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财务公司的外汇业务主要是即期结售汇、外汇存贷款、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外汇和人民币)、远掉期(极少部分财务公司获得了衍生品牌照)等这几类业务,而外币清算(包括跨境人民币结算)效率,是支撑以上这些业务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但一直以来,由于财务公司无法获得准入参与央行清算系统,因此,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银行外币清算路径尤其是境内外币清算路径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一样,一直是困扰财务公司的一个现实难题。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也会因为银行这样或那样的外汇清算问题,导致资金在途时间过长、严重影响服务质量。正因为如此,本文写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厘清境内外币清算、境外外币清算、跨境人民币清算等三种外币清算路径;二是结合财务公司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业务开展需要,提出具体建议。
一、 境内外币清算路径
(一) 三种路径
1、 第一种:同城交换清算。汇款行通过同城票据交换将相关票据(如汇款申请书等)提交到境内挂靠行(例如中行)进行清算;
2、 第二种:通过CFXPS系统走境内汇路。汇款行通过CFXPS(人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向人行清算总中心(FXCC)发送付款报文(FMT报文),再由境内代理结算行向境内收款行清算,最后境内收款行将款项清算至收款人账户;
关于境内代理结算行及结算币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认定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第三期代理结算银行的通知》(银发〔2014〕257号),境内代理结算行及币种分别是:
3、 第三种:通过SWIFT系统走境外汇路。汇款行通过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向境外账户行发送客户汇款报文(MT103),然后经由境外账户行、境外收款行,再到境内收款行,最后款项解付到收款人账户。
(二) 清算效率比较
第一种同城交换方式由于需要进行纸质票据交换,所以效率很低,大多数商业银行基本上已经不采用;
第二种通过CFXPS系统走境内汇路,由于CFXPS系统是由FXCC全额实时清算,因此理论上资金也是实时到账的。但是实践中,有两个因素会影响资金到账时间:一是结算代理行和收款行的清算速度;二是收款行如果没有加入CFXPS系统(直接参与或者间接参与),那么就无法通过CFXPS系统进行清算。
第三种通过SWIFT系统走境外汇路,理论上只要报文信息准确并且付款行在境外账户行的头寸充足,那么这种方式的清算效率最快。但这种方式也受制于付款行的境外账户行选择以及货币发行国的反洗钱监管影响。国际化业务比较成熟的境内银行都会与按币种与不同的境外银行建立广泛的代理关系,并根据头寸、产品、收费等情况设置账户行选择规则,以确保清算的效率。
二、 境外外币清算路径
(一)清算路径。
境外外币清算主要依靠SWIFT报文,具体路径如下图:
(二)影响因素
境外外币清算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境外账户行的选择、存放头寸、汇款地区(是否是禁汇地区)、汇款用途(是否是禁汇交易)等。
三、 跨境人民币结算路径
(一) 两种模式
根据《跨境贸易人民币试点管理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进行;一种是境内商业银行代理境外商业银行进行(境内银行需要与境外银行签订代理协议)。
(二) 具体路径
1、 收汇业务
2、付汇业务
四、 银行外币清算流程
在厘清基本的外币清算路径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梳理银行内部实际清算流程,因为这直接决定了资金汇划速度。不同的银行,由于外币业务发展阶段、清算系统建设、总分支流程安排、风险控制要求等各有千秋,因此实际清算路径的长短也不尽相同:有的银行能够做到系统内报文的直通式处理,有的银行需要总分支层层转发报文。不过,总体来说,都按照以下两个业务流程办理。
(一) 汇出汇款。
是指银行接收客户申请并发出汇款指令,指示境外行将款项解付给收款人的过程。具体流程是:支行经办、支行复核、分行审核、总行发报。实际中,总行、分行、支行会根据渠道(CFXPS、SWIFT)、金额大小等因素划分一定的权限。
(二) 汇入汇款。
是指银行收到汇款解付指令,并根据解付指令要求将款项解付给收款人的过程。具体流程是:总行清分、分行清分、支行入账。其中,总行清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系统自动处理满足直通式清分处理的报文;一种是后台处理中心对不能满足直通式清分处理的报文进行人工落地清分。分行清分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分行对总行清分的业务确认所属支行;一种是对于无法确认的业务及时向总行进行查询确认。一般情况下,总行对于汇入汇款业务可以采取直通式清分方式,直接由总行清分到支行,再由支行直接入账。
来源:中国资金管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