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成都市场监管
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全面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知识,紧贴生活的消费维权案例,全新的市场监管工作动态;在这里,我们将全心全意为您服务,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成都市场监管

一觉醒来眼角膜被烫伤!这个东西怎么把眼睛“毁了”?

成都市场监管  · 公众号  ·  · 2025-03-03 17:1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如今
很多消费者因长期使用电子产品
而发生“数字眼疲劳”
因此
那些宣称能够缓解眼疲劳的蒸汽眼罩
受到大家的喜爱

但你知道吗?

蒸汽眼罩使用不当

也会引发健康问题

今天,就和督督熊一起

来了解下吧

👇

戴蒸汽眼罩睡着了没摘,早上起来眼球疼,右眼感觉几近弱视。” 近日,上海的网友小佳(化名)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诉说着自己因蒸汽眼罩使用不当,导致视力倒退的经历。

小佳介绍,使用某品牌蒸汽眼罩,戴着睡了一晚后,感觉眼睛十分难受,到医院检查发现, 原本左眼1.5、右眼1.2的视力,变成了1.0和0.6, “医生说可能是眼角膜上皮烫伤,现在两只眼睛视力有点差距,看东西对焦都感觉有点困难。还好不是永久性损伤,医生说滴眼药水后可以恢复”。


据了解

市面上售卖的蒸汽眼罩主要由 无纺布 发热体 构成。 其发热原理是中间由碳粉和铁粉组成的自发热层,接触到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蒸汽眼罩里还有一层棉柔层,本身含有水分,当发热层开始释放热量时,棉柔层的水分被加热,水分就释放出来了,形成40℃左右的水蒸气。

近年来,蒸汽眼罩备受人们喜爱,不少人用它来缓解眼睛干涩、眼疲劳,大部分产品的发热平均温度为 40℃—43℃ 之间,但也有产品标注, 发热时的最高温度会接近58℃。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温度也不是很高呀

为什么戴了一晚上蒸汽眼罩

会被烫伤?

医生表示, 虽然蒸汽眼罩本身的温度并不高,但如果佩戴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眼表烫伤。

热敷的关键在于控制温度和时间,她建议, 使用蒸汽眼罩的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20分钟。

有部分网友提出,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对眼部进行热敷。对此,医生指出, 单纯的高度近视患者是可以热敷的, 适当的热敷可以帮助缓解眼疲劳,但对于 存在青光眼、视网膜问题或其他严重眼部疾病的高度近视患者, 使用蒸汽眼罩热敷可能会 加剧眼部症状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长时间佩戴蒸汽眼罩会导致视力下降吗?

医生表示, 长时间佩戴蒸汽眼罩有可能导致视力下降。 “角膜是眼球最外层的透明组织,一旦烫伤,光线通过时会受到阻碍,导致视物不清。不过, 角膜的表皮具有再生能力,如果烫伤后及时使用修复类眼药水或凝胶,视力通常可以恢复。”

医生提醒,如果发现视力下降,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购买眼药水,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01

眼睛周围化了妆

化妆品的沉积物容易造成眼部感染。

02

佩戴了隐形眼镜或美瞳

佩戴隐形眼镜以及美瞳,本来就容易引起炎症,诱发角膜炎、结膜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热敷,睑板腺中流出的液体会污染眼睑,引发眼部感染。

03

眼部有急性或亚急性炎症

04

眼周皮肤感染

眼周皮肤有螨虫感染或者有睑缘皮肤的痤疮、眼皮肤感染的人,使用蒸汽眼罩后会加重局部炎症。


眼罩、护眼仪、按摩仪......

目前,市场上的“护眼神器”

让人眼花缭乱

其实,真正的“护眼神器”

是正确用眼的习惯

↓↓↓

01


打开灯

看手机、平板、电脑时最好打开灯。关灯后,人眼的瞳孔会在昏暗中散开,注视手机屏幕的光亮时会受到更多刺激,不仅会增加视疲劳,还有可能诱发青光眼。

02


多眨眼

长时间盯着屏幕看,大家经常会因为过于专注而忘记眨眼。长时间不眨眼,角膜表面泪液蒸发,容易引起眼睛干涩。如果不矫正眨眼习惯,还可能诱发干眼症等问题。要想减少眼部不适,要保证每分钟至少眨眼15次以上。

03


记住“20:20:20”原则

记住:每工作20分钟,抬起头往20步(大约6米远)以外的地方看20秒,可以有效缓解用眼疲劳。

04


保持正确的使用姿势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看书写字时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这样的姿势对眼睛是非常友好的。到了工作的年龄,也要保证坐姿端正。电脑屏幕距离眼睛至少要有一臂距离,并且保证屏幕略低于视线。

05


摘下隐形眼镜,给眼睛透透气

需要长时间用眼的情况下,建议大家使用框架眼镜。

06


遵医嘱使用合适的眼药水

眼药水毕竟是药水,无论是什么功能,都不建议大家自己买来随意使用。如果觉得眼睛不舒服,应及时就诊,根据医嘱使用对症药品,避免延误病情。

来源丨央视网、健康广东

采编丨代

校对丨婷

责编丨林

转载请注明以上出处

昨日精彩


不要下载!不要下载!不要下载!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