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旅游规划与设计
中国第一本旅游规划类专业杂志,季刊,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主编吴必虎教授,名誉主编刘德谦教授。内容围绕旅游规划、景观建筑和景区管理三大板块,是一本旨在促进旅游规划理论界与实践界双向交流的应用型刊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在线课程2025春季班招生开 ... ·  昨天  
壹心理  ·  恋爱中失去自我的人,怎么找到安全感? ·  2 天前  
中国电信  ·  一大波“黑科技”重磅亮相国家博物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旅游规划与设计

走在天堂 | 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峡谷的徒步旅行规划了解一下!(上)

旅游规划与设计  · 公众号  ·  · 2018-08-13 08:00

正文



图1 年宝玉则的徒步者

王会龙/摄


徒步旅游兴起于欧美国家,随后传入我国,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为 了满足康体、休憩和放松、刺激和冒险等方面的需求,以步行的方式在荒漠、山地、高原等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从事的户外旅行活动(图 1)。


1998 年 4 月,经中国科学院专家科考后,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证实为中国及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峡谷,独特的景观举世罕见,具有极高的旅游吸引力。


1 规划背景



从 2007 年开始,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前来大峡谷区域徒步的驴友人数不断增加。由于缺乏管理与引导,大量自发形成的登山徒步路径和登山徒步活动随之而来。登山环境的不规范和活动的无序性也带来了环境破坏严重、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雅鲁藏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科学引导旅游的消费行为,同时保护景区环境,保证游客安全,规范登山徒步旅游活动,提出了建设雅鲁藏布大峡谷大拐弯排龙至扎曲段徒步旅游项目。



1.1 提高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产品知名度


据了解,该区域下一步将加强生 态建设,使雅鲁藏布大峡谷大拐弯排龙至扎曲段徒步旅游线路成为国内独有的 、最具魅力的户外徒步线路, 使生态文化和生态的美成为林芝旅 游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软件、硬件建设,使雅鲁 藏布大峡谷大拐弯排龙至扎曲段徒步旅游线路成为国内外游客人人向往的胜地。



1.2  雅鲁藏布大峡谷大拐弯排龙至扎曲段实施生态保护的需要


建设雅鲁藏布大峡谷大拐弯排龙至扎曲段徒步旅游线路,通过面状保护、线状建设达成自然资源损 耗最少,同时可满足旅客回归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心理需求。徒步旅游是相对动态的健身旅游,通过开发该条户外徒步线路,可以引导旅游者树立良 好的环境意识,规范旅游者的消费 行为。能起到积极的生态保护作用。


峡谷排龙到扎曲段景区北起东久河与帕隆藏布江交界处(排龙),沿帕隆藏布江向东南方向延伸,途经通灯、岩旁、玉梅、门中等,到达帕隆藏布江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并沿雅鲁藏布江继续向东南延伸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顶点,景区范围最终到扎曲终止。规划线路全长约 26km。地形地貌类型丰富,以天然山地为主,生态系统颇为完整。


图2 雅鲁藏布大峡谷秋色

图片来源: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 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



2.1. 综合现状


2.1.1 区域情况


雅鲁藏布大峡谷排龙到扎曲段景区地处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东经 95°00′~95°08′,北纬30°01′~29°5)。

雅鲁藏布大峡谷排龙到扎曲段景区北起东久河与帕隆藏布江交界处(排龙),沿帕隆藏布江向东南方向延伸,途经通灯、岩旁、玉梅、门中等,到达帕隆藏布江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并沿雅鲁藏布江继续向东南延伸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顶点,景区范围最终到扎曲终止。规划线路全长约 26km。地形地貌类型丰富,以天然山地为主,生态系统颇为完整。



2.1.2 资源条件


景区地区因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了特殊的大峡谷地区气候类型。区域内,气候类型多样丰富, 主要由 5 个垂直气候带组成(低山热带北缘湿润气候带、山地亚热带气候带、亚高山温带湿润气候带、高山亚寒带湿润气候带和高山寒带冰雪气候带)。 从生态系统水平来看,大峡谷地区分布有从热带到寒带的几乎所有生态系统类型,包括低山半常绿季风雨林、中山常绿 / 半常绿阔 叶林、亚高山常绿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冰缘等 5 个垂直顶极生态系统类型,成为从北热带到北极地带性生态系统类型水平分布的缩影。


2.1.3  旅游开发现状


雅鲁藏布大峡谷尚处于旅游开发的起步阶段,景区还未进入开发状态,区域旅游设施基本空缺,尚未配套。接待条件较差,接待能力有限。


2.2 建设条件分析


景区入口排龙乡紧邻 318 国道

(西通林芝,可至拉萨,东达波密、昌都、成都,为川藏路藏南至藏北的沟通要道)。距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约 140km。形成了与大峡谷景区,鲁朗景区、八一镇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可为全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区,可以与周边区域进行整合,开发一系列旅游产品和线路,作为游客旅游过程中的旅游地,进行游客分流。


3 线路规划定位与构思



将本区建设成最具吸引力的峡谷探险以及藏东南牧民风俗体验生态旅游区。以峡谷探险、户外徒步、自然科考为核心主题。


规划区域依托资源优势,注重“探险体验”“天然氧吧”“民俗体验”,满足“探险、科考、体验、休闲”的旅游需求。力争打造成具有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的世界峡谷探险深度游旅游区。



4 规划目标



线路开发以高端市场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生态第一的原则,结合企业“边开发、边经营、边建设”的经营思路,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和高质量的服务,采取“一票式”服务模式,每位游客由景区安排一位向导,游客徒步游完整条线路按 4 天计算,门票价格为 6000 元 / 人,景区每年开放 10 个月。



5 空间总体布局



依据《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的近期规划原则,《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结合区 域地形地貌,将规划区的空间布局确定为“一心、三点、一拐弯”(图 3、图 4) 。


“一心”即游客中心;“三点”为一号营地(通灯)、二号营地(岩旁)、三号营地(玉梅);“一拐弯”即扎曲营地(大拐弯),是徒步线路的终点。


图3 规划线路区位图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4 徒步线路空间布局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王忠斌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

赵佩燕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琼 达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


本文节选自

《雅鲁藏布大峡谷大拐弯国际徒步旅游线路规划设计》

全文发表在《旅游规划与设计》第21期《生态旅游》。






(未完待续)



【征稿信息】回复 “3” 查看详情。

编辑部电话: 010-59393229

编辑部邮箱: [email protected]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盘古大观写字楼3109室。

【购书指南】①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②网上商城购买:当当、京东、卓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猫商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网站、中国建筑出版在线等;③从微店购买(大地风景官方微店或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微店,可扫下方二维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