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启动之际,广东、江苏、山东、山西、甘肃、内蒙古、湖南等省份相继发布了本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其中不乏超百亿投入的大手笔之作。
日前,浙江省也发布了最新的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对浙江省未来五年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也提出了非常详细的发展目标,包括到2020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的高校由4所达到10所,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进入全国名次由全国第9进不到第6,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由34个大幅增加到50个,进入全国前10%的一级学科由25个增加到40个等,下面来看看浙江省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主要预期指标:
浙江省“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
主要预期指标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将分别实施
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
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等分别支持浙江省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体如下:
-
一流大学
: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
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
:实施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第一批重点建设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早日启动第二批重点高校建设。
到2020年,力争全省高等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6位,10所左右本科高校在全国同类型高校中处于前列。
-
一流学科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新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包括扶持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
争取着眼5年建成100个左右A类一流学科,同时着眼10—15年建设230个左右B类一流学科。
到2020年,有40个左右学科进入全国前10%、100个左右学科进入全国前30%,争取省属高校ESI前1‰取得突破,一批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若干学科名列全国前3位。
目前,国家双一流的实施细则和高校入选名单尚未正式出炉,全国大多数省份都提出规模宏大的双一流规划,通过巨额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等大力支持本省高校,不少省份都明确提出各省重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进入全国百强高校,入选ESI学科数等发展目标。下面一起来看看:
广东:3年安排50亿元用于高水平大学建设
目标:
“十三五”时期进入国内一流高校前列,进而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资金投入:
2015年-2017年,广东省将专门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为重点建设高校。
江苏:
15所以上高校进入全国百强,10所进入前50!
目标:
到2020年,全省15所以上高校进入全国百强,其中10所左右高校进入前50名;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家层面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到2030年,江苏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等教育强省,支持2所左右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资金投入
:对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省财政自2017年起统筹新增教育经费加大投入,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每年每校给予1亿元左右资金支持。
北京:投入近百亿实施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目标:
与其他省份不同的是, 北京大手笔实施高精尖创新中心。首批有1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获得认定,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第二批包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等6个。
资金投入
:
每个建设周期为5年,每年每中心给予5000万至1亿元的经费投入。其中,人文社科类中心每年5000万元,自然科学类中心每年1亿元经费。目前已认定19个,未来的北京市在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投入将接近100亿,堪称超大手笔。
上海:投入36亿元打造
高峰高原重点学科
建设
目标:
到2020年,力争使上海高等学校学科整体实力达到一个新水平,2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资金投入:
上海市正式开始实施高峰高原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第一阶段为期三年,投入36亿元。
河南:10年投入31亿元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目标:
到2024年,全省5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行列;10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内前列,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进入前1%,或在权威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十名或前5%。
资金投入
:2015年~2017年安排10亿元;2018年~2024年每年安排3亿元;总计31亿元。
贵州:5年投入5亿元冲刺双一流
目标
:推进区域内大学和学科“双一流”建设
资金投入
:“双一流”建设将分为2个周期,一期为2016年至2020年,二期为2021年至2025年。其中,一期将按照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标准投入建设扶持资金。
河北:每年支持5个亿,连续五年
目标:
到2020年,3所左右大学达到或接近国家一流大学水平
资金投入:
从2016年起,“十三五”期间每年增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专项资金5亿元给予支持,连续五年。
湖北:每年投入10-20亿支持高校学科建设
目标:
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群
资金投入:
每年计划投入10-20亿元,不分省属部属高校,全面开展学科群建设。
湖南:力争2050年4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
目标:
2020年努力使40个左右的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5个左右的学科进入全国前10%;50个左右的应用特色学科进入全国应用学院同类学科的前列;50个高职特色专业群进入全国高职学院同类专业群的前列。
在此基础上,争取3所大学进入国家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特色大学行列;5所大学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或国内特色大学行列;5所学院进入国内一流应用学院行列;5所高职学院进入国内一流高职学院行列。2030年和2050年的目标是引导性的目标,排名稳步推进、数据不断提升。
资金投入:
进一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实施“双一流”人才计划、创新团队计划、学科(专业群)建设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科学研究计划和产学研平台计划等六大计划。
安徽:投入超70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