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优秀,活该嫁不出去”
爸爸一句话惹怒朋友圈
文|老驴 图片来源| 网络
前几天,一个小视频刷爆了朋友圈
视频里,广州的一位大叔逛相亲角,为25岁的女儿寻对象。他说:女儿挑对象,有钱的不要,官二代不要,只要潜力股。最后又说:学历高真的太难嫁了,供女儿读书读的学历太高,也害了她。
网友们都纷纷坐不住了:
“这明明是学历高,受得教育多了,接触的人也多了,然后眼光变得更高,不愿将就啊”。
“不让她读书才是真正害了她”。
现代人总是在津津乐道“学的好不如嫁的好”,早早嫁人就像了了父母的一桩心事,毕竟在很多父母的观念里,女子无论读多少书,也是要嫁人相夫教子的,早嫁比晚嫁好,学历高反而成了绊脚石。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英国的BBC曾经拍摄过这样一部纪录片,名叫《人生七年》,花费49年跟拍了14个孩子,从7岁到56岁的人生轨迹。
片中那几个富裕人家的孩子,因为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7岁便早早为自己的人生做好了规划,长大之后也按照规划的轨迹考上了牛津大学,并成为了社会精英。
这几个孩子,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们成长的轨迹以及结果,即便是有所偏差也都在情理之中,毕竟他们的起点就已经是很多普通人梦寐以求的终点。
除了这些孩子,剩下的那些孩子,对于人生梦想并没有什么概念,就像我们的大多数一样,只要每天天真快乐地活着,不挨骂不挨打便满足了。
这些孩子长大后,有的成了泥瓦工,有的成了出租车司机,有的成了大学管理员,有的成了商场售货员。
但在这群孩子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Nick的小男孩,他来自偏远贫困的乡村,却十分热爱读书。
21岁时,他顺利考上了牛津大学物理系;28岁,移民美国做核电研究,还成为了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教授,成为了社会精英,娶到了相貌气质俱佳的妻子,走向人生巅峰。
正是因为读书,Nick克服了自身条件的局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人生。
记得之前有过这样一个新闻:19岁的小赵没考上本科,而她父亲认为专科无用,便让她与自己一起摆地摊买韭菜盒子。
小赵的父亲说:“那些本科生和研究生出来都难找工作,4年的学费就花了十几万不说,还耽误时间。”
可是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难道就值这十几万吗?
并不是!
龙应台在写给孩子的信中说过:
“孩子,我要求你学习用功,不是因为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来说,读书的意义在于:
因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通过读书更好地提升自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生,有时候真的天壤之别。
总是有人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个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呢?
杨澜给出了一个最好的回答:
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就像前几天火爆热搜的那个视频里,那位妈妈教育9岁女儿说的一样。
女孩子长的好看没有用,一定要多读书。美貌是可以复制的,但是你的修养是复制不来的。
读书得来的修养和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的一生。
你会因为读书认识更多志趣相投的人,因为读书变得更加优秀,拥有更多的面对生活的权利。
因为只有优秀了,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权。
优秀的女人从不恨嫁,既可以选择嫁或者不嫁,又可以选择嫁给谁或者不嫁给谁。她们从不会因为害怕剩下而去选择一段将就的婚姻,反而会静下心来,好好经营自己,因为她们心中早有所打算,只需静静等待属于她的爱情。
因为只有优秀了,在感情里才会有主动权。
当一个女人优秀时,她会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靠着自己的本事过上想要的生活,这样才能在婚姻中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受了委屈无需忍气吞声,在生活中保持人格和精神上的自由。
也正因这样,你才更有机会遇见生命中那个对的人,即便是遇人不淑,也可以潇洒转身。
也只有优秀了,才会过上理想的生活。
一个女人最有魅力的模样就是:有着过硬的本事,足以支撑得起自己想要的生活。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受得住也买得起那些“奢侈”。
归根结底,想要变优秀,就要多读书。
读书的女人,拥有更开阔的眼界,也活得更通透,也活得更自由,甚至比普通女人更有抗压力。
有人说,读书有千种活法,不读书只有一种活法。
读书的女人,更有资本去追求想要的人生,不会因为烦心事而被纠缠,不会因为遇到瓶颈而低落,更不会因为苦难而失了分寸。
即便是平凡的人生,她们也游刃有余地将生活过的风生水起。
说起爱读书的女人,不得不提董卿。
在2016年的《中国诗词大会》里,中外诗词皆信手拈来,学识之渊博让人惊讶。以及2017年的《朗读者》里,无台本便出口成章,更是让人深深折服。
这也让董卿再次火了,成为了真正屹立不倒的“央视一姐”。
想问:董卿,到底赢在哪里?
她赢在了气质,一个女人的气质,都藏在她读过的书里。
读书,会让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沉着冷静,也更有自信。在2007年一个元旦特别节目里,现场时间突然出现了两分钟的空档,董卿临危不乱,大方自如地自由发挥,在紧急中控制住了节奏,自信的台风,从容的态度,流畅的语言表达,这一次的完美控场成为了主持人必修的经典案例。
有自信的女人,总是有一种强大气场和气质,让别人不由自主地仰视和尊重。
她赢在了心境,面对挫折,更加从容不迫。
董卿工作不久,便碰上了电视台改组,新成立的上海卫视收视持续低迷,人心涣散,她的事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于是那段时间,董卿就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思考自己以后的人生方向,因此做了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生的决定,也是这个决定为她日后的事业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她赢在了眼界,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拥有一个更大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