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福建卫生报
福建省唯一具有专业性的健康类报纸、唯一的全国优秀卫生报刊。我们更懂福建人的健康,不仅权威访谈、寻医问药、养生科普,更有精彩活动等你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各系统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② ·  12 小时前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各系统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① ·  昨天  
中核集团  ·  今日开工,DeepSeek对核工业人说…… ·  2 天前  
中核集团  ·  节后上班指南,请查收! ·  3 天前  
一起神回复  ·  求求你,别再往眼球上滴眼药水了! ·  4 天前  
一起神回复  ·  求求你,别再往眼球上滴眼药水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福建卫生报

39.7℃!福州已有两名孩子确认感染!刚开始以为只是中暑……医生紧急提醒→

福建卫生报  · 公众号  ·  · 2024-07-29 11:51

正文


炎热的夏季是各种肠道

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近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旗山院区儿科接连收治了

2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患儿。

表现为高热不退, 一天排便10多次,

伴有呕吐、肚子痛等。

医生提醒,

这是 胃肠道传染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如果出现类似的症状,

千万别大意!


海边喝凉水吃冰西瓜,回家后高热不退


暑假期间,2岁的沐沐(化名)跟着一家人外出游玩。白天,在海边晒太阳,玩沙子、玩水,喝凉水,吃冰西瓜。


没想到,当天晚上,沐沐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5℃,精神状态不好,醒来后哭闹不止。家里人 以为只是中暑 ,给沐沐吃了退热药、物理降温等处理后返回福州。


接下来的4天,沐沐仍有发热, 最高时达39.7℃ ,平均每天要烧2~3次。


外院诊断为:“发热待查:脓毒症?脑炎? ”。 医生先后予以消炎药及中药等处理后,病情无好转。 沐沐 还出现腹泻,一天排黄绿色稀糊便10余次,最后 竟然 两次 排出鲜红色水糊样便,且仍然高烧不退。


(网络图)


沐沐 转入福医协和医院旗山院区急诊后,儿科会诊结合患儿的进食凉水、冰西瓜等不洁饮食史,粪便结果提示细菌感染,初步诊断为“鼠伤寒沙门菌?”,予粪便培养,静滴头孢曲松抗感染、蒙脱石散止泻、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补液等处理。


3天后, 粪便培养结果显示为鼠伤寒沙门菌,沐沐被明确诊断为鼠伤寒沙门菌肠炎。


经积极治疗,沐沐的症状缓解,顺利出院。据了解,一周内,福医协和医院旗山院区儿科 接诊了2例相似病例。


被称为“冰箱病”,夏季高发!严重可致死


胡君主任医师告诉记者,

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不容小觑,

是目前胃肠道传染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鼠伤寒沙门氏菌属于沙门氏菌B群,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许多家禽、家畜、鼠类、鸟类等为储存宿主,可经粪便排菌,苍蝇、跳蚤是传播媒介, 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牛奶或水经口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及空气传播。


尤其是夏季,是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高发季节 。婴幼儿常是主要受害群体,2岁以内的患儿占了大多数, 多与进食凉水、食用了冰箱里的食物等不洁饮食史相关。


所以,该病也 被称为“冰箱病”,

因为冰箱的低温性有时

也给了细菌存活的机会,

导致食物之间交叉感染。





感染后,患儿通常会急性起病, 临床症状主要为 腹泻、呕吐,伴发热,患儿诉腹痛。腹泻多顽固、难治。


大便性状多样化 是小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特点,常常先为不消化稀糊便、稀水样便,继而成黄绿色黏液便、脓血便或血水样便,均有腥臭味。


往年,福医协和医院儿科也接诊过类似的病例,多在夏秋季节,一年接诊5~6例。 重症患儿有可能出现败血症、肠穿孔、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休克等,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胡君医生提醒, 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


①在临床工作中,对患儿或病原携带者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及早治疗,加强患儿用品、食物的卫生管理及卫生宣传,防止传染。


②日常生活中,注意手口、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是关键; 不食用生肉或未经彻底煮熟的肉,不食用生鸡蛋(包括溏心蛋) ,不饮用生乳品; 不要把冰箱当做“安全箱”,尽快在保鲜期内食用 ;家用餐具应清洗干净,尤其是婴儿的奶瓶需要严格消毒;使用厨房砧板要生熟分开。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