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以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苏联、日本之外,莫过于美国。
日本自不必说,从甲午战争到八年抗战,中国被迫割地赔款,日本步步紧逼,中日终于战火全开。日本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在近现代中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而自以俄为师始,从孙中山的“联俄、容共、扶持农工”到新中国全面倒向苏联,新中国建国初期几乎是照抄苏联的模版。苏联对内高压对外扩张的巨大张力,变成阿硫喀斯之踵,最终突然崩溃,也使中国背上了巨大的历史包袱。
然而,与日本、苏联带给中国的多是屈辱不同,中美之间展现更多的是良性互动。从留美幼童到退还庚子赔款,从组建飞虎队援华抗日到马歇尔国共调停,从尼克松访华到克林顿政府最终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虽然期间也曾有过朝鲜战争时期的兵戎相见,冷战时期的水火不容。
不可否认的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苏联解体后,作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对中国的影响,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比拟。因此,了解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历史,意义重大。
《哈佛中国史》的出版,提供了西方看待中国历史的独特视角,尤为可贵。
正如主编卜正民所说,这套哈佛史
囊括了关于所写朝代的
最新研究成果
,要让这套书及时反映当代学者研究现状;按照
主题
撰写内文,将这些主题按时间顺序展开;要讲述改朝换代的历史,要
适合非专业读者
阅读。
与《剑桥中国史》的不同
《剑桥中国史》写作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而《哈佛中国史》是2008、2009年所写的,两套书相距15年。剑桥中国史》呈现的是
上一代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
,而《哈佛中国史》呈现的是
当下的最新研究结果
。
为什么
一套
美国人和德国人
合著的中国历史读物,竟然
引爆
了中国
出版界和读书圈儿
!
百思不解它竟有多厉害?
那就请看过来——
这套丛书出版后获得诸多赞誉,
堪称
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典范之作
,
被称为
“
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
”,
已被
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数十所世界知名大学
指定为中国史课程教材
,
葛兆光、邓小南、李伯重、赵世瑜等
20位中国史学家联袂撰文推荐
。
这套书叫《哈佛中国史》, 2016年10月由国内出版大社
中信出版社出版
发行,至今已是N多次印刷了。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不读历史的人就像没有根的浮萍
学历史的浪潮不停地翻涌
《哈佛中国史》
重磅推出
10年积蓄
20位中国史学家联袂推荐
西方顶尖学者写给大家的全新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叙述了从秦朝建立到清朝灭亡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
以一种新鲜、紧凑、好读的方式,讲述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兴盛、发展和消亡。
和中国的编年史不同,《哈佛中国史》提供了和中国同时期的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一些历史叙述,
和中国的文化历史经济同时期进行横向对比
,中国的历史书是从屋子里面看中国史,似乎洞察一切,但唯独不知道这间房间坐标何处,《哈佛中国史》带你从窗子外看中国史,视野不同,让你的感悟与体验刷新一层,通过这套书告诉你房间的位置到底在什么地方。
强烈建议购买套装全6册,“
双十一
”当当五折,非常划算,府叔已下手。
请点击以下链接购买:
首卷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中,全球且新颖的视野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秦、汉帝国。包括秦汉帝国儿童的生命、寿夭、健康,以小见大中讨论了“孝道”和“政治”。
贰卷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中,分裂的性质虽然占据主导,但作者认为这样分裂的格局同是也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和多样化,这样的文化格局在帝国发展的长河中影响深远。
叁卷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中,站在房子的外面透过窗户看当时期最为鼎盛时代的唐朝帝国,世界性帝国。作者不仅从贸易、宗教和文化方面为我们诠释了新定义,同时指出茶叶和糖这些非粮食的“消遣”食品在城市广泛出现,满足了城市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肆卷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中,靠着政治优势形成的士族在延续了几百年后终于渐渐的衰亡,伴随士大夫的兴起,儒学慢慢被吸收成为治国之道,一个政治、意识形态、哲学、文化、艺术都在变化的转型时代。
伍卷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中,
首次从气候与环境导致政治变迁这一全球史角度审视元明两朝帝国的兴衰,呈现出中国第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
他真正做到了跨学科跨领域解读元明两朝历史,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现了元明二朝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末卷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中,将清朝视为一个克服种种挑战、成就斐然而必须完整视之的重要断代,以深入展现中国近代历史自身演变的特质。作者融合了新清史、社会史、内亚史、东亚史以及比较世界历史的眼光,对于清代历史各重要阶段的起源、发展及特性,做出了完整而深刻的诠释。
本书堪称数十年来海外清史研究最重要的通俗佳作。
如此独具创新,历经10年之久的巨作由国际著名历史学家
卜正民主编,集结罗威廉,陆威仪和迪特·库恩三位知名历史学家
,萃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最新的中国史研究成果,以全球史的视野,多科学识颠覆传统中国史叙述模式,倾十年之功写就,继《剑桥中国史》之后
最能代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卜正民
,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师从孔飞力教授,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著有《觊觎权力:佛教与晚期明士绅社会的形成》、《纵乐的困惑》、《明清历史的地理资料》等书,编有《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中国》、《中国公民社会》、《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鸦片政权》、《民族行为:亚洲精英与民族身份认同》等著作。其所著《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尤其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