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自《中国广播》2017年第5期文章《主持人工作室运营模式研究——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阳工作室为例》。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
由节目主持人海阳创立的工作室成立于2013 年初,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个主持人工作室。海阳工作室打造的品牌节目《海阳现场秀》是由海阳主持的一档新闻娱乐脱口秀节目,节目自2011年1月开播至今已有六年,是中国第一个获得“金话筒”奖的脱口秀广播节目。在工作室成立后,负责人海阳带领工作室团队不断地摸索节目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完成了从广播节目到广播品牌的升级,吸引了大量活跃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的听众,并实现了节目及主持人品牌在互联网、电影电视、书籍、舞台剧等多渠道、多平台的突破。
PEST 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阐述。本文将尝试利用宏观环境分析模式对新时期主持人工作室模式进行市场分析。
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传媒产业的宏观监管是主持人“工作室”制度发展的基础。鼓励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成立工作室,是新背景下“以工作室为平台带动和探索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营销模式的市场化改革。”主持人工作室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良好。
在这种不断优化的政策环境下,“海阳工作室”不仅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近年来陆续有很多电台、电视台成立了主持人工作室,其中比较知名的有黑龙江台“叶文工作室”、吉林台的“青雪工作室”和广东台的“黎婉仪财富管理工作室”等。
赋予工作室成员更大的权利,不但能激发小团队作战的内在活力,而且可以优化节目生产流水线的资源配置,力争在节目制作和经营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主持人工作室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在“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产品经营方式下,传统的节目听众地位发生了转变,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参与。广播节目变成产品,听众转为用户,“产品围绕着用户转”, 实现产品与用户的深度关联和黏合。在经济环境变量中,广告业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
广告收入一直以来都是广电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据《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显示,2015 年上半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74.87 亿元,同比减少0.39%,电视广告收入535.59 亿元,同比减少2.06%, 电视广告刊例广告花费同比减少3.4%,电视时段广告资源量同比减少10.2%。
在广告投入大环境逐年下降以及综艺节目独挑广告大梁两方面夹击下,《海阳现场秀》2012 至2015 年的广告收入却逆势而上,逐年稳步增长,从2012 年的230 万猛增至2015 年的420 万,同比增长82.6%。特别是2014 年,增幅达到65.8%,这与“海阳工作室”的成立有着密切联系。而且,《海阳现场秀》的受众对广告有较高的接受度,在有效的受访用户中, 有49.53% 的用户接受广告推送,29.74% 的用户欢迎有福利的广告推送服务,仅有15% 的受访用户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微信广告。由此可见,《海阳现场秀》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用户提供的多样化增值服务,具有较大的广告转化与用户增值潜力。
在web2.0(即用户主动获取并产生内容)时代, 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日益兴盛,用户生成内容即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模式作为传统内容生产方式的补充备受推崇。实际上,在用户创造内容的平台上如微博、知乎、微信、脸书等,看内容的人远多于创造内容的人,甚至根据二八理论,20% 的用户创造了80% 的新内容。不论是用户生产方式(UGC)还是专业生产方式(PGC),获好评的一直都是富有创意和具备专业水准的内容,“跑马圈地”不如“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