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浪潮工作室
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看世界的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夜读】珍惜那个和你聊得来的人 ·  7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夜读】新年开工第一天,布局你的2025 ·  2 天前  
新播报  ·  刚刚!大S已“平安到家” ·  2 天前  
新播报  ·  刚刚!大S已“平安到家”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台媒:大S骨灰已乘私人飞机抵达台湾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台媒:大S骨灰已乘私人飞机抵达台湾 ·  2 天前  
河北省应急管理  ·  高速几十辆车连环撞!春节返程高峰警惕→ ·  3 天前  
河北省应急管理  ·  高速几十辆车连环撞!春节返程高峰警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浪潮工作室

为什么每个城市都有一栋网红烂尾楼

浪潮工作室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03-31 11:28

正文

本文授权转载自

跳海大院(ID:meerjump)


你有没有发现,因为每个城市的大同小异化,现在的年轻人好像越来越没地方可以去了。他们从一个熟悉的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因为建筑风格的相似,也没觉得哪儿陌生。喜欢宅在家的就不说了,那些爱出门的,尤其是喜欢拍照的,只能寻找一些特殊的、不那么被大众熟知的地方玩儿。


比如城市郊区各种程度的烂尾楼:


图源图虫@Xiaopan


图源图虫@鬼_2033


图源图虫@无处安放之


烂尾楼美学是咋流行起来的?


嗯可能不爱出门也不用给女朋友拍照的朋友不清楚,烂尾楼的美学风格已经在年轻人中流行来了。在各大摄影平台或社交平台搜寻残旧、废墟、荒芜、破烂、追忆等关键词你就能找到这帮人,和他们风格不一的烂尾楼美学。


他们以黑寡妇般的冷酷姿态出镜,假装一种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画面处理少不了拉高对比度和深压暗角:


图源水印


他们或者以泳装+烂尾楼这种带有冲突的元素表现内心的矛盾,有时候原图直出才能表现出烂尾楼的real:


图源@Leeyum1993


再或者只是凑个大众热闹——“咦,怎么大家都往烂尾楼拍照,还那么好看,我也要去”。不擅长构图、调色和没太多主题意义的尴尬,都可以用黑白和美色掩饰一二:


图源poco@无痕


单纯利用阴影练习画面切割的更不用说了,烂尾楼是最适合的场地:


图源poco@弄堂老白酒


好吧,其实很多年前摄影圈里就开始有人在烂尾楼表现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了,只是近年来随着小众文艺、网红打卡、写真宝地的火热发展,烂尾楼美学才逐渐从小范围的摄影群体扩散到大众审美。


这年头没拍过几张烂尾楼,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摄影师(图源poco@浅蓝)


你知道的,烂尾楼就是那些因为开发没啥钱了,或者争不出这产权归谁,要么就质量不及格等种种原因,被时代抛弃了。(就像你的人生)


当然,在时间这条又长又臭的沟渠里,有人遗忘它们,自然也有不少人捞起它们再做最后的利用。

网红烂尾楼的经济链


有一回院办到厦门,出租车司机热情给初来乍到的狗友介绍景点:“你们知道那个远华走私案罪犯赖昌星吗?他之前打算在环岛路建一个大项目,非常大,临海一大块儿地,风光得很。结果谁想到建到一半他自己被人被搞了,那个楼就烂在哪里没再建了。然后不知道咋回事现在成了个什么网红景点,大把人在那里拍照,那些没拿到工资工人就扎在那里问游客拿门票。呵,真行!”


院办光速去找了一下,啧啧。出租车司机话的真假不清楚,但在国产烂尾楼圈子里,这个环岛路烂尾楼果真非常热门。


苏巴拉西の梦幻之巅:厦门环岛路烂尾楼


这个烂尾楼还被天南地北的拍照群众称:


废墟版的纪念碑谷

国产版的圣托里尼

通往星辰大海的圣地

...


上图三合一的效果图,院办咋都想象不到。区区一个烂尾楼,真的这么夸张???



图源小红书@Ann陈彦霖


图源微博


图源poco@浅蓝


乍一看好像跟普通的烂尾楼也没啥区别啊。好吧,国产圣托里尼的各种称号其实跟它的颜色有很大关系。所以一般在厦门的烂尾楼,你看到的画风大多不是上面那样的,而是这样的:


背景要干净,主体饱和度要高


和这样的


这画风看的谁能想得到这是烂尾楼?


反正在各平台的厦门打卡攻略上边兜几圈,你能看到这个“最美网红打卡地”的八百个角度——少了这个烂尾楼,你的厦门之旅就不完整。


事实上, 从美学角度来看,这个国产圣托里尼虽然没圣家堂那么雄伟瑰丽,但也有它设计构成美:点线面一并俱全。最起码,只要不过分P图,是符合我们心目中“烂尾楼”的形象的。

而且这地儿真的很大 (图源B站@有点逼宿)


尤其它所在的地方:除去厦门这个网红城市随便啥玩意儿都可以成为“网红”的点,这个烂尾楼有着先天独厚的优势——处于环岛路的边上,往上看是天,往下看就是海。


“破旧的楼梯,超美超大的天台,墙楼是以黄色橘色为主调,跟海天的蓝相衬,适合拍整体结构图,显得很大气”—— 各平台游记写得跟朱自清散文一样的烂尾楼,晴天碰上美丽落日的时候,风一吹你都觉得是站在地中海的边上:

图源马蜂窝


阴天还能拍出一种周杰伦零几年的MV感:

图源微博@貓老大999


把亮度调高对比度降低,只要构图ok,找到独特的画面切割,还能出来一种洁白的教堂感:

图源微博@zinghamKo


再加上把文艺、清新、人少、适合拍照、网红打卡的字眼一扔出去,能不招些游客来吗?都市里的烂尾楼一旦红起来,就是看守人的聚宝盆。虽然没有一个看守的老大爷不纳闷:"这破地儿有啥好拍的?"


但这钱不赚白不赚,进门收费:两人同行,一人30;团队拍照60块/小时;一个人单独进,60块/次.......收费没有任何标准,全看你大爷今天心情如何,看着顺眼的不用钱就给你进,不顺眼的收你八十一百一小时都不过分。



总之按最低价,一小时三十块到六十块不等,一个月愣是多出了几千块现金提成这倒是没错,噢你还可以微信支付。


但真的是看守烂尾楼的大爷在收费吗?还是缺钱的小喽啰坐地起价——“不给不让进!”这就不知道了。总之网红烂尾楼的经济链条从厦门环岛路这儿就初见端倪,倒是给了烂尾楼看守人们不少启发。(ps:不知道是不是让人举报了,厦门这旮沓烂尾楼已经不让人进了。给钱也不行。)


但院办猜想,够多的钱或许可以?


而在抓机行业,有人嗅到了烂尾楼大片的好处后,各个新锐摄影师行动起来了,开始寻找猎物。以至于发展到现在,每个抓机人似乎都有一个专属自己的摄影圣地,他们带着骄傲的语气:就算我的城市没啥漂亮风景地儿,但烂尾楼总有吧。


还真有。

每座城市都有一栋网红烂尾楼

像北京会有烂尾楼网红点延禧宫,巴塞罗那有烂尾楼打卡点圣家堂,厦门有环岛路烂尾楼....


同样是海边的烂尾楼,汕头的风格,跟厦门环岛路这块文艺地儿比起来,就不一样了,咋说呢?不往文艺小清新色调跑的话,是带了点野性。


· 野性的空中监狱:汕头澄海莱芜宜华



汕头澄海莱芜附近的这处烂尾楼,环形结构非常有意思,你在这上边走着,还能走出一种《海贼王》里麦哲伦监狱长看守的世界监狱感。嗯,适合拍cosplay:


阴天时候还能拍出一种监狱的寂寥感,图源微博@隔壁王大腿



· 衰败的童话故事:石家庄祥云国际


图源微博@渣夫Z


地图往上走走,在石家庄祥云国际附近的烂尾楼,杂草丛生,欧式建筑,看起来一点都不烂,就是有种被时代抛弃的衰败感,以及有狗,大家看看就行,不要去。不对,院办没有在介绍让你们去啊:


图源:微博@树子VELA张杭维



· 废弃的宝藏游乐园:南昌茵梦湖


图源小红书@氪金三弟


想着没钱去不到厦门自己也要找到一个精美烂尾楼的南昌网友氪金三弟,在南昌茵梦湖附近找到了废弃游乐园。这咋看着越来越像一个寻宝游戏了。


图源小红书@氪金三弟


二三线城市的烂尾楼热起来后,大城市的烂尾楼也坐不住了,很多年前在探险圈子刮过的风,在这个全民写真时代,吹到了抓机界。


· 被困住的野兽:上海“水晶球”烂尾楼


图源小红书@兮哥


咋说呢,不管是烂尾楼还是啥,只要你成为一个热门“景点”,吸引了很多抓机朋友前往拍照,此时大家的“功力”就很快能一见高下。院办可没有任何踩谁捧谁的意思啊,就是单纯地大家一起进步,peace..



· 旧日圣歌:上海莘庄废弃教堂



在上海的莘庄废弃教堂,普通人拍照和正儿八经摄影师拍照,一眼就能看出不同:


图源微博@-Canuc-


图源微博@我就是筱蕾阿(左);微博@泥巴巴啊(右)


摄影师小张也携手模特cici给某品牌在那儿拍过一组:



图源微博@LeslieZhangJiaCheng


在广州烂尾楼界叱咤多年的院长也坐不住了,他冲着院办大吼,你怎么可以忘掉世界大观,那可是当年的广州之光!!



· 亚洲最大的烂尾楼:广州世界大观



广州的世界大观在1995年开业,嗯这么算今年是它本命年。这个跟院办们处于一个年代的划时代建筑。在当年红极一时,是一个能装2.5万人的“时代广场”,从游乐园马戏团到戏剧项目,啥都有得玩儿,所以那会儿它门票也被炒得特别高。


另一个院办表示:“我妈当年还在那里拍过照呢!”图源:金羊网


well,之所以成了个“烂尾”是因为它就活了14年,2009年的时候就闭幕了。具体啥原因众说纷坛,没个准信。不过这会儿它要是能复活好好经营,院办觉得跟现在的世界之窗、长隆乐园,也差不到哪儿去。


当年的世界大观


这个世界大观吸引了很多抓机朋友和热爱试胆的朋友前往探险,这么大个地儿,你可得注意安全。嗯,各种意义上的。


图源:魏辉


你也别以为这种颓靡写真只有大学生小年轻玩得开。烂尾楼美学已经扩散到传统影楼婚纱照那块儿去了,所以现在在烂尾楼拍结婚照也成了一个热潮.....


这什么天涯海角婚纱照啦!


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一栋本地特有的网红烂尾楼,在厦门它可能是网红打卡点,在温州可能是腐败楼,在广州它没准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中诚广场.....这么一个”场地资源“,难道近几年才被发现吗?其实烂尾楼在网红打卡火起来之前,早就被需要大量场地的影视行业盯上了。


而院办要说的,也不仅仅是没竣工的烂尾楼,还有那些用完即弃的”烂尾楼“,它们总是在抛弃后盛产故事。

给予廉价烂尾楼一些艺术升华


在资源匮乏的高校里,如果你学校附近有一处烂尾楼,那肯定是一块儿热门地,从早上太极社练功,中午街舞社排练,到晚上滑板社学技、深夜打野炮等,烂尾楼绝不是一块没用的地方。


尤其是对场地资金都很匮乏的编导系而言,那块地儿时不时还得空出来给他们拍短片作业。悬疑恐怖题材最为热门,他们有时候还会因地制宜,为烂尾楼定制专属剧情;校园青春爱情片也没问题,女主角在顶楼边缘为爱寻死之际,男大学生一定含泪相救。以至于他们的作业场景重合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举个栗子,北师珠这款烂尾楼,每一个编导系学子都必须来踩过点,不踩不是北师人

但千万别瞧不起导演系朋友的高密集取景地,凡事都有个源头,除了是因为找场地麻烦,人没准都是向大师们学的。

比如在蔡明亮2013年的剧情长片《郊游》里,就有这么一处烂尾楼——台中旧糖厂。《郊游》讲述一个无业游民带俩孩子,一家三口居无定所地在城市漫游是故事。这趟无根之旅在影片结束前那个快20分钟的长镜头得到升华,男女主角站在烂尾楼中,面对着废墟中的一副风景画,沉默落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