诗 / 王彦明
2017/11/18
回复
朗读
,或点击阅读原文,
可至
喜马拉雅电台读
睡首页
,收听
张铎瀚
的朗读
。
配乐是 李斯特-《钟》(李云迪版)。
题图 / Conrad Jon Godly
第1713日值守 / 流马、祭祀、颜大人
诗作及本平台作品均受著作权法保护
相关事宜请联系 bedtimepoem@qq.
com
转发在发光的朋友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