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璐/常艺馨
新增社融表现乏力。
继一季度“天量”投放后,
2023
年
4
月社融增长明显降温,比去年
4
月疫情冲击期间创下的低点仅多增
2873
亿元,“稳信用”压力有所显现。
社融骤降的主要拖累在于人民币信贷增势放缓
,
4
月降至
2008
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次低点(仅略高于
2022
年同期)。
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基本延续了一季度的格局。
1
)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
小幅正增长;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较去年同期降幅收窄;
2
)企业直接融资
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因债券到期规模较大。
3
)政府债
融资
规模同比多增,但需警惕其“后劲”。
2023
年提前批的剩余发行额度不及万亿,截至
5
月上旬尚未下发剩余批次的地方债额度,期间空档可能拖累政府债融资表现。
新增人民币贷款偏弱
,增量明显弱于历史同期均值。
各分项从强到弱排序,企业中长期贷款
>
企业短期贷款
>
居民短期贷款
>
居民中长期贷款。
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最大问题仍然在于居民中长期贷款
,
房地产销售不振使其增量不足,居民预期偏弱、提前偿还存量房贷又雪上加霜。
但基于
4
月这个信贷投放传统淡季的数据,尚不能得出企业信贷需求不足的结论。
一方面,
企业中长期贷款在一季度大幅高增后,
4
月又创历史同期新高,仍能有效发力;
另一方面,
表内票据维持低增长(与去年
1-5
月表内票据高增长形成对比),也意味着目前企业贷款需求或许尚可。
此外,
4
月初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较快推进,这有助于缓解银行面临的净息差压力,增强其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能够为企业贷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调“蓄力”。
从货币供应量和存款数据看:
1
)
M1
同比小幅回升。
每年前
4
个月翘尾因素对
M1
同比走势影响较大,或是驱动其变化的主因。
在贷款扩张的同时,企业存款也有边际改善。
2
)
M2
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4
月居民资产再配置,银行理财规模重回扩张,对
M2
形成拖累。
考虑到去年
4
月
M2
同比增速较
3
月抬升
0.8
个百分点,基数变化也有较强影响。
3
)居民存款同比少增。
考虑到
4
月多家中小银行下调挂牌存款利率、银行理财市场火热、居民提前偿还房贷规模较高,其驱动因素更多是家庭资产的再配置,流向消费规模可能较为有限。
4
)
4
月财政存款同比大幅多增
,但结合基建相关高频开工率和重大项目开工金额数据看,财政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可能有所减弱
。
从
4
月金融数据看,房地产恢复仍然缓慢,此时若财政基建支持力度不稳,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环比增长动能较快衰减。
目前社融增速回升幅度较小,但与名义
GDP
增速对比看,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是比较有力的。
即便按
2023
年中国名义
GDP
增速
7%-8%
的情形(假设全年录得
6%
左右的实际
GDP
增速,加上
1
到
2
个点的
GDP
平减指数),
10%
的社融增速也应足够与之匹配。
我们认为,后续需通过财政加力、促进
房地产修复、促进家庭超额储蓄动用等方式扩大总需求,夯实经济回升势头。
新增
社融表现乏力。
2023年4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1.22万亿元,同比多增
2873亿元;
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持平于上月的10%。
考虑到去年同期疫情多点散发、社融一度触“冰”的低基数效应,以及今年一季度“开门红”期间社融月均同比多增8200多亿的亮眼表现,4月社融表现乏力“稳信用”压力有所显现。
从分项看:
一方面,人民币信贷增势放缓,是4月社融骤降的主要拖累。
2023年4月人民币贷款4431亿元,为2008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次低点(仅较2022年同期高815亿元)。不过,得益于出口边际回暖、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4月外币贷款同比有所少减。
另一方面,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基本延续了一季度的格局。
-
一则,企业直接融资同比缩量,继续小幅拖累新增社融。
2023年4月企业债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分别同比少增809亿元、173亿元。今年春节后,企业贷款发行规模持续高于去年同期,但到期偿还也迎来高峰,对净融资构成拖累。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2022年10月推出的500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期)尚未开始投放使用,相关政策支持还有待落地。
-
二则,政府债融资规模同比多增,但需警惕其“后劲”。
今年前4个月,财政继续前置发力,政府债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累计多增3114亿元。以财政预算数据看,2023年政府债融资的总体规模与去年相当。但不同之处在于,2022年在3月底就已经下达剩余批次的新增地方债额度,而2023年截至5月上旬仍未下发剩余批次的地方债额度,且提前批的剩余发行额度不及万亿。如果近期下达地方债额度,按照往年节奏,经过地方政府项目额度分配、预算调整程序,剩余批次地方债可能至6月中下旬才能发出,期间的“空档”可能会拖累政府债融资表现。
-
三则,表外融资同比多增,持续对社融构成小幅支撑。
其中,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单月小幅新增,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多增85亿元、少减734亿元。在表内票据贴现减少的情况下,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较去年同期降幅收窄,同比少减1210亿元。
2023年4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7188亿元,比去年同期低点仅略有多增,相比18年-21年同期均值少增6237亿元。
各分项从强到弱排序,“企业中长期贷款 > 企业短期贷款 > 居民短期贷款 > 居民中长期贷款”。
具体地,
-
居民中长期贷款
单月净偿还规模达历史新高,相比18年-21年同期均值多减5410亿元;
-
居民短期贷款
同比少减,但较18年-21年同期均值多减2625亿元;
-
企业短期贷款
同比多增,但略低于18年-21年同期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