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的国产剧有一个怪现象,除了大女主、大男主类型剧越来越多,主角人物设定也越来越向精英化靠拢。
从都市剧、职场剧到古装剧、仙侠剧,甚至刑警剧都有了全员精英化+泛偶像剧化的趋势。
过去追剧的叙事逻辑基本都是,主角从真·平平无奇零级号的新手村开始,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收获亲情友情爱情和事业。
而现在的追剧叙事逻辑通常是,第一集主角就已经是满级号满装备满状态上线,只等巴浦洛夫效应启动,随时准备大杀四方。
这种叙事逻辑的爽感固然很高,但也直指一个问题,小人物的存在感慢慢被国产影视剧叙事吞没了。
近年来的热剧中,从古偶、仙侠到都市、言情,除了乡村爱情故事这类乡土剧,
基本没有逃过“主角身份很牛”的定律
。打开视频网站,把在播热剧挨个点开看一眼,会发现影视剧的身份造词丝毫不比粉丝吹的不重样彩虹屁花样少。
仅仅是仙侠剧里主角身份就可以写上一整页A4纸不带重复的。
同样是出自青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女主角白浅上神是是青丘女帝,凤九的身份则是青丘帝姬。而同是一个IP系列里的主角,男主角夜华灵魂是父神次子,肉身是天族太子,未来的天帝;另一个男主角东华则是上古神祇,天地共主。
如果说,
仙侠剧里用身份装逼还算可以理解
,毕竟小人物都在忙着生存,只有物质过于丰富的阶级才有余力修仙。
但随便点开一部国产剧,到处都充斥着各种身份悬浮。
今年大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三个女主角一个是中产家庭,一个是上海土著,一个虽然出身小镇,但却是不到三十就拿着月薪15k+、租着8k房子的奢侈品高级销售。没有一个人能够代表当下的大多数。
从前两年热播的《我的前半生》开始,国产剧开始执着于泛精英化的塑造。贺涵和唐晶更是作为精英化的两张标志性脸谱,开口就是上百亿的投资和融资,随便让出去的一个百分点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
曾经引爆过话题的《欢乐颂》,五个女主角中,安迪是个有钱有颜有能力的富一代,曲筱绡是个美艳嚣张的富二代,关关是小中产家庭的标准乖乖女,只有被原生家庭疯狂吸血的樊胜美和普通工薪家庭的邱莹莹算得上真正标准的小人物。但五人之中,
剧情着墨最多的反而是人设最不接地气的安迪。
电视剧里,智商超群、运筹帷幄的安迪会在自己情绪紧张失控的时候喝最贵的那种瓶装依云矿泉水让自己稳定。而现实情况是,没有一个普通人,哪怕是混到公司中高层的领导会日常把这个囤起来当水喝。越有钱的人越会精打细算每一笔钱的流向,这种看起来很高端的细节,只会在编剧的想象中出现。相反,邱莹莹那种抱着家乡寄来的腊肉到处送的小人物生活细节,却少之又少。
只谈大生意,不谈小生计
,成为了当前流行文化语境的怪现状。
过去三十年的经典影视作品及近百年的近现代文学作品中,大部分主角世界基本都是普通人的舞台。
比如《围城》的方鸿渐,《骆驼祥子》的祥子,《边城》的翠翠,《贫嘴张大民》的张大民,《闲人马大姐》的马大姐,他们并不一定都是讨喜的,有能力的,甚至可能还是失败的、懦弱的。
一方面是影视剧市场泛精英化的全面崛起。另一方面,对于当代被霸总文学惯坏的读者而言,这些作品不仅缺乏爽度,而且过程可能充满了小人物的憋闷,没有“天凉城破”的超能力,小人物的创作和小人物的人生,正在逐渐淡出流行文化的世界。
其实,十年前的流行文化语境还没有极化到如今的地步。
2009年播出的《蜗居》
,女主角海萍买不起房子,一家人蜗居在弄堂里,就连生了孩子都只能送回老家让父母帮忙养着。主角拮据到什么地步?为了省钱买房,一家人天天吃几块钱一筒的挂面,抠搜到极致,偶尔买包两块五的方便面都算改善生活了。姐姐海萍和妹妹海藻买的衣服甚至会彼此换着穿,因为这样就等于两个人都有新衣服穿了。
这种省钱到极致的视角,是动辄就投资上亿的精英们永远无法提供的生活真实感。
2001年播出的《重案六组》
,男主角大曾是个经验丰富、干了几十年的一线老刑警,女主角季洁能力拔尖,但却因为常年干外勤出一线搞得自己家庭关系很僵,这剧的主角的角色平均年龄都在35+,一集一个案子,剧情合理现实,人设丰满扎实。大曾在家里休假还会被隔壁邻居剁肉的声音吵醒,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嚼劲。
他们熬夜通宵破案审犯人的时候和普通人通宵写PPT看起来没有任何区别,第二天不会有新换的衣服和仿佛刚从沙宣出来的完整妆发。
那几年爆的是《奋斗》《蜗居》,火的是《裸婚时代》,基本都是切中一代人痛点的流行文化。观众们一边看着海萍怎么在生活中挣扎,在尝到一点权力的甜头后,一步步将自己的妹妹亲手推向了欲望的深渊;一边为《裸婚时代》里的刘易阳求婚誓词所感动,然后发出了贫贱夫妻百事哀在生活的磋磨下是如何一点点被细节打败爱情的唏嘘。
十三年前的都市青春剧怎么拍?看看赵宝刚导演拍的《奋斗》。
主角团里的华子想在北京开一家小门脸的理发店,问陆涛借三万块钱盘店。然而换到现在,这三万块钱甚至都买不下《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的一双鞋。刨去物价上涨和时代飞速发展的因素,他们展现的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层视角。一群年轻人挣扎着一切努力只为留在北京,而另一群人在对服务她穿鞋的销售员指点御夫秘诀。
国产剧视角从平视到仰视的演变,就像夏紫薇在第一次认亲失败后对着皇阿玛大声喊出的那一句话,
您的心那么高高在上,竟不习惯人间最平凡的亲情了吗?
一边是被无限边缘化的平民视角,一边是流行文化的全面精英化。最近正在播出的《装台》,算是近年来播出的电视剧中难得采用了一个真正平民化视角的影视剧,剧里的张嘉译端着面和工友一起蹲在地上吃饭,这样真实而平凡的镜头已经很久没有在国产剧里出现了。
可尽管有《装台》这样的剧释出,但小人物的叙事越来越被“看不起”,平民身份正在流行文化中全面失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小人物不再是被观察、被注视的对象,而那些动辄谈及几百亿生意的精英主角们,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好的快餐文化安慰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