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读城事
和城市有关的数据运用与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数读城事

西藏666!自治区6市(地区)66县(市、区)规划均已批复!看看各市区县城市性质!

数读城事  · 公众号  ·  · 2024-07-10 09:00

正文

前言:

4月 25日, 国务院关于《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 2021—2035年)》的批复发布;

5月30日,西藏 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6月18日,日喀则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阿里地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并发布;

7月4日,上文提到的已批复的6个市(地区)的66个县(市、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并发布。


本文的统计excel与数据库已分享在知识星球,欢迎获取。

1

Part.1

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总体定位
安全稳定的神圣国土
绿色美丽的生态文明高地
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三区三线
西藏自治区划定42.13万公顷(632.04万亩)的耕地保护面积和32.49万公顷(487.34万亩)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西藏自治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60.75万平方千米,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自治区内统筹平衡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西藏自治区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2020年现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以“三屏”为基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根据生态要素构成和自然资源禀赋特征,明确三大生态安全屏障,落实保护和修复要求。以阿里和那曲为重点,加强藏西北羌塘高原生态屏障保护,扩大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生存空间,加强退化高寒草原草甸修复;以昌都、林芝为重点,加强藏东横断山生态屏障保护,完善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护;以阿里、日喀则、山南、林芝为重点,加强喜马拉雅山生态屏障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山体生态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保护。
以“四区”为平台统筹开发保护策略。 腹心地区包括拉萨全域,日喀则、山南、林芝部分区域,以及那曲的色尼区。严格保护优质耕地,推动拉萨山南经济一体化发展,实施造林绿化工程,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引导创新产业等向城镇集聚;藏东地区包括昌都全域、那曲中部和东部区域,保护河谷耕地,保护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突出城市、重点县城的带动作用,促进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藏西北地区包括那曲西部、阿里东部区域,加强高原草甸保护,发展生态产业;边境地区包括阿里、日喀则、山南、林芝的边境区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突出服务、旅游、商贸、开放功能,推动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产业、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以“一核多点”为重点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以拉萨为中心、山南为支点,培育拉萨-山南核心城镇群,引导各项资源要素向核心城镇群集中,带动腹心地区发展。重点保障发挥联通作用的铁路、高等级公路、国省道等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需求,统筹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沿路沿线预留点状发展空间,保障交通带沿线支点县城和小城镇的均衡发展。

2

Part.2

6个市(地区)的城市性质

目前,除了拉萨市需要国务院批复外,所有其他6个城市(地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

西藏自治区已批复的6个市|数读城事制图

西藏自治区已批复的6个市(地区)的城市性质|数读城事制表

阿里地区

国家安全西部战略要地、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核心保护区、国家重要的铜锂资源储备基地、藏西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象雄文化核心保护与展示地

昌都市

西藏自治区副中心城市、重要交通枢纽、清洁能源基地、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川滇青的重要节点城市

林芝市

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西藏清洁能源基地、西藏改革开放先行区、高原新兴产业基地

那曲市

国家安全稳定支撑保障区、极地高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区、和谐美丽幸福家园模范区

日喀则市

新时代西藏自治区的区域副中心城市、面向南亚开放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山南市

国家安全屏障中心区、藏中南经济核心区、世界旅游目的地特色区、生态文明高地示范带动区

3

Part.3

66个县(市、区)的城市性质

除拉萨市下辖的区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尚未批复外,其余6市(地区)的66个县(市、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批复。

西藏自治区已批复的66个县(市、区)|数读城事制图

西藏自治区已批复的66个县(市、区)的城市性质|数读城事制表

阿里地区7个县

噶尔县:阿里地区中心、西南边境地区重要节点城市;

普兰县:藏西南重要守土固边重镇、阿里地区副中心城市;

札达县:边境安全示范县、历史文化名镇;

日土县:羌塘高原生态安全核心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藏西北的重要门户城市;革吉县:阿里地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示范县、G317高原生态特色旅游服务节点城市:

改则县:藏北羌塘高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绿色矿业和清洁能源发;

措勤县:阿里地区紫绒山羊养殖示范区、大型风光氢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

昌都市11个县(区)

卡若区:西藏副中心城市的核心载体、茶马古道和香格里拉文化核心区;

江达县:西藏红色旅游形象门户、藏东生态文明高地;

贡觉县:川藏铁路的桥头堡、长江上游重点生态功能区;

察雅县:藏东商贸服务中心、藏东廊道旅游及康巴文化体验胜地;

芒康县:昌都市副中心城市、昌都市清洁能源和绿色工业基地;

左贡县:茶马古道文化核心体验地和旅游服务目的地、藏东清洁能源基地;

八宿县:昌都市重要旅游服务基地、藏东清洁能源基地;

洛隆县:藏东特色农产品基地、茶马古道文化核心体验地;

边坝县:原生态旅游目的地、藏东粮仓接续基地;

丁青县:昌都市副中心城市、昌都市西北部物贸流通中心;

类乌齐县:文旅康养示范县、昌都市城市“后花园”。

林芝市7个县(区、市)

巴宜区:林芝改革开放先行区的排头兵、林芝市生态旅游集散地城市;

米林市:国家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固边兴边战略保障区;

波密县:川滇藏交通廊道重要枢纽、冰川桃花生态人文旅游目的地城市;

察隅县:国土及生态安全双屏障、滇藏门户及沿边战略节点城市;

工布江达县:藏东南高原生态保护和利用示范区、高原特色农旅融合发展区;

朗县:藏东南清洁能源产业服务基地、雪域农牧业高质量示范基地;

墨脱县:清洁能源服务基地、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那曲市11个县(区)

色尼区:西藏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基地、西藏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嘉黎县:那曲市农牧业引领区和清洁能源示范区、川藏中线旅游城市;

比如县:藏北高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县、苏毗·娜秀文化旅游目的地;

聂荣县:水源涵养功能稳固区、绿色能源示范发展生态精品城市;

安多县:全国高海拔生态文明示范县、那曲市副中心城市;

申扎县:藏北高原湖盆湿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纳仓部落文化特色智慧精品城市;

索县:区域绿色能源发展基地、那曲市副中心城市;

班戈县: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区、那曲市副中心城市;

巴青县:“那昌”走廊文化旅游服务支点城市、那曲市东部生态牧场;

尼玛县:羌塘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先行区、那曲市西部牧业产业集群引领区;

双湖县:羌塘高原生态高地、羌塘科学勘察服务基地。

日喀则市18个县(区)

桑珠孜区:西藏副中心城市主要承载区、面向南亚开放的枢纽城市;

江孜县:西藏重要的农产品示范区、日喀则市副中心城市、红河谷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白朗县:雅江中上游重要支点城市、年楚河流域重要的高原农业生产基地;

亚东县:西藏军民融合强边发展创新示范区、西南边境生态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城市;

聂拉木县:面向南亚开放合作的战略通道、雪域高原边贸明珠城市;

拉孜县:面向南亚开放合作中转站、“珠峰前站”特色农文旅示范县;

昂仁县:日喀则生态农牧业特色城市、高原特色旅游城市;

定日县:珠峰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南木林县:西藏生态农牧业特色城市、湘巴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城市;

萨迦县:西藏新型能源建材生产基地、现代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城市;

谢通门县:西藏绿色矿山转型发展示范区、日喀则市温泉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定结县:珠峰生态与国家安全屏障城市、西南边境夏尔巴文化风情旅游城市;

仁布县:日喀则市重要交通转运城市、日喀则市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城市;

萨嘎县:日喀则市西部交通枢纽、国家安全边防重要城市;

康马县:西藏重要的强边固边、生态文明示范、农牧产业集聚城市;

吉隆县:面向南亚开放全方位合作的重要枢纽、示范平台和样板区、日喀则市重要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仲巴县:面向南亚开发开放前沿区、藏西南矿产资源保障核心区、高原优质特色畜牧产业基地;

岗巴县:岗巴羊核心产区、高原特色民宿风情旅游城市。

山南市12个县(区、市)

乃东区:中华藏源文化核心旅游区、藏中南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示范区;

扎囊县:拉萨—山南一体化发展核心支点、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县、山南市文化旅游重要节点城市;

贡嘎县:西藏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山南市副中心城市;

桑日县:雅江中游清洁能源示范区核心基地、山南市副中心城市;

琼结县:山南市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文化旅游核心城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