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华古玩网
网罗鉴藏知识,藏界趣闻,行业内幕,历史揭秘,文化知识等诸多内容。在趣味之中陶冶情操,是文化爱好者,古玩爱好者,资深收藏家的必备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华古玩网

重温毛主席《送瘟神》!抗击武汉疫情!别慌,稳住,我们一定能赢!

中华古玩网  · 公众号  · 古玩  · 2020-01-30 17:35

正文

点击蓝字↑中华古玩网,关注艺术信息!


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0个省累计报告 确诊人数已经超过2003年的非典, 疫情发生的这段时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咱们全国人民也都在尽自己全力支援疫情,或者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乱。


看到此,想带大家 重温毛主席曾经写的一首诗《送瘟神》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跟现在的武汉疫情有类似之处, 看完后,相信大家都能坚定信心,一起取得防疫斗争的胜利!



《七律二首: 送瘟神》

作者:毛泽东

(1958年7月1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两首诗1958年7月1日作于杭州,最早发表于同年10月3日《人民日报》。旧中国血吸虫病(民间俗称“大肚子病”)广泛流行于南方各省。 此病由一种名为血吸虫的寄生虫引发,患者瘦弱不堪,腹部严重积水,常致残致死,危害极大。


毛泽东《送瘟神》手迹


在瘟疫流行区,往往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萧条荒凉,当地百姓也苦不堪言,但 有幸建国后,咱们共和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派出医疗队调查疫情义务治病 ,并且中共中央于1956年专门成立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


很快,此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 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 的通讯。


电视剧《送瘟神》


时值毛泽东在杭州视察,看到报上消息后,被一个小小的血吸虫深深刺痛了,一个残暴瘟君的覆灭,大大激发了毛主席的磅礴之情!


他激动不已,彻夜难眠,感慨而热忱的写下这两首催人奋进,不畏疫情,令人感动的两首诗! 现在读来,咱们仍然能感受那一片爱民之情。


在这场血吸虫瘟疫爆发的时候,咱们国家正是 医疗落后,物质匮乏 的年代,但就算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咱们一样也能消灭这危害千年的吸血虫!


而如今咱们中国 国力强盛,医疗科技发达,物资丰富 ,这次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中央同样高度重视,群众自觉参与防疫,小编也相信咱们肯定也能战胜它!


所以,面对疫情,大家都不要怕,只要咱们听党指挥,配合政府的工作,勤洗手、不聚会、戴口罩、不恐慌!做好个人防护, 相信我们就一定能夺取防疫的最后胜利!





毛主席这首诗,现在读来正是时候,大家看完别私藏,分享给亲朋好友们看看,一起读《送瘟神》,一起赶走武汉的这场瘟疫!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中,

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

中医 作为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

到如今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一代名医的诞生,

注入的是尝百草的勇气,

千百次搭配的执着,

开辟的是一个全新而未知的领域。

他们宛若灿烂的星河,

在这片黑夜中形成了温暖世间的光。


而中医发展的今天离不开很多人,

今天我们就先走进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中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都是前人未有。



而孙思邈的求医之心,其实与他从小的经历有着重要的关系。


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少年好读,天资聪明,7岁的时候,就认识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只是后来身患疾病,经常请医生治疗,花费了很多家财,于是,他便立志从医。


北周静帝时,杨坚执掌朝政,召孙思邈任国子博士,孙思邈无意仕途功名,认为做高官太过世故,不能随意,坚决不接受,一心致力于医学。


他一方面下功夫钻研医学著作,一方面亲自采集草药,研究药物学。认真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书,同时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热心为人治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