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聚焦头部与标杆,报道品牌背后的营销密码与增长逻辑。+V:jiangnan254(备注:专访) |
自从 小米 SU7 事故发生后, 如潮水般汹涌的负面舆论开始席卷全网, 雷军的状态 也 引起了广泛关注。
4 月 1 日他发布微博表示:“ 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 ”,之后连续沉默了 5 天。
4 月 6 日,也就是 小米公司成立 15 周年的 重要日子,在 发布了 一条简短 的 庆生博文 后,再次沉默。
● 图源 :微博@雷军
直到昨天,一组关于雷军现身 北京小米总部 的图片在网上流传开,大家才得以再次见到他的真容。
雷军憔悴现身, SU7 事故成沉重负担
4 月 8 日, 在 北京小米总部楼下,雷军与几位同事一起站在那里,目送客人离开。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雷军 双手握拳、略显拘谨, 虽然 面带笑容欢送客人乘车离开, 但却难掩笑容里的 疲惫与憔悴。
● 图源 :微博@赵璞
他的 身影 如往常一 样挺拔自信, 但整个人看上去,却 像被抽干了精气神 ; 与往日神采奕奕的形象相比,如今的雷军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眼神中透露 着 无奈与沉重。
网友 们 心疼地评论 道 : “雷总瘦了,憔悴了”“没有之前那种快乐的感觉了” ......
我想 这与近期发生的小米 SU7 事故脱不了干系。
3 月 29 日晚,一辆小米 SU7 标准版在安徽铜陵枞阳高速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导致 3 名年轻女孩 葬身火海。
这起悲剧迅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负面舆情暴击 小米汽车安全性 的 同时, 也让雷军 深陷其中 。
此后 雷军的社交节奏被彻底打乱 , 曾经那个频繁与网友互动、充满活力的雷军 , 消失了。
网友的指责、家属的哭诉、四起的谣言 ...... 雷军 仿佛被这场事故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2021 年 3 月,小米宣布正式进军电动汽车行业,雷军更是表示 , 这是他人生最后一个重大创业项目,愿意赌上一生的声誉。
2024 年 3 月 28 日小米 SU7 正式发布,凭借 着超高的颜值和 出色的性能 , 迅速成为爆款车型。
相关数据显示, 2024 年小米交付新车 共计 136854 台, 2025 年 将 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台, 而 小米 SU7 Ultra 更是 提早 完成 了 全年销量目标。
在手机业务方面, 小米在 4K - 5K 价位段 的 市场占有率高达 24.3% ,排名国内第一。
从 2010 年银谷大厦里的一碗小米粥,到 2024 年杀入新能源汽车 Top 5 , 雷军用 15 年缔造了一个 又一个 跨界神话。
SU7 风波后乱象丛生
小米 SU7 事故后,一系列与小米和雷军相关的负面新闻接踵而至。
4
月
2
日
小米汽车又冲上热搜
,
起因是网传的
一段视频显示
,
一
小米车主在汽车
正常行驶过程中,双手离开方向盘,躺在驾驶座上呼呼大睡
。
● 图源 :界面新闻
这 进一步加剧了网友对车辆智能驾驶安全的担忧。
尽管小米客服及时回应, 使用智驾功能手必须握住方向盘, 否则在 系统四次预警 后, 车辆会缓慢降速直 到 停车 , 但这一事件 还是 给小米汽车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紧接着一篇以雷军之名 发布 的《致所有关心小米 SU7 事故的用户和公众的一封信》 , 在网上传 开, 信中 提及 了事故的善后工作等 相关 内容 , 但很快就被证实 为 假消息 。
该谣言的发布者是一位 资深车评人 , 他在 删除 图片时 表示 : “那个图是假的,抱歉 ! ”
虽然 小米方面也 对 假消息 进行了回应,但还是 让公众对小米的信任度受到影响 ; 同时 也反映 出 网络时代,谣言传播的速度之快和危害之大。
● 图源 :微博
更糟糕的是,小米的市值也因此遭受了重创。
4 月 2 日,受 SU7 事故影响,小米集团股价继续走低,截至收盘,该股报 44.55 港元 / 股, 较历史最高价 ( 59.45 港元 / 股 ) 跌去 25.06% , 总市值近两天缩水超 1200 亿港元。 这无疑给小米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有关小米 SU7 车险的谣言也被有组织地扩散传播, 比如 “ SU7 出险率是同价位车型数倍”等 等 。
小米公司发言人 不得不 严正辟谣 : 经与合作的五大保险公司确认,从未出具过任何拒保通知,相关文件系伪造,目前 SU7 车型的投保服务平稳正常,小米已对该内容进行证据保全,并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
SU7 事故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超预期 , 给小米和雷军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
但从另 外 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引发了全民关于智驾的热烈讨论 , 消费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智能驾驶的局限性, 从而 提高 了 安全意识。
另外, SU7 事件 也 倒逼车企 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智能驾驶技术和宣传尺度 问题 了。
15 周年 庆 ,雷军与小米共成长
说回 小米成立 15 周年 , 即使 在这 样 特殊的日子里,雷军 发布的 微博 也就只有 简单的 几 句话,没有过多的庆祝和豪言壮语,显得 异常 冷清。
不过, 小米高管们转发微博庆贺 时,倒显得热闹了一些。
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林斌 、 总裁卢伟冰 、 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 兼 REDMI 品牌总经理王腾等一一表态。
另外,小米 新媒体总监 还分享了一张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照片。
但与以往的周年庆相比,这次少了很多 的 热闹和喧嚣, 可想而知 SU7 事故的负面影响力 有多大 。
● 图源 :微博@ 神得强Steven
回望小米 的 15 年,雷军 IP 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增长引擎。
1998 年,雷军在金山软件担任 CEO ,带领金山从困境中杀出并成功上市。 2000 年,他在金山内部发展了卓越网,虽然最终被亚马逊收购,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互联网经验。
2010 年 4 月 6 日,小米正式成立,雷军和初创团队成员喝了一碗小米粥,开启了小米的传奇之旅。
从第一款智能手机的发布,到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成功,再到智能家居生态的构建,雷军带领小米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 着 。
2021 年,小米 开始 进军电动汽车行业,雷军亲自带队,招募大量汽车行业人才,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 在 2024 年 成功 推出 了 小米 汽车 。
● 图源 :微博@小米汽车
一直以来, 雷军的个人 IP 对小米的发展 , 都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他凭借个人魅力和频繁的社交媒体互动,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为小米的产品推广和品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红利。
然而,这次 SU7 事故也让我们看到了 , 过度依赖个人 IP 的潜在风险 :
一旦企业或个人卷入争议事件, 用户的心理预期就会从 “ 产品缺陷 ” 升级为 “ 人格背叛 ” ,舆情反噬烈度 也会 呈指数级上升 , 从而 对品牌造成严重冲击。
在未来 , 小米或需 慢慢减少对雷军个人影响力的过度倚重 , 转而强化团队和产品的核心价值。 在加大投入 产品研发和技术安全 的 同时, 努力打造更全面、更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
适度弱化雷军个人 IP ,强化 消费者对小米整体企业实力的 信任和 认可 。 同时,雷军也需要在流量与安全、个人与团队之间找到平衡,带领小米在新的挑战中继续前行。
风雨之后见彩虹
雷军在 4 月 1 日的声明中承诺: “ 无论结果如何,小米绝不回避。 ” 这句话或许 将 定义小米的下一个 15 年。
当车企沉迷于 “ 智驾军备竞赛 ” 时 ,小米用惨痛 的 代价 警醒了 行业:比技术参数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敬畏;比流量密码更持久的,是对责任的坚守。
技术可以颠覆市场,但价值观才能定义永恒 ; 事故也终会过去,但留下的教训 需要永远铭记。
现在的小米,是时候在雷军的憔悴与沉默中,寻找超越网红光环的生存之道了。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
陆琪 · 别再用耳朵谈恋爱了,用心吧! 8 年前 |
|
韩剧 · 来这里,可以找到你们的鬼怪大叔! 8 年前 |
|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如果名著都有一个“咪蒙式”标题,你能猜到吗? | 假期谈 8 年前 |
|
IT时代网 · 豪掷9800万港元 《王者荣耀》之父香港买房了 7 年前 |
|
读首诗再睡觉 · 你只是每一个孤独的瞬间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