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宇先森、杜晓强
作者:鹿先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的北京时间14时28分04秒,汶川的那场地震突然席卷而来,近7万人遇难、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
据说,汶川地震所释放的破坏力,约等于二战时期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长崎那种原子弹252颗爆炸的总和。
▲ 汶川地震照片
曾经的家园毁于一旦,一切的美好瞬间化为乌有。
民族之痛,国家之殇!
灾难电影《2012》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坏力前,我们都是无力的。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天性中光辉灿烂的人性,是为了亲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
面对灾情,无数解放军官兵闻令而动,从全国各地奔赴灾难现场。他们舍生忘死,不畏艰难,始终冲锋在救灾第一线。
▲
进入灾区救援的铁军
我依然记得,那支有着“铁军”之称的陆军部队。
1.8万名官兵机动25个小时行程1200公里,平均昼夜机动距离达到了1152公里。他们脚穿帆布鞋,肩负小背包,背着铁铲,硬是靠着绳子和双手,将一块块如房屋般大的巨石移走。
▲
海军陆战队赶往灾区
我依然记得,那是一支携带着重装备的海军陆战队。
3000多人日夜兼程。他们跨越5省,历经43小时,机动1860公里的距离,比规定到达灾区的时间提前了整整4个小时。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特种兵建制摩托化千里机动,堪称打破了全军携重装备成建制部队摩托化行军最快记录。
▲
空降兵十五勇士
我依然记得,在海拔4999米的高空上。
无气象资料、无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他们“当时唯一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会有多大风险”。“空降兵十五勇士”从大校到下土,从48岁到22岁,为了人民,惊天一跳,用勇气打开了一条空中救援通道。
▲
武警部队参与救援
我依然记得,那时汶川道路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山体滑坡、余震频频。
武警部队日夜兼程,赶往灾区。其先头部队200人,21小时徒步强行军90公里,突入震中救援。他们是进入汶川的首支救援部队,是他们第一时间让受灾群众看到了生的希望。
站在历史的经纬度上,默然回首,汶川地震11年了,我们从未遗忘。今天,我们铭记汶川,就是铭记那些平凡的官兵在天崩地裂时的英雄无畏。或许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历史会永远铭记他们的身影!
其实何止汶川地震,从抗洪抢险到抗击冰雪,从控制非典到海外撤侨,从亚丁湾护航到边境地区排雷,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我们的人民子弟兵……
▲
98抗洪
▲
03非典
▲
08南方特大冰雪灾害
▲
中国式撤侨
▲
边境排雷
▲
响水爆炸
这就是中国军人,最可爱的人。
“当下的意义由经历编织,远处的希望任时光酝酿。”
回顾我军不断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不管时代和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军人为了人民舍生忘死、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不会变。
若灾难来临,中国军人永远都是您最坚强的后盾!
汶川地震十一周年祭,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奋进!
往期精彩,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