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反革命,从不会对未来心怀侥幸。”
——1819年3月,梅特涅致信俄皇亚历山大,希望后者重视意大利和华沙的革命火苗
在近期闭幕的金砖国家宣言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五个主要发展中强国,一致署名称,巴基斯坦境内的哈卡尼网络、虔诚军、穆罕默德军及巴基斯坦塔利班为恐怖组织。考虑到此前中国政府为了维护中巴关系,多次否决其他大国将“穆罕默德军”定义为恐怖组织的努力,此次不同寻常的外交举动立刻引发了各方的不同反响。
巴基斯坦发表声明表示抵制,其国防部长强调“巴基斯坦境内没有任何恐怖组织能自由行动”;而印度媒体认为此次声明代表了印度外交的一次胜利;中国国内则反响不一。
笔者并不清楚声明出台的具体过程,所以也难以对此做出评判。不过,中国默许将巴基斯坦境内的“虔诚军”、“穆罕默德军”定义为恐怖组织,实际上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中国开始意识到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主义有失控的迹象。
20世纪80年代,巴基斯坦通过扶植圣战组织反抗强大苏联入侵的成功战例,使得该国对这一策略充满信心。她试图复制这种胜利,巩固其在阿富汗的优势地位,并在克什米尔打败比巴国强大的印度。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的三军情报局(ISI)扶植了各式各样的伊斯兰激进组织,其中包括基地组织、塔利班、虔诚军、穆罕默德军等等。
不过,巴基斯坦政府的这一策略不但未能复制阿富汗反苏战争的成功,反而种下了巨大的潜在危机。
1、激进宗教政治组织的崛起
多年来,虔诚军、穆罕默德军等巴基斯坦激进宗教组织,通过对印度和西方的不断袭击,迅速敛聚了庞大的政治资源和声望。
与印度和西方的作战,使得这些激进组织顺理成章地成为巴基斯坦民众眼里爱国主义与虔诚伊斯兰信仰的象征,考虑到巴基斯坦国内伊斯兰政治原则的根深蒂固以及对印度和西方的切齿仇恨,这些圣战极大提升了激进组织的政治威望和号召力。
数据显示,巴基斯坦民众对ISIS怀有最高比例的认可度
与此同时,通过政府默许之下不断的圣战,巴基斯坦国内的激进组织攫取了大量财富和武装资源,跃升为拥有强大武装实力的政治组织。在过去20年里,高达20万学员受过虔诚军的培养和训练,且该组织和巴基斯坦陆军都从贫穷的旁遮普地区招募新兵,双方士兵多源于一个家族或者部落;而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自从被宣布为恐怖组织后,多年来与巴基斯坦军方作战不落下风;同样,“穆罕默德军”之所以迟迟不被认可为恐怖组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巴官方深恐其与政府反目成仇——政府并没有把握应付这一挑战。
虔诚军的圣战训练营,教官正在演示如何使用枪支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的激进宗教组织,其组织脉络深入乡村基层,在民间以虔诚和慈善示人,得到了相当部分普通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可,在很多地区具有不亚于政府的威望。在海德拉巴,虔诚军为民众在沙漠挖掘水井,无偿提供穷人亟需的食物和社会救助;在2005年的克什米尔地震和2008年的Ziarat地震中,当地的激进宗教组织,都以超过政府的效率迅速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帮助;虔诚军甚至建立了超过160所学校以及医院,给穷人廉价教育(宗教学校)和医疗服务。2008年,巴基斯坦政府迫于国际反恐压力禁止虔诚军,遭到了国内舆论的猛烈抨击。
Jamaat-ud-Dawa成员(虔诚军的政党组织) 在 Muzaffarabad地区为当地穷苦的难民分发食物——世俗国家总以为激进伊斯兰组织是以残暴慑服穆斯林民众,其实并非如此
Jamaat-ud-Dawa(虔诚军的政党组织)身穿迷彩、孔武有力的慈善机构人员,注意带有圣战意味的组织LOGO
所以,巴基斯坦国内的激进宗教政治组织,已经成长为一股实力雄厚的政治力量,具有攫取最高权力的政治潜能。
更令人忧虑的是,随着巴基斯坦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萎靡不振、主流政党和军方政治声望的日趋衰败,以及未来可能出现之伊斯兰圣战在阿富汗的胜利,巴基斯坦极有可能出现类似于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1949年中国共chan主义革命、1979年伊朗伊斯兰激进革命的风险,这将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构成重大隐患。
因时间有限,下次继续讲《巴基斯坦:一个令人忧虑的中国盟友(下)》:
2、陷入政治衰退的巴基斯坦政党和军方
3、西方的撤退与激进伊斯兰革命的风险
4、中国不可回避的地缘隐患
参考链接:
《
中国朋友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