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jianshu.com/p/579b55d86f71
皇后听陈缘说赵王已经联合七位王爷要主张太子执政,急忙连夜招来谋士商议对策,其中一个说:“欲要除之先于允之。”皇后不防私自去见见赵王,抬高他的地位,赏赐他府邸许他辅政,如果他痛快的接受了证明他愿效命于皇后,如果不接受,皇后在除掉他也不迟。”
“不可,如果赵王真有了叛心不正是授人以柄,到时皇后的安危谁来保证。”另一位老臣极力反对。
对于其他的王爷来说他们罢免皇后无疑是想提前迎太子继位,现在皇后和太子之争他们并不敢笃定最后太子就能占上峰,所以皇后亲自见赵王反而是做给其他王爷看的更容易掌握时局。”
皇后听了这番话觉的有些在理,“好吧!给我备马车,在派一队精兵护卫,我量他也不敢在没有任何对策下提前动手。”
此时赵王正在和身边的陈秀饮酒,突然听下面急传皇后驾到,眉头紧皱,“这么晚了突然造访,恐怕咱们的计划已经爆漏不如趁今夜我们提前实行计划。”
陈秀急忙阻止“王爷万万不可,如果我们除掉皇后,太子没了制约就会登上帝位,到时我们也会因当初逢迎贾后受到牵连。”
“那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处之。”赵王没了主意,不得不征求孙秀的意见。
“我们可以把东宫的计划泄露给贾后,在劝贾后赶紧做掉太子,贾南风也没什么大智慧,只要她把太子杀了。自己就会是死路一条,到时我们和东宫官员联手兵变,就把贾南风一族灭得渣都不剩了。到时帝位就在也没人于你相争了。”
赵王笑了笑,“还是你想的周到。”
说话之间皇后已经进入殿内,两个人急忙过来参拜,皇后挥了一下手人已经坐在上面的椅子上。
“皇后娘娘怎么深夜驾临,如有事提前照会
一声臣会亲自拜访您。”
“我哪敢劳驾你,听说你们正在联合东宫废除我皇后的位置,保太子临位。”
“皇后误会臣了,他便把东宫官员计划连盘托出,表明一直站在皇后阵营,皇后气的一拍椅子站了起来,“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经过长久谋划,皇后终于下了废杀太子的决心,她以皇上生病为由,遣人唤太子入宫。
安仁非常赏识贾谧的学识,又不得不因为女儿在贾皇后之手,攀附于贾后,当皇后把想废太子的意思说出来时,安仁吓得半死,让他以太子口气手写个草稿,皇后在派人把太子灌醉后,让太子依样抄写一下就可以了。
这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任谁也不敢轻易接受这样一个重任。但面对好友贾谧殷切的目光,和皇后眼神中透漏的那丝寒光,安仁心里清楚,如果自己说个“不”字,恐怕现在自己就会脑袋搬家。女儿性命不保,自己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十二月,太子忽然接到密诏,皇上令太子立即入朝。太子前去,有侍者叫太子在旁边的宫殿先等等,一个宫女左手持一盘枣子,右手持一壶酒,说是皇上赐的给太子的,太子幼年时期还很聪明,人也很仁义,但皇后忌惮他未来成事,便唆使身边的内侍想法设法的陪他玩,使他没有多大学问,又不善于饮酒,不一会儿就喝醉了;趁太子喝醉了酒,安仁急忙把写好的文章放在桌上让太子抄写。
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也不去理会文章的意思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安仁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提笔仿冒太子口吻写下这样的草稿,太子已是醉眼蒙眬,字迹歪歪斜斜的,好不容易写了两张,就被拿走了;转身太就被带走了。
第二天早朝,惠帝召集王公大臣们叫来黄门,令董猛拿出两张纸给群臣传阅,说是太子写的,这样大逆不道,要把他赐死。大家一听心惊胆战。张华和裴頠觉得很诧异,看其中一张上面写道:惠帝老眼昏花应该早些退位让贤,皇后丑陋还是早些了结自己,不然还是我来帮你。
又看第二张,写的大概是让自己的母亲进宫,在祭祀时共同谋反。大家看了面面相觑,不发一言,只有一个张华上前说要核实一下才行。裴頠也说要查明真伪,免得他人诬陷太子。殿后走出一个内侍,说是奉了贾皇后的命令取来太子的笔记让大家校对。笔迹大概相同,无法分辨真伪。因为皇后叫模仿太子的笔迹来查漏补写,所以大家都看不出来。裴頠要追查要求找来太子对质。大家议论纷纷,皇帝却一言不发;贾皇后则早已怒气冲天,叫董猛来传话说:“事不宜迟,要马上定夺,不肯传诏的要以军法处置。”张华反驳说:“国家大事,应由皇上主持,你是谁?乱传圣旨,混淆圣听。”董猛只得退了回去。贾皇后怕事情有变,就起草上表贬太子为庶人。哎皇上也是个愚蠢之人尽然依此行事,然后退朝了。
于是太子被遣往金墉城居住。太子妃和儿子也一同前去,太子宠妾蒋美人被活活打死,太子母亲也不能幸免。王衍怕惹祸上身,连忙叫自己的女儿以回家养病为由回到了娘家。
皇后怕日久生变,决定先下毒手以绝后患。她于是召入太医令偷制了毒药,让人去逼太子服下。太子谨慎不服,竟被那人用药杵给活活打死,死时才二十三岁。狡诈的皇后又假意上表要求厚葬太子,皇后就用王礼埋葬了太子。
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只有尘缘越来越觉的害怕不安,因为所有的迹象表明这一切都提前了,也变的毫无章法,她要想阻止就变的毫无头绪。安仁也更加疏远她让她想接触他更难,“究竟该怎么办?她现在连一个商量的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