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资环治志
阅读,研究,分享——能源环境经济与安全研究文献。【投稿:[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硅谷王川  ·  “环保”和“气候改变”早已成了一些人通过 ... ·  17 小时前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演讲者把发言稿“藏”在眼镜里 ·  22 小时前  
人生资本论  ·  这次真要涨工资了!国家明确大力支持增加收入 ·  2 天前  
人生资本论  ·  中国下定决心,我们迎来历史上第三次对外开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资环治志

【双碳目标】全球视角下的碳转型风险定价研究

资环治志  · 公众号  ·  · 2024-10-20 00:1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研究了全球范围内碳转型风险对企业股票价格的影响,分析了77个国家的上市公司在碳排放水平、增长率和国家特征等方面的数据。研究发现碳转型风险溢价的存在,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可再生能源比例、法治和政治制度、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等。文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协调各国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投资、建立统一的气候信息披露标准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气候变化对企业战略、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碳转型风险成为企业和投资者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旨在评估投资者对碳转型风险的重视程度,以及这一风险对企业股票价格的影响。

关键观点2: 研究方法与数据

文章使用全球77个国家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2005年至2018年期间碳排放水平、增长率和国家特征对股票回报的综合影响。

关键观点3: 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碳转型风险溢价的存在,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可再生能源比例、法治和政治制度、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等。此外,还发现范围1排放水平相关的风险溢价并不显著,但在巴黎会议之后,与范围3排放水平相关的溢价显著增加。

关键观点4: 研究结论与建议

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推动全球碳定价机制、鼓励可再生能源投资、建立统一的气候信息披露标准、加强国际合作等。

关键观点5: 研究展望

文章提出了未来研究可以从增加样本、细化衡量碳转型风险的指标、研究影响碳转型风险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改进。


正文

文献来源

原文题目: Global Pricing of Carbon-Transition Risk

原文作者: Patrick Bolton, Marcin Kacperczyk

第一作者单位: Columbia University; Imperial College; CEPR

通讯作者单位: Imperial College and CEPR

原载期刊 The Journal of Finance

发表时间 2023 6

关键词 碳转型风险 企业经营 气候政策 资产定价

观点摘要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对气候变化的担忧加剧,企业需要加速由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意味着传统化石燃料生产和消费的企业面临碳转型风险。碳转型风险反映了企业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对投资者而言,碳转型风险则体现了投资者对企业清洁能源转型进程中信心的不断变化。碳转型风险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气候政策的变化、声誉风险、市场偏好的转变以及技术创新等。基于此,文章旨在通过分析面临碳转型风险的企业股票价格和驱动因素,来评估投资者对碳转型风险的重视程度。本文以全球 77 个国家为 样板 ,研究了 2005 年至 2018 年期间,在碳排放水平、增长率和多种国家特征存在的情况下,这些变量对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的综合影响。

研究发现:( 1 )碳排放量高的企业股票收益率更高,这种现象被称作碳转型风险溢价;( 2 )可再生能源比例较高的国家,企业碳转型风险溢价较低,而对能源部门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企业碳转型风险溢价较高;( 3 )拥有更强法治和更民主政治制度的国家,碳转型风险溢价较低;在不平等更严重的国家,碳转型风险溢价较高;( 4 )相对于国际政策,国内政策对碳转型风险溢价的影响更加显著,这表明尽管国际协议承诺很重要,但只有当国际政策被落实为国家层面的政策时才会影响投资者行为;( 5 )与范围 1 排放水平相关的风险溢价并不显著,但在巴黎会议之后,正溢价明显更大,与范围 3 排放水平相关的溢价也显著增加,这是由于 COP21 后投资者转变了他们对长期转型风险的认识和评估。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建议:( 1 )协调各国政策是实施全球碳税的关键,碳税作为一种有效的减排手段,政策制定者应积极推动全球碳定价机制,以降低碳排放并促进清洁能源转型;( 2 )政策制定者可以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可再生能源,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 )建立统一的气候信息披露标准,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4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制定并执行具有约束力的气候协议,以确保各国履行减排承诺;( 5 )建立气候风险评估机制,评估气候风险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研究展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