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學與書契
中國美術學院二〇一七屆
書法與篆刻/書法學與教育專業
本科畢業作品集
Calligraphy Major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Graduation Collection
2017
/
16開,210mm×285mm
/
張彌迪設計
2017年6月
潘天壽先生生前常說『為學必盡其極,為事必得其全』,『弘揚至大、至剛、至中、至正之氣』是書法系諸位先生對青年學子們的殷切期望,而在當今這信息通達、資源便捷的時代,更應該是我們年輕學書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為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傳統,踐行『書學並重』、『內外兼修』的學術理念,四年來我們沈潛於傳統經典,實踐創作與理論研究齊頭並進,堅定執守著諸位先生所開創的『堅持傳統、深入傳統、弘揚傳統』的道路。
『腹有詩書氣自華』。通過讀書變化氣質,提高品格,融學問與人格入作品,學習掌握傳統學問功夫,努力提高國學素養,為書學研究的更加深入鋪平道路。
任重而道遠。此次展覽名為:問學與書契,僅僅是我們書學之路的開始,在這漫長艱辛的藝術路上我們相信:做一點是一點,慢慢成型,百年大計,從長計議,為將來形成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創作與理論雙翼齊飛的可喜局面而戰!
藝術院校的書法本科教育方式肯定有別於普通高校,其間的區別在於,藝術院校比普通高校更強調書法的藝術性體驗。一句話,普通書法專業的培養目的是把字寫好,而藝術院校更注重書法的藝術屬性。所以,讓學生學習與掌握五體書基本的書寫技巧,臨習古代的優秀碑帖,這還不能是全部教學內容。如何激發學生對藝術美的敏感性,進而在大三四年級誘導他們對個體書法語言的嚮往,應該是一項不可忽視的教學內容。當然,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素質有異,讓有能力的學生更上層樓,這在某種意義上講要求老師必須『多長一個心眼』。
──白砥(二〇一七屆書法與篆刻專業班主任)
夫書者,藝也,技藝之道也;亦學也,契於金石,著乎竹帛,弸中彪外,如其人、如其學也。故出乎縑楮,各成其意,各見其性,張彥遠所謂『如、舒、著、記』者是也。
近世書學繁昌,樹幟一時者,互相標榜,矜奇炫異,信為千年之未有。然通經學古,胸有數百卷書,能紹述鍾張二王者,抑亦罕見矣。漢魏以來,書皆以人傳。若王右軍之清節、顏魯公之沈著、蘇子瞻之超曠,故其筆墨皆能精妙入神,而儼然為百世師也。降及清代,以學養書,漸成潮流。學者振興六書,留意八法,書翰並美,蔚為大觀。
癸卯秋,潘、吳、陸、朱、諸、沙、方諸公首創高等書法教育專業,提倡實踐與理論並重,立學養士,力輓狂瀾。余生也晚,未及見諸公風采,跂而望之,引領而思之,重技藝,重學養,重品格,非深於書道者其孰能知之。諸先生負高才重望,卓然為一代典型。影響所致,美院為高等書法教育之高地矣!
越四十六年,美院於書法實踐專業之外,再設理論專業,眾僉謂敢為天下先。祝遂之老師曾語余曰:『書藝教育,實踐與理論不可缺一。若專事一偏,便失中道,書多粗糙。』今夏值第三屆畢業,書跡可觀,為文尚工,不墜前輩之志,雖時露稚嫩,然亦可嘉也。
諸生臨行在即,略寄數語,權當班會散論,不亦絮絮瑣碎乎!
──戴家妙(二〇一七屆書法學與教育專業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