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凭澜观涛
著名经济学家管涛老师公众号。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讲授,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际金融学会理事。曾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凭澜观涛

管涛:防范化解外部冲击的政策思路

凭澜观涛  · 公众号  ·  · 2025-04-06 15: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 | 管涛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本文将刊于《中国外汇》2025年第8期(4月15日出刊)


要点

防范化解外部冲击,应坚持的政策思路包括:政策支持上多做比少做好,应对预案比精准预测更重要,政策刺激离不开结构调整的加持,从源头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习近平主席在 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情况,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但这些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
李强总理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国际形势时进一步指出,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具体来讲,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地缘政治紧张因素依然较多,影响全球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加剧国际市场波动风险。

防范化解外部冲击是2025年中国政府工作尤其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对此,笔者认为,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安排时应坚持以下几点政策思路:

一是政策支持上多做比少做好。 2024年9月底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促进了经济明显回升、社会信心有效提振。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细化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具体部署,并提出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的情况下,政策上支持更多的风险要小于更少的风险。因为即便事后证明政策支持多做了,也不是坏事——意味着经济复苏更快、更强劲。至于由此可能引发的通胀风险,可以以后再来讲通胀治理的问题。

二是应对预案比精准预测更重要。 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是当前我国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突出表现。美国政府换届后,中美经贸摩擦再度升级,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还在逐步发展演进。不确定性是最大的确定性。如果事前在情景分析的基础上拟定应对预案,准备好政策工具箱,一旦相关情景被触发,就可以加快政策响应速度,增强政策实施效果。如2024年7月部署统筹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项目,就对下半年投资和消费恢复发挥了积极作用。2025年相关支持又进一步加力扩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求,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三是政策刺激离不开结构调整的加持。 当前,我国内需不振、预期偏弱等问题交织叠加的原因,既有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持续加深,也有国内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集中显现。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特别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助于增加社会总需求,推动经济运行回归合理区间。但归根到底还是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打通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为各类经营主体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对企业创新创造的政策支持,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所以有些国家和地区发放消费券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是因为消费券只是一次性收入,并未改变居民的永久性收入预期。我们千万不能浪费了政策转向、经济回升为结构调整争取到的时间。

四是从源头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经验看,不从根本上一揽子解决问题(充实资本+财务重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零敲碎打的政策效果可持续性不强。所以,要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在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同时,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尤其要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此外,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要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统筹考虑。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地方政府自主财力,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加快地方融资平台转型。

与此同时,还要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健全现代财政货币政策框架,在提高政策透明度的基础上加强市场沟通和预期引导;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尤其要注意将影响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的经济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一致性评估。
//

分割线


管涛博士新书《货币的反噬》已出版, 长按图片可直接购买下方书籍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近年来美国通胀、全球经济以及中国货币市场研究的金融理论图书。 作者认为,当十多年的货币大放水遭遇财政刺激、供给侧冲击,高通胀回归也就难以避免。
全书共分九章,主要探讨了美国本次高通胀的成因,美联储紧缩对美国金融市场及金融体系的影响,美联储紧缩对中国经济的溢出影响,以及中国稳增长的政策应对,同时还初步探讨了特朗普回归对美元利率、汇率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当前世界深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厘清通胀问题、汇率波动问题、美国经济发展动向以及我国当前经济环境,对于实现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