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三农
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最新政策、权威解读、实用信息、独家观点。本号已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投稿:[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福气满满!初二,回娘家聚团圆 ·  2 天前  
CFC农产品研究  ·  2025新春思悟前行——用“好”的研报做好陪伴 ·  3 天前  
微观三农  ·  新春走基层丨湖北宣恩:追着非遗过大年 ·  3 天前  
微观三农  ·  巳巳如意!除夕,用期盼点亮蛇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三农

新春走基层丨一起加把劲儿,新房子条件差不了

微观三农  · 公众号  · 农业  · 2025-01-31 16:00

正文

山东淄博:清洁取暖守护山区民生温度

电力员工在上结村村民谢翠珍家中检查取暖设备。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被鲁中群山环抱,一个个村庄散落在山坳里,上结村就是其中之一。推开村民谢翠珍的家门,暖意扑面而来。86岁的谢翠珍穿着一件薄夹袄,正张罗着包饺子。“又和面又擀皮,忙活了一晌午,都快出汗了。”老人身体硬朗,一刻也闲不住。

谢翠珍家中的墙上,一台热风机正呼呼送着暖风。热风机通过电加热片产生热能,吹出热风,还能通过风机系统吸入室外新鲜空气,保暖又健康。谢翠珍指了指一旁的温度计说:“你瞧,20度呢!”

“以前过年,家里冷,我和老伴都要赶去北京和孩子一起过。”谢翠珍说,现在年龄大了,不愿出远门折腾了,好在村里给装上了热风机,想啥时候开就啥时候开,想要啥温度就有啥温度。

淄博是北方地区较早推行“煤改电”清洁取暖的城市之一,通过用电能取暖代替燃煤取暖,让不容易实现集中供暖的农村群众可以清洁方便取暖,并且取暖设备和用电价格都有补贴。

“仅博山镇就有9500多户实施了‘煤改电’,占比接近一半。”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博山供电中心北博山供电所所长韩涛介绍,上结村291户人家中有161户改用电采暖,供电公司及时为上结村新增1台400千伏安变压器,线路也全部加大了线径,保证村民取暖可靠用电。


广东潮州:小糖果走向大世界

新春期间,在广东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货拉拉货车穿梭于工厂与港口之间,将包装精美的跳跳糖、九制陈皮糖、巧克力糖等各类“潮糖”送往全国各地市场。这座面积仅30平方公里的小镇,用一颗颗糖果串起百亿产业链,为新年增加了甜蜜的味道。  

食在潮州,甜在庵埠。潮州自古以来有制糖吃甜的传统,如今,这座“糖果小镇”集聚800多家食品企业。  

走进庵埠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街边骑楼老宅的招牌上,糖果元素随处可见,仿佛整座小镇都被糖纸包裹。

“订单暴增,物流必须跟上。”广东汕泰食品有限公司仓库前,工人们正将一批跳跳糖装车。公司总经理洪泳鸿说,近年来公司产值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不仅确保国内市场供应,而且远销东南亚和欧洲,货拉拉等物流平台的即时调度能力是关键。“从生产线到港口‘无缝衔接’,48小时就能抵达东南亚。” 

糖果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印刷包装、机械制造等上下游产业整体发展。在庵埠镇的梅林湖科创智慧产业园,一家包装企业展示着为糖果设计的“国潮礼盒”,“英歌舞”文创糖果包装成为爆款,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碰撞出火花。


西藏:措施保障定日地震灾区群众生活

“有党和政府关心,现在生活格外暖心!”看着孩子们,村民嘎桑很是欣慰。地震后,他和家人很快就住进了安置点的板房,“亮堂、暖和,该有的设施都有。”截至1月28日,定日地震灾区已搭建板房约1.58万套。其中,定日县长所、措果、曲洛3个受灾严重乡的板房搭建工作已全部完成,1.2万余名群众全部入住。

在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安置点,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电视信号。

长所乡古荣村,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为让村民们住得舒适,当地按照一间板房不超过5人居住的标准进行安置。村民边巴顿珠一家7口,住进了两间温暖的板房。

“这是村干部给我们送来的慰问礼包,有茶、有水果……”边巴顿珠和家人正喝着热茶,聊着天。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向定日县调配了足量的物资,同时还为受灾群众准备了1万多份慰问礼包,礼包连同物资已全部发放到户。

在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一名警察帮助受灾群众将物品从帐篷搬至板房。

夜幕降临,嘎桑家的板房里也开始热闹起来,一家人围坐在炉子前聊天,等待美食出锅。“将来我们会住在什么房子里?”嘎桑的侄女旦增央宗好奇地问。“一起加把劲儿,新房子条件差不了。”嘎桑回答。

正当嘎桑憧憬着未来时,新家园重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相关部门、专家团队正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积极开展重建规划设计等工作,充分开展前期准备,确保新家园能够及时开工建设。


安徽长丰:畅通“最初一公里” 草莓“鲜”达全国

“咔咔……咔咔……”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安徽省长丰县堂志家庭农场的草莓种植基地分拣区内,一台新式自助打单机不时打印出订单,一旁的工人手脚麻利地将一颗颗刚采摘的草莓按照不同品级、大小进行分拣、装箱。

不一会,一批批鲜甜可口的红颜草莓完成装箱,贴上订单。“乡村揽收车队马上来上门取件,拉回集散中心后,再由顺丰、京东等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往全国各地。”阮程程介绍,安徽的消费者可在当天吃上现摘的草莓,“外地的客户也能在两天内收到货”。

长丰县素有“中国草莓之都”之称,草莓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产量超36万吨,草莓品牌价值达102.2亿元,是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大县。以往,长丰草莓基本通过批发市场销往全国。如今,随着长丰草莓的品牌价值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借助电商渠道,将这份甜蜜的果实送往千家万户。

走进长丰县草莓电商中心,一块电子显示屏上清楚地显示着各揽收点每天实时揽件数量、发货省份等动态情况。“我们在长丰草莓种植主产区设置60个揽件点,租用11辆电商物流车,组成乡村揽收队,帮助莓农包装、揽货、发货。”果之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谢逢建介绍,自中心运营以来,发货量突破了15万单。

据悉,该中心通过与顺丰等快递合作,降低广大莓农的快递物流成本。“比如,2公斤一箱的草莓发往合肥、南京市场,如果果农自己发,首件费用23元,但从我们这里只需11元。”谢逢建补充道。

“通过果之道的补链,长丰草莓产业链实现出村‘最初一公里’的节本增效,今后我们将开展全民家庭电商培训,引导青年利用私域流量销售草莓,帮助广大莓农增强销售本领和市场竞争意识,继续为长丰草莓高质量发展‘强基补链’。”长丰县水湖镇镇长陈燕说。


甘肃东乡:“老乡安康”传喜讯

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的东乡县,是甘肃最后摘帽的深度贫困县之一。从省城兰州去一趟拱北滩村,单程就要一个半小时。一路上的地名,大多是含“沟”带“岔”。

曾经,乡亲们最怕生病。那时,村卫生室不仅“老破小”,设备也只有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老三样”。乡村医生更是缺,“风里来,雨里跑,翻山越岭无人晓”,好不容易盼来个年轻人,说啥都留不下。

如今,村卫生室盖起宽敞明亮的小楼,更名为“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设备一应俱全。通过事业单位项目“乡聘村用”,东乡县新招录133名乡村医生,“90后”的田涛便是其中一员。

“我们这里骨科病人多。”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拱北滩村的村医田涛告诉记者,农活干得多,腰颈出问题,针灸、推拿很管用。“村里能看病,乡亲们头疼脑热、腰酸腿痛,就不用再往外跑。”

拱北滩社区卫生服务站,田涛在给村民量血压。

近年来,不少易地扶贫、生态移民的农户陆续迁入拱北滩村。2名全科医生、4名村医,当起1万多名村民的健康“守门人”。

“基层医疗上前一步,群众健康才能更进一步。”田涛说,“我们的职责,就是守护老乡安康。”



来源:微观三农综合整理
编辑:霍然
监审:郭平稳、徐锋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