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监管的效率不高还体现在对监管结果的公布不及时,或者公布的结果无法让人信服。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社会监督,政府信息披露时间和内容方面没有任何社会压力。 2017年11月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介绍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合格产品处置情况称,有关部门已经对事件展开调查,对涉事疫苗进行检验并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公开资料显示,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无论国家药监局、吉林省食药监局或长生生物,均没有对有关调查结果进行通报,也未公布对接种者的后续补种措施。
直到今年7月20日,吉林省食药监局公开了对长春长生关于百白破疫苗的处罚决定,而此时已经距事发过去了九个多月。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省食药监局早在2017年10月27日就予以立案调查,但之后却迟迟没有向公众公布调查进展。同时,处罚决定书仅仅表示没收剩余库存186支百白破疫苗,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共计344万余元。大众最关心的疫苗流向及召回记录、是否监测到对接种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如何补救等问题的信息却并没有一同被公布,直到7月23日。
2018年7月23日,各大媒体援引山东省疾控中心消息,长春长生公司2017年生产的流入山东的252600支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流向已全部查明,涉及儿童215184人,涉及儿童未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增高。山东省疾控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早在2017年11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长春长生公司效价不合格百白破疫苗后,山东省第一时间停止接种,并在三天内查明了相关批次疫苗的流向、库存、受种儿童及接种情况,封存了该批次未使用疫苗,同时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儿童补种工作也随后展开。
但是该工作进展是直到今年7月23日才公之于众的,而且有山东民众在网上公布了接种本,表示孩子接种了问题疫苗,但从没有收到过补种通知。 显然,山东省疾控中心这种不能让人完全信服的调查结果和声明不仅会削弱政府公信力,更会引起社会更大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