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期限利差或将走阔,对科技成长股的相对估值友好
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9.16全面降准0.5个pct(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外,额外对仅在省内经营的城商行定向降准1个pct,于10.15和11.15分两次实施,每次下调0.5个pct。
我们认为,(1)自中美利差持续走阔和7月美联储降息以来,A股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空间增大已经有较充分的预期;
(2)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后,A股市场对全面降准已经有较充分的预期,所以9月6日的降准并非超预期事件,非超预期事件对市场的直接情绪影响会相对有限。
对A股市场来说,此次降准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盈利和利差环境的影响:
对实体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关键意义在于这次搭配了财政的“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货币政策是基础、财政政策是关键,两者搭配进一步提升中报是A股“盈利底”的概率;
对金融市场的关键影响在于期限利差大概率将改善,正向影响A股风险溢价,期限利差走阔的环境对科技成长股的相对估值友好。
政策基调:
降准搭配财政落地,流动性总量受益而分配仍受调控
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议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同日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加快发行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更好发挥有效投资拉动作用”。
货币搭配财政,我们认为是延续了7月政治局会议的基调,流动性总量受益而流动性分配仍受调控。
在搭配政策下,我们预计9月之后,投资端的三大需求来源——房地产、基建、制造业大概率呈现:
房地产投资受融资限制+施工支撑影响而缓慢回落、基建投资增速和制造业广义投资增速企稳的状态。
融资意
愿:
企业主动融资意愿仍较弱,
实际利率降低有助于投资意愿回暖
与去年融资被动收缩、企业筹资能力下降的情况不同,当前整体企业的融资是主动收缩为主、企业筹资意愿下降:
A股非金融企业的偿债支出增速、资本开支增速均在回落,筹资性现金流净额持续回落为负值。
全面降准通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来降低实际利率,有助于进一步为企业的成本费用端减压,但当前企业利润表的压力仍主要在收入端,需求来自哪里更为关键,所以货币政策是基础、但财政政策是关键,两者搭配进一步提升“中报是企业盈利底”的概率。
虽然从中报来看,A股非金融企业主动融资意愿仍然较弱,但在持续的库存去化之下,整体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在持续改善,历史上非金融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超过投资性现金流净额绝对值的时点,通常对应整体资本开支增速的底部,我们预计当前处于资本开支增速的底部,在最新货币+财政政策助力下,三、四季度非金融企业的广义投资增速或将企稳,这里的广义投资包括库存、固投、并购、研发等。
利差变化:
期限利差或走阔,中美利差保持较阔状态,A股风险溢价大概率呈下行趋势
我们认为,这次降准对长端利率的影响相对有限:
一方面考虑宏观基本面进一步低于市场预期的概率较小,另一方面考虑当前通胀水平,长端利率的波动空间有限,而短端利率有下行空间,期限利差大概率呈走阔状态。
在我们的框架里,A股风险溢价受信用利差、期限利差和中美利差三个利差的影响,若长端利率较稳,则中美利差继续保持较阔状态、期限利差走阔,A股风险溢价大概率呈下行趋势,A股估值有提升空间。
配置建议:
各板块或均有绝对收益,但科技+汽车的相对收益或更强
A股风险溢价大概率呈下行趋势、企业盈利增速大概率已处于底部位置,整体A股在当前估值水平的绝对收益大概率不会差。
从历史数据来看,在期限利差走阔的利率环境里,创业板相对估值(创业板指pe ttm/沪深300 pe ttm)上行(详见我们于2018年3月7日发布的报告《从人民币资产到成长资产》)。
一方面利率环境对科技成长股的相对估值友好,同时中小板、创业板、科技细分行业的盈利增速大概率继续逐季回升,低利率环境与科技周期的开启相适应,战术与战略上的最佳配置仍是科技股,同时继续关注仓位低、估值低、政策逻辑顺、短期销量增速或企稳、中长期供给端变化空间大的汽车。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资金避险情绪大幅升温;
中美贸易摩擦反复无常,扰动市场;
直接融资增加、产业资本减持对市场节奏和波动率的影响。
华泰策略近期相关报告及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