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4日,纽约,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
演讲人,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在座的各位,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是
如果你想要自由,必须先以国家为荣
如果你想要民主,必须先要巩固主权
如果你想要和平,必须先爱你的国家
睿智的领袖总是以本国人民为重
伟大的领袖总是以本国利益为先
我们的未来,不是全球主义者的未来
我们的未来,是爱国者的未来
去年9月底的联合国大会,特朗普以“爱国”为入口,倡导美国反全球化就是“爱美国”,大力抨击过去几十年来主导世界主流文明的全球化趋势
再次印证了特朗普,及其领导下的美国,将在“反全球化”这条路上,一路走到底了
但对于我们这一代,成长于“改开春风”下的人来说,全球化就和呼吸一样重要和自然
大家看到了全球化对国家带来的巨大冲击,整个社会都享受到了全球化的红利
和80年代那穷苦乏味的生活相比,现在要好太多了
所以曾经我们也想当然的认为,全球化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可能结束,怎么可能还会有人厌恶全球化呢?
但是我们忽略了幸存者偏差
无论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还是大陆彼端的英国,都有那么一群人,而且这群人的数量与日俱增
他们僵硬刻板,他们生活困苦,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糟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旧时代的余党,在新时代的车轮下被碾的粉碎
他们干了大半辈子的工厂倒闭、工作流失,收入和各项福利大幅缩水
但这些都不是他们失去的最重要的东西
他们失去的最重要的东西,叫做
“话语权”
旧时代的余党,被抛弃在核心城市之外,苟延残喘的活着,没人替他们发声
他们手里有选票,但没有一个能站出来为他们登高一呼的政客,缺少一位“反全球化的勇士”
因为当时所有的政客,以及绝大多数政党,都受益于全球化红利
全球化不仅让资本家赚的盆满钵满,同时也让国家整体经济看起来昂扬向上
资本家资助各政党和政客,拿着资本家好处的政党和政客,又怎么可能去为那群已被时代无情淘汰的“旧时代余党”发声呢?
但在绚烂阳光的照耀下,我们的湖面还是如镜美丽,殊不知你只要扔一颗石子下去,那湖底愤怒的,受够了的鱼儿,便会戳破这平静的假象
戳破的人来了,一号人物,英国首相,唐纳德·卡梅伦
高高在上的政治精英,全球化坚定拥护者
2015年英国大选时,卡梅伦做出政治承诺,只要他当选,就开启脱欧公投
这个政治承诺,是为了吸引脱欧派选民的
卡梅伦在2016年之前都深信,我们大英帝国的子民,我们依靠全球殖民,辉煌了百年的盛世人民,怎么可能反全球化
英国只会越来越拥抱全球化,在全球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他敢给人民公投脱欧,原因只有一个
就是他坚信,英国人不会那么愚蠢的脱欧
卡梅伦是住在湖畔别墅的人,天天早上他都从别墅走出来,看看这如镜的美湖,啜一口咖啡,深吸一口美好而一片光明的空气
他完全没意识到,在湖底挣扎的人们,规模已如此庞大,又是如此愤怒
他没看到,但有人看到了
包括现任英国首相约翰逊和当时“脱欧党”在内的一票政治人物,在通过剑桥公司的大数据整合后发现
愤怒的反全球化人民,比我们所设想的最大数量还要多得多
于是脱欧党他们开始通过社群网络和实地走访那些破旧社区,去拉拢这群人
从80年代全球化大潮开始,这群人就逐渐被边缘化,被遗忘
他们的工厂倒闭,失去工作,生活越来越糟
也没有政客再去关心他们
直到2016脱欧公投,一群有心的政客找到了他们,让他们去投票支持脱欧
2016年6月,投票结束
脱欧派以2%的极小差距,获胜
举世哗然
投票前全世界都不认为英国真的会脱欧(和美国大选前,全世界都不认为特朗普会当选如出一辙)
脱欧公投成功后,卡梅伦立刻宣布承担所有责任,辞去了首相大位
在总统官邸做完了辞职演讲,他潇洒的回头,哼起了小调
你很难想象一个刚失去领袖大位的人,会轻松的哼起小调
当然那不是轻松,而是嘲弄
言下之意就是,呵,没想到英国傻逼那么多,比我想得多啊
傻逼们,你们去闹吧,爷走了
当时,人们还没意识到我们像呼吸一样习惯了的全球化进程,居然还会开倒车
即便在脱欧公投成功后,大家还是认为那只是一种巧合,一种无耻的,利用大数据和社群网络的民粹主义煽动
直到英国公投结束后的5个月,美国大选上演时,我们才恍然大悟
这何止是要开倒车,这简直是一场旧帝国的复辟
2016年的美国大选,有两位反全球化的尖子人物
一位是大家都知道的特朗普,而另一位也是你曾听过的桑德斯
(不幸的是,这两位2020年美国大选,将继续上台表演)
2016年9月15日的纽约经济俱乐部演讲上,特朗普更为明确的阐述了自己的“远见”
他说:
只要我上台,美国的工作就不会再流往国外,反而会源源不断地回到美国,我是说真的
只要我上台,美国破败的学校会重新生机盎然,老旧的道路桥梁,和大多数基础设施,都会焕然一新
只要我上台,美国被人遗忘的低收入社区会获得更多工作机会和收入福利
但在此之前,美国必须先做一件最重要的事
那就是美国,必须完全抛弃全球主义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参加2016年民主党初选的桑德斯,和特朗普讲了如出一辙的话
桑德斯在竞选演讲时说:
从2001年开始到今天,美国消失了16000家工厂,大量的工作机会因全球化消失
而从2001-2011年,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至少减少了600万个
(桑德斯这讲话也别有意味,2001年,正好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正式拥抱全球化之年)
2016年桑德斯的竞选基调是批判全球化,他认为全球化掏空了美国中产阶级,尤其是曾经的大批蓝领工人
桑德斯也要反全球化,不同的是桑德斯希望用社会主义改造美国
但在2016年希拉里是力挺全球化秩序的,她坚定全球化政见占据民主党主流
最终桑德斯在党内落败,民主党决定用希拉里的全球化,去打特朗普的反全球化
所以2016年美国大选其实也是一场美国对全球化的支持度投票
投票前大多数人都相信,美国人怎么可能那么蠢,选出特朗普这么个奇葩总统
一个71岁的老派旧时代人物
但最终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全球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反全球化战役,正式打响
这里要解释一句,不是美国大多数人民反对全球化,而是美国大多数州反对全球化
2016年大选,希拉里赢了300万票,至少说明有更多美国人反对特朗普的保护主义
但如果以美国各州为视角的话,那美国大多数的州,是反对全球化的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特朗普赢了美国的州,没赢美国人更多的选票
但美国是选举人制,选州不选人,所以他赢了
旧时代的复辟,来了
2020年,美国又要大选
今天的全球化形式,比2016年更恶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主要国家,饱受贸易战折磨
这里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美国绝不是全球化受害者,相反,美国其实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二战后联合国诞生,全球走向多边主义合作道路,国际货币基金会,世界银行,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组织的相继出现,缔造出一派国际大和解,共荣共存的友好气氛
80年代中国“改开”如火如荼,90年代苏联瓦解,世界最大的阻碍全球化铁幕终于崩塌
铁幕崩塌后,全球化所向披靡,横扫世界
1994年,全球125国在乌拉圭达成世纪性伟大协议,
世界贸易组织WTO
横空出世
从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这批人开始,创造了美国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荣景
其中尤以克林顿为盛,他签署了北美自贸协定,又成功说服美国国会,给与中国最惠国待遇
最后还在中国加入WTO时,出了把力
同时,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持续推出货币宽松政策,为美国和全球经济的高度资本化,源源不断输出弹药
美国企业靠着宽松的货币政策,大举借贷,四处投资设厂,乘着全球化资本大流动的东风,四处掠食,在世界各地的低成本国家大开工厂,吃的脑满肠肥,赚的盆满钵满
美国靠着全球化大赚特赚,可今天嘴巴一抹,屁股一转,跳到了反全球化的椅子上
一边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巨额财富,一边不管控自己国内的贫富差距,不知道将资本家血赚的资本分给人民,还反咬一口说全球化才是万恶之源
但事已至此你要美国再重回全球化之路已不可能,至少下个总统任期是不可能了
那面对一个确定的敌人(反全球化的美国),日子会不会更糟呢?
可以肯定的是,成长持续放缓的日子确实已经开始,这几年的风险也会比过去更大
但2020年,也将会是个“整合”与“分化”之年
此话怎讲?
“整合”的更整合,“分化”的更分化
以美国为首的反全球化势力,将继续给各国带来麻烦
中美贸易战没那么容易结束,美欧贸易战也随时可能开打
但另一边,需要全球化,或者说支持全球化的地区,将更严密的“整合”在一起
比如在经历了长时间冰冻期的中日关系,连带着中日韩自贸区,都会在美国大棒的驱赶下,相互拥抱的更紧密
尤其是向日本韩国这种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反全球化与他们根本的国家利益完全背道而驰
虽然日韩在2019年曾撕破脸,相互抵制和制裁,但2020年情况不会更糟
伴随着中国领导人时隔12年,再度以国宾身份访日,中日试图将
“政冷经热”
,打造成
“政暖经热”
中日关系的大幅改善,也必然影响日韩关系在2020年的改善
当寒冬来临时,若不抱团取暖,那就等着冻死
另外在东盟地区也是如此,虽然美国总在东盟给中国找麻烦,离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但东盟这几年的经济高速成长和全球化脱不了关系
即便在疫情期间,东盟一体化的大进程也一点没停,2月13号,东盟经济一体化高级别工作组会议召开(HLTF-EI)
这场会议为2020年东盟的经济总体规划定调,即东盟在工业革命4.0与全球化面临挑战期间的总体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