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是之
笔耕不辍,这里将分享我关于经济学、教育、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创造历史,哪吒怎么能火成这样? ·  昨天  
南方人物周刊  ·  科幻,正成为写作者最大的风口 ·  昨天  
每日人物  ·  塌房大主播,集体“复活” ·  昨天  
每日人物  ·  北京国贸打工人,涌向“穷鬼购物天堂”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是之

挨打要立正,你们配得上

张是之  · 公众号  ·  · 2021-02-09 21:45

正文

文丨张是之
公号「海边的西塞罗」又出了一篇蠢出下限的文章,题目叫《道德最保护蠢人,可蠢人却最厌弃道德》。
当然,我们都会声明文章对事不对人,所以我要说的是,「海边的西塞罗」本人肯定算不上蠢,但这篇文章却是十分愚蠢。
另外,古代的那个西塞罗本人的观点也很蠢,蠢到家的那种。
本文 5400 字,将从六个方面给你揭开他那伪装成智慧的面纱。

1.西塞罗的故事

「西塞罗」引用他的「爱豆」,古罗马哲人西塞罗的故事:
地中海上有个名为塞浦路斯的大岛,有一年,塞浦路斯岛上发生饥荒。
一个海商率先将粮食从埃及运到了岛上,面对前来以高价求购粮食的岛民,商人面临一个选择:
他可以选择实言相告,告诉岛民他只是众多带着粮食前来贩卖的海商当中的一个,一两个时辰之后会有大批海商载着粮食到达。但这样,他所卖粮食的价格就会大打折扣。
他也可选择保持沉默,让岛民们误以为他是唯一能卖粮食的人,这样就可以 大赚一笔。
西塞罗说,这两种选择都是不违反法律的,商人究竟做什么样的选择,只取决于两件事情,智慧与道德。
而后,西塞罗做了一个巧妙的论证:
他说,如果这个商人是有智慧的,那么他应当有足够的远见认识到:隐瞒真相虽然会给他带来一时的暴利,但也会 招致恶名 ,从而导致他的生意在塞浦路斯岛上 无法继续 下去,从长远看是得不偿失的。
而如果这个商人智慧不足够,但却有道德,那么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道德教化要求他在这个时候要以实言相告。
这样算下来,最终只有那种 又蠢又无德 的商人,才会禁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选择隐瞒真相,以 高价 卖出自己的粮食,并承担随之而来的 骂名和损失。
西塞罗的原文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深究了,后世「西塞罗」的转述足以让我们看清这位哲人西塞罗的愚蠢和荒谬。
在撕下这层假装智慧和高深的智慧面具之前,我请我的读者们,暂时别着急往下看。
关上屏幕,自己想一想,试试看自己能不能发现他的逻辑荒谬之处。
如果感觉好像还没有头绪,那我在上面引用故事的时候,加粗了部分关键词,读者们可以顺着这些关键词找找自己的思路。

2.西塞罗的荒谬

我相信,常看我文章的老读者,或者看完我的《经济学入门50讲》,一眼就能看出西塞罗的问题所在。
好,来看下我给大家加粗标注出的关键词: 率先、大赚一笔、招致恶名、无法继续、又蠢又无德、高价、骂名和损失。
把这些关键词连起来看,西塞罗的观点尽收眼底,那就是: 率先抵达的海商高价卖粮食,这既不道德,也不聪明,既要承担骂名还没法继续在岛上待下去,长远看是损失。
就这?就这!这就是所谓的哲人西塞罗的基本观点。
西塞罗的荒谬之处在于,他给你预设了一个立场,当你不去怀疑他预设的立场的时候,就只能在给他给出的答案中二选一。
道德还是不道德,你选吧。
如果你选择了道德,也就是跟岛民说实话,短期少赚点,但我们看长期利益,你还是很有智慧的。
而如果你选择了不道德,着急赚那点蝇头小利,短期看多赚了,但你因此却要离开塞浦路斯岛。长期看你这是亏了,所以你这是愚蠢,是没有智慧。
问题是, 谁 TM 告诉你西塞罗,「率先抵达、多赚点钱」就是不道德的了?
我倒是很想撬开西塞罗的棺材板,问问他本人,人家率先抵达,多赚点钱,怎么着你西塞罗了?你上来就给人扣帽子定性说这是「不道德」。
你如果默认西塞罗这个「多赚钱就是不道德」的故事设定,那你永远跳不出西塞罗的荒谬和愚蠢。
可谁说西塞罗本人的设定就一定是对的?就一定是不能质疑的?
你西塞罗出来走几步,给大家论证一下看看,多赚钱怎么就成了不道德了?

3.多赚钱怎么就不道德?

只要我们再往前多思考一步,多问一句西塞罗,「请问先生,多赚钱怎么就成了不道德了?」
我们只要想到这个问题,就可以了, 我们根本不需要西塞罗的回答。
因为西塞罗的愚蠢,我们根本不需要他的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从根本上否定他的故事设定。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冠。从此一战成名,财源滚滚。
刘翔跑那么快,赚那么多钱,你认为他不道德吗?答案肯定是不会,对不对?
你从来都没有认为刘翔跑得快、赚得多有什么不对,也从来没有把刘翔「跑得快、赚得多」和「不道德」相关联。
但西塞罗的故事里,却很容易被西塞罗这个「多赚即不道德」的设定给局限。
被局限的不仅西塞罗本人,还有写下此文的「西塞罗」和他的读者。
两万多的阅读量,评论一片赞誉之词,愣是没有人去质疑西塞罗这个荒谬、愚蠢且不符合事实的预设。
刘翔跑步跑了个第一,国人当英雄,比第二名多赚几千万上亿都不止。
那塞浦路斯岛上都发生饥荒了,第一个把粮食运到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多赚一点?
都是多赚钱,你们能容得下跑步跑第一的刘翔,却容不下救灾冲在第一的商人?
是这样吗?很遗憾,是这样的。西塞罗、「西塞罗」和他们的追随者都是这样的。
我们还要继续追问, 刘翔为什么能跑第一?
一方面刘翔有自己的天赋,另外一方面刘翔经过了大量的专业训练,时间精力、人力物力,哪一项不花钱,哪一项不是成本?
好,那我问你,第一个到达岛上的海商,第一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
第一个到达发生饥荒的小岛,需要他在信息和技术上的双重优势,这跟刘翔的天赋和刻苦训练是一样的,逻辑上并无二致。
在西塞罗生活的古代,也许不好理解,但 今天哪个领域不是在凭借信息和技术优势赚钱?
任何领域占尽先机的人,一定是先获得高额回报和利润。其他竞争者闻到肉香才跟进,然后拉低平均利润。
苹果研发出新的智能机,然后要等着其他对手都到位都准备好了,才推向市场吗?
刘翔跑得快是能力,海商能率先抵达,这也是能力。苹果先推出智能手机,同样是能力。
刘翔训练要成本,商人平时的积累就没有成本吗?
更何况,一个岛上发生饥荒,你第一个去,会不会抢那还是未知数。
就是在文明的今天,那些最早来中国投资的外国商人,那些最早去非洲投资的中国商人,哪个不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才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占得先机、多赚利润,非常非常正常,一点道德瑕疵都没有。
然而西塞罗却枉顾这样的事实,只告诉你说「多赚钱就是不道德」。
然后装模作样告诉你,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智慧。轻轻松松就把你带歪了,直接带到沟里去。
西塞罗糊涂,后人「西塞罗」跟着糊涂。

图为刘翔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破纪录夺冠

4.岛民自己怎么想?

西塞罗的荒谬不仅仅在于给出一个错误的预设,还有一点,他同样站在了「上帝的角度」。
从一个「上帝视角」来俯瞰众生指指点点,说这不道德那不道德,这是智慧那是智慧。
此前我在批评「西塞罗」的文章时,也说过这个问题,「上帝视角」却不去问问当事人自己怎么想怎么看。
我们再来看下西塞罗的关键词: 率先、大赚一笔、招致恶名、无法继续、又蠢又无德、高价、骂名和损失。
注意,这都是西塞罗自己的视角,请问西塞罗先生,您可曾考虑过这个塞浦路斯岛岛民们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西塞罗的故事预设中,他把自己的预设悄悄地偷换成了岛民们的想法。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第一个到达的海商卖高价粮食,就会招致恶名,就无法继续在这个岛上待下去。
间接证据是后人「西塞罗」的点评:
在一个社会当中,合理的道德其实是那些不太有智慧的人的“护身符”。
在西塞罗的世界观中,道德优先是为那些不太智慧的人准备的。
也就是他标题所写的《道德最保护蠢人,可蠢却最厌弃道德》。
可到底是谁蠢呢?是第一个到达小岛的人蠢,是多花了几块钱的岛民们蠢?还是你西塞罗蠢?
西塞罗说「多赚钱就是不道德」,你以为岛民们就跟你一样愚蠢吗?
凭什么就认为岛民们知道后来的粮食更便宜,就说前面第一个送来粮食并且高价卖粮的海商是不道德的?
在西塞罗的轻描淡写中,「一两个时辰之后会有大批海商载着粮食到达」。
发生饥荒的小岛,饥荒到底有多严重?人到底有多饿?不同的人饥饿程度是不是一样?有没有低血糖的人急需粮食的?有没有孩子孕妇急需食物的?
在一个发生饥荒的小岛上,把粮食早运到一两个时辰,那就是早拯救了一些人。
你西塞罗目光短浅,光盯着海商赚了那点钱,却没看到早到这一两个时辰,能够早拯救多少人。
早这一两个时辰买粮食的岛民,的确可能是多花了钱,但他们真的会从道德上去谴责第一个到达的海商吗?
很显然未必,因为在 人们朴素的认知中,很容易明白,早到的粮食和晚到的粮食,那是不一样的。
看上去都是粮食,但那并不是同质的商品。
倒掉的牛奶和送到你餐桌的牛奶,都是牛奶,但那是一样的牛奶吗?
但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岛上出现了一个吃饱了没事干的西塞罗,到处跟人说,「哎,乡亲们,这个早到的海商良心大大滴坏了,他买的竟然比后面来的粮食贵,太不道德了,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把他赶走。」
岛上居民们原本有的朴素的道德感知,被雄辩且冠以「哲人」头衔的西塞罗成功扭转,原来不认为多赚钱有毛病的人,现在开始斜眼看海商了。
就像我们今天,都知道明星赚得多,很长时间没人说这有问题。但总有人到处说明星赚得太多不道德,很多人开始嫌弃明星赚得多了。
很多人开始为自己鸣不平了,自己「小镇做题家」的出身,竟然抵不过一个只会笑的丁真?
更有甚者,他们会得寸进尺,说我们这都发生饥荒了,你们为什么还要来赚我们的钱呢?难道不应该免费送粮食给我们赈灾吗?你们这些海商赚钱就是坏了良心,没了道德。
假如这种情况得以实现,不光第一个到达的海商没法继续在岛上继续待下去,所有的海商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结果就是,不仅没有人再愿意做那个第一个到达的海商,也没有人再愿意运粮到这个岛上。
而这一切,都是拜西塞罗那为了那「高尚的道德」奔走疾呼所赐。
那么请问, 岛民们因为西塞罗的「努力」,是生活的更好了还是生活的更差了?
你是愿意生活在西塞罗这种「道德高尚 的国度,还是希望生活在我们今天这样,占得先机可以多赚利润而且不必遭受「道德谴责」的世俗国度?
你是希望更多人都力争成为那个第一名,还是更多人缩在后面跟大家一起平庸?
答案很明显, 就是今天的「西塞罗」和他的读者们,嘴上说不要,身体依然会很诚实。

5.「西塞罗」的荒谬

撕开西塞罗虚伪的「智慧道德」面纱,我们再来看下今天「西塞罗」的荒谬。
「西塞罗」的文章一开始写了一句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特别盛产“反道德主义者”?」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提问,为什么?
因为道德不道德都是你们给定义的,当然怎么说都是你对。
在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交换行为、商业文明、利润动机,到你们这儿先给扣上不道德的标签。
那结果就是, 从你们的视角看,我们的社会当然是「特别盛产」你们所谓的「反道德主义者」。
精神病院里的病人出来,看正常人都是神经病。
道德洁癖主义者,看什么都有道德问题。
所谓的「盛产」,不过你们先打印(定义)一个自以为是的道德标签,然后到处乱贴罢了。
而且边贴边喊,「你们看,这儿又抓到一个“反道德主义者”,哈哈哈,我没说错吧」。
实际上呢, 「西塞罗」和他的读者从没反思西塞罗那个错误而又愚蠢的道德预设。全盘接受,从未质疑。
「西塞罗」不去质疑西塞罗的预设,却反过来质疑奥派的民科。
口口声声说对事不对人,实际上却充满着对奥派爱好者的鄙夷和不屑。
然而,他在评论中说他的经济学是哈耶克的,但 哈耶从未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的教职,而是在社会思想委员会任教。
为什么?还不就是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认为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是「民科」?
也就是 1974 年的诺奖,让哈耶克摘掉了「民科」的帽子罢了。
「西塞罗」也推荐米塞斯和《人的行为》一书,说米塞斯是集大成者。
可是呢, 米塞斯在美国从未获得任何大学的官方教职,为什么?
还不就是美国那些大学人为奥派的米塞斯是「民科」?
所以「西塞罗」原文的这一部分,并没有做到他口口声声宣称的对事不对人。
没有具体的观点交锋,却花很大篇幅说是不是「民科」妄人,而且有哈耶克和米塞斯这两位美国官方钦定「民科」在,「西塞罗」的说法既站不住脚,也显得很 LOW。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