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募格学术
募格学术提供科研工作者关心的各类学术与生活相关资讯与信息,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的发表英文学术文章,助力于中国学术之崛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募格学术  ·  上海交大,连发2篇Nature! ·  昨天  
研之成理  ·  Angew. Chem. ... ·  2 天前  
募格学术  ·  重磅:高级科学润色服务正式上线 ·  3 天前  
实验万事屋  ·  看这东南大学的博士生发的12.2分SCI文章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募格学术

我是女博士,世俗眼中的第三类人

募格学术  · 公众号  · 科研  · 2017-06-18 11:57

正文

本文转自陈北宋简书随笔

我2005年9月开始在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的互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读博士,2009年1月毕业,历时三年半。毕业后进入国家机关工作,时间已经过去了8年,我今年37岁。


在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有人知道我的学历,一般会“你是女博士啊!”这样感叹一句。在我春风得意的时候这句感叹里会包含着“博士就是厉害”的意味,当我表现平平的时候,就会隐隐透出“不过尔尔”的感觉。


博士似乎成了我的一个标签。 其实读博士只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收获更多的是精神力量,比如坚持,全力以赴,不自弃。


1

努力,是为了让才华撑得起梦想


读博士的三年是我这辈子最努力,最全力以赴的时光。 我用三年半的时间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大部分是在国外的期刊上,这些期刊一般都被EI甚至SCI索引,而发表3篇以上EI索引的论文是博士毕业的硬件条件。当然,像《Nature》那样的杂志就不想了。


当时的我几乎没有娱乐时间,我想快点毕业。我研究生毕业就结婚了,年龄也不小,正是结婚生子的时机。我也想要生baby,因此我比别人更加投入。每天在实验室里调试代码,作模型分析和数据拟合,提炼观点写成论文。


那个年龄应该热衷的穿衣打扮、化妆,遥远得就像在另外一个星球。


某一天在学校食堂吃饭,隔壁桌两个女生在讨论一个女博士,这个人我凑巧在英文课上认识。其中一个女生脸上带着莫测的笑容说:“我觉得她很符合女博士的形象”。


我的眼前浮现出她们讨论的那个博士。脸色有些苍白,带着厚厚的眼睛,头发全部向后隆起扎成一年不变样的马尾,衣服都是有点土气的样子,常年穿着运动鞋。重要的是她的神情,经常很严肃,不苟言笑。


我不由得看了看我自己,我也是千年不变的马尾,常年都是牛仔裤,运动球鞋。我穿着运动鞋是因为我喜欢跑步,在做实验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一般会去操场走一走跑一跑,发散一下思路。


好吧,看来在大家的眼里,我也很符合女博士的形象。


偷偷地说,我还能在做了一天实验之后一个人干掉一整盘回锅肉,毫无形象。好在我爱人不嫌弃我,他说肥肉补脑子,我这么能吃一定是脑子累坏了。说来也怪,我吃了那么多肥肉,人还是瘦瘦的,可能真的补到脑子上了,嗯。


在大家都美美的打扮自己的年龄,我们却全情投入到科研上,又累又乏味人还不美又能吃,图什么呢?


人应该努力让自己的才华撑得起自己的梦想。 梦想其实很模糊,当时的我们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发出高质量的论文,我个人还想着早点毕业。科学事业是个金字塔型的结构,大量的人从事的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微微向前的研究,在这成千上万的基础研究里,能够一两项出类拔萃的成果,就可以惠及人类。


我当时的研究方向是移动互联网。当时的移动互联还远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焉知当时我们的研究就没有贡献呢?可能某个大咖看了我的论文会想:原来在互联网MAC层采用接入时间等待的多址轮询机制效率比按队长接入只提高了0.5%,用在我的项目里不行。你看,让别人少走弯路也是你的贡献。


2

说女博士是第三类人,因为你不曾全力以赴


很多人说,研究生毕业后,长得很好的女生都去就业了。长得丑的就继续读博士,让学历弥补颜值的不足。


我真要抗议这句话。


在我周围大部分的女博士,其实都是长相很不错的,包括我自己(谜之微笑)。读博士一部分是因为研究生时候的课题没结束,要继续下去,还有的是对自己研究生的专业很得心应手,想要继续下去。


毋庸置疑,凡是继续读博士的女生,对于学业都是很认真很投入的。可能如上一节所言,因为科研任务、论文任务艰巨,读书的过程中不能娱乐不在意形象,但这一点不应该被嘲笑,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努力都不应该被嘲笑。


《欢乐颂》里面的安迪为什么得到大家的喜欢?是因为她冷静、理智、看问题客观且直达本质。这都是通过读书才能修炼出来的。大家都欣赏这样的人格,也必须要尊重这个人格的形成过程。


我周围的女博士都是很自律很理智的女性,她们从不抛弃自己,无论从形象上还是想法上。因为读了很多书,一般都会很温文。自己管理自己很严格,没有身材发胖的,可能因为大部分从事脑力劳动消耗脂肪吧!并且这类人很少任性和无理取闹,这也许是很多人不喜欢的地方,觉得没有女人味。但你们能喜欢安迪,为什么不喜欢同样不任性的我们呢?因为我们长得没有安迪美?果然是颜值决定一切啊!


波兰诗人兹别格涅夫.赫伯特曾经说过: “要想抵达源泉,就必须激流勇进,逆水而上。只有垃圾才会随波逐浪,顺流而下”。


真是给人勇气的格言!



3

你同样搞不定宝宝带来的慌乱


女博士同样会面临家庭的困境,以我自己为例。我在毕业两年后有了宝宝,从此生活进入兵荒马乱。 如果读博士是我最努力最投入的三年时光,而宝宝从出生到三岁,则是我最狼狈的时光。


两者的不同还在于,我可以在一个课题上投入大量的时间,辛苦一段日子这个课题告一段落,一篇论文得以完成。可我在孩子身上着急没用,无论多么努力,她都一直是个小屁孩儿,逼着我在屎尿屁中搅和。我曾经跟爱人抱怨:“动物界的宝宝生下来就自己能走,很快就独立生活,为嘛人类的孩子光直立行走就要一年多!”


他目瞪口呆,啼笑皆非。


因为有了宝宝,家里添加了新成员,也必须重新安排。我们没有帮手,找过育儿嫂但是不能完全把孩子交给她。为了能够陪伴和照顾宝宝,我向单位申请了在家办公,开始了边带孩子边工作的生活。在家办公的工作强度没有变,但孩子占去了我白天大量的时间,我只能趁她睡觉的时候工作,但大量的工作都是在晚上她睡觉之后。


我曾经总结过,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的那些日子,我要么是工作到凌晨三点,要么是凌晨三点起床开始工作。这样完成的都是基础工作,在单位里晋升是永远都没有希望了。


有人说,全职妈妈是很辛苦的职业。那么,边完成一定强度的工作,还要带三岁以下孩子的妈妈呢?在有娃的家庭里, 对于妈妈这个角色,只要你可以搞的定就不会有人来帮你,不管你是多么辛苦才做到的。


好在我们家,只要娃爸爸在家,他就接去大量的家务,专业洗碗拖地洗衣服陪孩子玩,在我晚上加班的时间,他也会在一边看看书上上网,默默陪着我。只是他经常出差。为了能减轻我的负担,他也换了工作,在家的时间能多一些。


就这样,在家办公牺牲了我的前途,我陪伴了我的宝宝。

4


最终都要回归家庭


算一算,我6岁开始上小学,到29岁毕业,读了23年书,加上3年幼儿园,读书26年。


工作到55岁退休,上班时间26年。


如果我能活到平均年龄75岁,退休生活是20年。我积极锻炼天天跑步打太极,早睡早起不熬夜,坚持喝棒骨木耳汤,没准我也能活到80,退休时间25年。


每一段人生长度几乎一样。


有哪一段是特别重要的吗?这是个特别考验人生观的事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