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福州市长乐区教育局日前发布
《2025年长乐区“好年华 聚福州”
引进优秀教育人才招聘公告》
其中,在住房政策待遇方面
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将给予
最高30万元生活津贴
+
60万元长乐区域内国企房源房票补贴
图为长乐区域某国企住房实景图
(以实际供应为准)
● 三所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
●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相应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
● 境外著名大学
(国际公认的三大世界大学最新排名〈ARWU、QS、THE〉位于前100名的境外大学〈符合其中之一即可)
硕士研究生
长乐区属公办学校事业编制教师不属于本次招聘对象,参聘教师不得报考参聘岗位。
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报考,需在选岗时提供经单位主管部门同意并加盖公章的《同意报考函》或《离职证明》。
引进后服务期为10年,前五年
给予
15万元
生活津贴
和
一次性给予
50万元
长乐区域内国企房源房票补贴
,服务期未满应按比例退还已发放的补助。
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类大学
29所知名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引进后服务期为10年,前五年
给予
10万元
生活津贴和一次性给予
15万元
长乐区域内国企房源房票补贴
,服务期未满应按比例退还已发放的补助。
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类大学
29所知名师范大学全日制优秀本科生:
引进后服务期为10年,前五年
给予
5万元
生活津贴
,服务期未满应按比例退还已发放的补助。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研究生
(本科、研究生阶段均在“双一流”建设高校相应建设学科)
引进后服务期为10年,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前五年
给予
30万元
生活津贴和一次性给予
60万元
长乐区域内国企房源房票补贴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前五年
给予
13万元
生活津贴和一次性给予
45万元
长乐区域内国企房源房票补贴
,服务期未满应按比例退还已发放的补助。
引进后服务期为10年,前10年
给予
10万元
生活津贴和一次性给予
10万元
长乐区域内国企房源房票补贴
,服务期未满应按比例退还已发放的补助。
提供长乐区域内国企租赁房源,每人每月给予1000元租赁房票,时间5年
。
注:因长乐区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尚在修订,本次聘用对象的引进待遇初步按照上述政策,最终以长乐区政府出台的正式政策待遇为准。
图为
长乐区域某国企
住房
实景图(以实际供应为准)
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共42所
)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附: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
外交学院:政治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
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
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
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