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维他狗营养家(ID:wtgyyj)
很多人上班的时候能维持正常的作息,但一到周末就想着能彻彻底底放松一下,于是选择熬夜玩耍、通宵打牌等。
这几年,熬夜猝死事件频发,多少也与这种不良生活作息有关。有一个针对此的说法是,年轻人们熬夜赚的钱还补不回伤的身。不过,熬夜到底有多伤身体,狗狗想说脸上长痘、上火都只是小事,熬一次夜危害其实远比你想象中要大。有过熬夜经历的朋友会发现,每次熬夜完了第二天脸上很容易会冒痘痘。像脸上出油、脸色变黄变暗等都是熬夜后典型症状。如果长期熬夜则会加快皮肤衰老。而这种从内而来的伤害,可不是一张多贵的面膜就能抵消的。经常熬夜的人身体因为得不到良好的睡眠,再加上身体内分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变得特别容易感觉疲劳,精神不振,从而抗病的能力也会减弱。熬夜会导致猝死,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血压突升,冲破血管。此外,有研究表明,熬夜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其血管舒张、抗凝、调节血压等作用。而这也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所以有三高的人群,尽量要避免熬夜。
别说熬夜会使视力下降,就平常大家看手机看电脑的频率,过度的使用眼睛,视力都会下降。熬夜过度用眼,初期容易出现眼睛疼痛、干涩、发胀等问题,后期则容易出现视力模糊、视物扭曲、变性等问题。现在的人虽然谈癌色变,但不知,长期熬夜却也有致癌风险。加拿大有一项研究表明:夜班工作达 30 年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机率会增加两倍。
而且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把熬夜定义为2A类致癌因素,与高温油炸食品同属一类。很多人觉得熬夜没关系,只要后面把觉补回来就好,但有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对大脑造成的损伤是无法通过补觉来修复的。在他们看来,晚上只要超过10点、11点睡觉就是晚睡,就相当于熬夜。但就目前医学提出的新概念是,不管你几点睡,只要你打破了原有的生物钟,以及没有保证足够的睡眠,就算你熬夜了。所谓打破生物钟,指的是,比如你一直都是4点睡,早上12点起,那说明你的身体已经习惯了昼伏夜出的生活。另外,每次都保证足够的睡眠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每次早睡了但时间不够,其实跟熬夜的危害也是一样的。有研究表明,连续两星期每天减少睡眠 2 小时和连续 48 小时不睡觉,都会降低大脑的认知功能,影响是一样的。而慢性睡眠不足需要的恢复时间,也比一次通宵要多很多。说到这,有些朋友就不得不喊冤了,不想天天熬夜,但是工作需要啊!
关于熬夜,有些人是主动选择熬夜,但也有的人,确实是因为工作性质,需要倒班,被动地选择熬夜。那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把熬夜伤害降到最低呢?熬夜当天的晚餐不宜过饱,除了吃谷物、蔬菜水果等食物外,可选择吃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进餐时间也可以比平常晚一些。因为过饱或太过油腻会给肠胃消化带来很大压力,会刺激人体产生一种叫胆囊收缩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一方面会促进胆汁的分泌,另一方还会激活大脑负责睡眠的区域,让人产生困倦感,从而降低夜晚工作效率。维生素A是维持人类一切上皮组织正常机能所必需的物质。当身体缺乏维生素A时,眼睛的角膜或结膜会发生干燥、炎症等问题。日常有意识地补充维生素A可以帮助熬夜人群预防干眼病,对眼睛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皮肤和体内各种粘膜均属于上皮细胞,因此充足维生素A摄入还能帮助身体抵抗呼吸系统感染以及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酪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是保证大脑功能的物质基础,可以让大脑保持敏锐。另外,酪氨酸对于缓解由心理压力过大、高度紧张和焦虑引发的疲惫状况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熬夜不妨补充些富含酪氨酸的食物,来帮助缓解困意,提高工作效率。医学研究表明,由各种氧自由基所引发的氧化作用,是导致身体中各组织和器官损伤、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动脉硬化、心脏病、肿瘤等多种疾病以及人体衰老的发生均与自由基氧化有关。睡眠状态中,人体可以清除大量自由基,但一旦熬夜,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注意补充一些能够清除自由基的食物。天然的抗氧化物质有: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它们具有高灵敏度的保护免疫细胞并清除自由基的化学物质;另外,微量元素硒、类黄酮、茶多酚、花青素等化学物质也都能有效地解除自由基的武装,保护免疫细胞不受损害。狗狗建议,需要经常熬夜的人群,日常要保证充足的蔬菜水果摄入。因为在蔬菜和水果中约含有600多种天然抗氧化成分,它们除了可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外,还含有多酚、类黄酮等物质。就算不熬夜,大家每天保证500g 的新鲜水果与蔬菜的摄入,也可以很好的帮助人体预防一些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此外,除了饮食上对身体的补充外,狗狗还想说,适当的补觉和日常身体的运动也是不能少的。虽说不能抵消熬夜对身体的影响,但多少还是能缓解其带来的伤害的。打破了日常生物钟规律的作息,以及无法保证足够的睡眠都算熬夜维他狗营养家
团队由国家二级营养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等组成,文章入围2017食品药品科普评选,获得人民卫生出版社举办的辟谣科普大赛二等奖,被人民日报、科普中国网等200+个平台转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