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针灸匠张宝旬
介绍中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针灸匠张宝旬

今日小寒,要补肾养脾、祛寒通阳,试试这样做 | 节气养生

针灸匠张宝旬  · 公众号  ·  · 2025-01-05 07:05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中国传统节气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柴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唐·元稹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


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但由于「二九」、「三九」时段处于小寒节气之内,因此民间也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总体来说, 小寒时节如果寒冷一些,来年春季流行病爆发的几率也相对小一些。


2025年的小寒节气自1月5日10:32开始。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小寒养生




相较于能量产生巨变,对健康影响甚大的冬至而言,小寒算是相对平和的一个节气, 健康风险不高 ,但饮食起居上仍不能大意。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性凝滞」,「寒性收引」,最易伤人体阳气。


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都更容易发病。


加上 每年一月正值流感的季节性流行期 ,从疾控中心的监测提醒来看,主要传播病毒以甲流为主,因此我们更要注意日常防护和保暖防寒。





经络穴位保养





小寒期间适宜艾灸: 大椎穴 中脘、气海、太溪、三阴交 。大家可按 先上后下 的顺序进行艾灸。


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位,为 阳中之阳 ,阳气最盛,既可以治疗实热证也可以治疗虚热证,外感内伤的热症都可用它治疗,是一个清热的要穴。又可温通阳气,有解表祛风的作用,若外出着凉后可首先擦热或艾灸大椎穴驱寒暖身。


大椎穴取穴参考以下视频:


△刘亚利老师示范△


艾灸中脘穴,有助于肠动力增强,促进消化和吸收,提高脾胃功能;艾灸气海穴,可补中益气,涩精止带;艾灸太溪穴,可益肾助阳,强腰健膝;艾灸三阴交穴,可调肝补肾,健脾和胃。



中脘穴快速取穴法:上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中央向上5横指处即是。


气海穴快速取穴法:平躺,腹部正中线上,脐下二横指处即是。


三阴交快速取穴法:足太阴脾经,内踝尖上四横指处即是。


太溪穴快速取穴法:足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温馨提示


1、每个穴位悬灸约10分钟,艾灸时注意不要受凉。

2、 孕期请勿艾灸腹部及三阴交。





节气导引




陈抟老祖二十四节气导引法


主治 :祛除荣卫气郁不畅,进食即呕,胃脘疼痛、胀满,食欲减退、嗳气,水泄。



动作说明


预备式:盘坐于硬质平面,双手扶膝。脊柱松展,双目平视,呼吸自然。


左手覆于右脚内踝,右掌由体前上托至膻中,转体翻掌掌心向上,朝右后上方托出。然后松腕回落至体前,准备再次托掌,如此往复。


换右手覆于左脚内踝,左掌由体前上托至膻中,转体翻掌掌心向上,朝左后上方托出。然后松腕回落体前,准备再次托掌,如此往复。


收式:身体回正,双掌抚膝头,自然呼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