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城市画报
《城市画报》官方订阅号,其他都是假的。我们把脉城市青年的新鲜志趣,分享跳起来就够得着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我永远记得,被陌生人的善意治愈的瞬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城市画报

他压根没来过中国却整了个像模像样的复刻版,还登上了VOLTA2017

城市画报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4-13 12:54

正文

很多人可能会喜欢

不少人都很喜欢香港

词人常将香港地标写进歌词

导演爱拍香港都市男女的故事

摄影师总会去香港街头取景




今日给各位介绍一位同样喜欢香港的歪果仁

他从来没去过香港

却用旧纸板做出了

一个mini版的香港



Joshua Smith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微缩模型艺术家


他早先是一名自学成才的模型涂鸦艺术家,后来调整了职业方向开了画廊。前年,Joshua Smith关闭了画廊,回到自己喜爱的微缩模型艺术上。


生活中的他

拍摄者:Henry Thong


Joshua Smith 还做了很多其他国家建筑的mini版,在纽约VOLTA2017艺术博览会中参展了。这个专注于艺术家个展的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至今已经是第10个年头,是每年艺术盛会中不可错过的一个展览。


在纽约VOLTA艺术博览会展出的部分作品



细节满分的微缩创作




虽然Joshua Smith没来过香港,但是对香港文化很着迷,他喜欢香港的旧区街景,也很喜欢成龙、吴宇森等导演的电影。


Smith在google街景中,翻遍了九龙,寻找视觉上吸引他的建筑物,最后锁定在庙街23号。



《庙街23号》的作品原型


他把作品po在ins之后,很多网友也会协助提供照片,让Smith可以把街景中的每个细节都塑造出来,逼真到让人以为他就住在香港!


Smith在制作初期,曾经把“庙街”误写成“殿街”,也是香港网友提醒他改正过来。



再来看看他复刻出来的模型

👇



土地公公、破窗户等细节的还原度几乎百分之百


其中几个涂鸦是Smith和香港街头涂鸦艺术家合作而成



天台上的盒饭、报纸、烟盒,报纸标题隐约可见


这个比例为1:20的微缩庙街模型,是Joshua Smith创作以来最大的模型,也是他的得意作品。他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来看一些制作花絮图。



还未打磨的椅子雏形



Smith把照片放大投影到墙上,仿照制作微型建筑


一个小小的香烟盒也非常逼真,里面甚至还放了香烟,并且真的能点燃!


他用纸板、中密度纤维板、胶板等物料制作模型,再用喷漆、颜料和粉笔辅助上色。这个作品大概耗时3个月,每周工作6-7天,每天8-16小时,“最后几周我早晨四点就开始起床工作。”


他的其他作品同样细节惊人,甚至连一个丢弃的可乐杯、一小截烟头都神还原!


为了追求真实感,同样会用到真实的道具,比如破掉的塑料袋


被丢弃的可乐杯,故意加了更多“污垢”


维修店门口用的是感应灯!


可以亮的路灯,设施真的可以使用!


不止外部细节细致入微,内饰也毫不马虎。


这个叫《黑色阴影贸易公司》的作品,二楼是个武术学校,从窗户看进去可以看到木地板,武术工具架等。


用轻木板染色制成的木地板



墙上贴了李小龙海报和“大吉”年画



为什么要做微缩老建筑?


大家或许觉得人行道上的污垢、被丢弃的烟头和口香糖很恶心,但Smith认为,城市多样化的人口在城市中留下的生活痕迹非常迷人,正是这些被忽视的部分在讲述着建筑的逝去,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性格。


Smith的工作室


Smith的作品里经常出现垃圾桶、集装箱这两个元素,“经过垃圾桶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是匆匆走过,但我觉得垃圾桶很有意思,各种贴纸和涂鸦总是给我很多灵感。集装箱很有沧桑感,它们靠近海边,金属被侵蚀之后会产生很有趣的纹理。”



不止是香港庙街,Smith的其他作品还有墨尔本、纽约等大城市的老建筑,它们大都破败腐朽,或许很快就会被拆除。


墨尔本,书店


澳大利亚,Payneham Road


旧金山,柏树街135号


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复刻城市的旧建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对于Smith来说,他希望借助这些作品,提醒大家留意城市被遗忘的部分。


曾经繁华的旧建筑拆一栋少一栋,但它们也有凋落的美丽。


CITYZINE × Joshua Smith


CITYZINE:最喜欢哪部香港电影和香港演员?

Joshua Smith:吴宇森的《辣手神探》。最喜欢的香港演员是甄子丹。


CITYZINE除了制作微缩模型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兴趣和爱好?

Joshua Smith:看电影,骑自行车还有听音乐。


CITYZINE用一句话来形容你眼中的微缩艺术。

Joshua Smith:微缩艺术家能在一个小小规模的东西里捕抓到某个地方或是建筑的气质,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它从未停止过带给我惊喜。


CITYZINE创作中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Joshua Smith:制定计划和想出用什么材料和怎么把所有东西做成微观的模型是最困难的。


CITYZINE城市的什么特点会吸引你?你是怎么选择建筑蓝本的?

Joshua Smith:一般来说,最初吸引我的是这些城市的历史。我会特别关注那些有悠久历史但被忽略了,并且在城市发展中面临被拆除的威胁的建筑。


CITYZINE目前你的作品大多是城市里快被拆除的建筑,乡村很多建筑也正在消亡,会考虑做乡村建筑的作品吗?

Joshua Smith:当然了!这几个星期我正呆在澳大利亚的乡村进行创作,并且已经拍摄了一些建筑,为乡村建筑题材的作品做准备。


CITYZINE下一个中国建筑的题材作品会选择哪个地方?

Joshua Smith:今年下半年我会去香港,会以香港为灵感继续创作更多的微缩建筑,也有很多人问我会不会以台湾的建筑创作。



你的城市有什么

正在消失的建筑?

你希望用什么形式留住它?

评论区见


素材来源:http://www.iknowjoshuasmith.com

图片来自摄影师Andrew Beveridge(ASBCreative.com)

感谢Joshua Smith接受采访

今日主编:mei


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新媒体事业部)

[email protected](整合营销部)

投稿请扔至:[email protected]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