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作业公告
为改善土壤墒情,缓解旱情,根据天气预测意见,7月1日夜里到2日早晨具备一定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市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于07月02日00时至08时在
东海桃林镇
(34°30′48″、118°26′40″)和
赣榆抗日山
(118°50′54″、34°53′25″)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作业点半径10公里内的区域为作业安全影响范围。
在大家的认知里,只要朝天上打一枚火箭弹,晴空万里立刻就变成了瓢泼大雨,就像变戏法。实际上,根本没有“人工降雨”这回事,你所认为的“人工降雨”,正确说法是“人工增雨”。人工增雨,不能无中生有,只能以少变多,而且它必须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施。
人工增雨是指采用人为方法对空中可能下雨或者正在下雨的云层施加某种影响,以达到增加降水量的目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云已经降水或者近于降水的条件下,人工方法才能发挥作用,不是让大晴天变出一朵云来下雨。
云是由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只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云粒子太小,无法形成降水。而人工增雨的关键就是要想方设法帮助这些小的云粒子长大,形成降水。
一般来讲,实施人工增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云层厚度足够厚,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空间供云滴增长;二是云中有足够的水汽补充以及水汽的循环;三是有上升气流来帮忙,让云滴在上升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长大,从而形成雨滴。
人工增雨常用装备为飞机、火箭弹、高炮、烟炉等,目前我市气象部门常用的增雨方式是向云中发射增雨火箭弹,就像开头视频所展示的那样。
小皮卡驮着的就是增雨火箭了,正在向天空奋勇前进的就是增雨火箭弹,里面装的是碘化银。
增雨火箭弹发射高度通常在5~7公里范围内,火箭弹升空之后内装播撒器开始播撒催化剂,常用催化剂为碘化银,碘化银进入云层中,开始发生一系列可以增雨的物理变化。播撒完毕后,弹体分离,内置的降落伞会打开,有效降低下落速度,随后火箭弹残骸缓慢降至地面。饶是如此,人工增雨作业还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毕竟那增雨火箭弹是个硬家伙,分量可不轻,发射高度高,飞行距离长,所以增雨地点通常都会选在空旷无人的地方,以求将安全风险隐患降至最低。
人工增雨除了技术上的难题外,还有很多业务流程上的工作。一般来说,要实施一场增雨作业通常要经过几个过程:调查作业需求——等待天气时机——编制作业请示报告、作业方案及作业计划——申请作业空域——发布作业公告——实施增雨作业——作业信息上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人工增雨无法顺利实施。
所以,人工增雨,真的
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时机
,可不是任何时候想增就能增的。
来源:连云港天气、@连云港气象
总值班:胡柳君 宋杰
编辑:葛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