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一会投资
健一会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成为“最靠谱的一级市场投资人社群”,会员基本覆盖清科排名前50名的机构,以投资总监以上职位的个人朋友为主,提供的公益服务包括深度闭门沙龙、微路演、众筹基金、退出设计、个人PR等。活动均为邀请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旅拍誌  ·  大S早期写真!好美好鲜活! ·  昨天  
色影无忌  ·  富士2024回顾:推出4台新数码相机、2台新 ... ·  5 天前  
色影无忌  ·  无忌评图第181期|火车1903 :田园牧歌 ·  4 天前  
色影无忌  ·  传闻 | 尼康将要发布Z 35mm ... ·  5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人类首次近距离拍摄的彗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一会投资

资深医疗投资专家李志民: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机会集中于产业链环形结构中

健一会投资  · 公众号  ·  · 2018-03-01 20:22

正文

提起李志民老师,想必各位奋斗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人、CEO都非常熟悉。上世纪80年代末,李志民老师医学硕士毕业,当过大夫,做过医药代表,先后在外企、合资企业、民企和国企工作,担任过5家医疗领域上市公司的CEO,几十年的行业经历让他目光如炬,对医疗健康投资大有见地。


在春节前的一场沙龙中,健一会有幸邀请到了李志民老师,请他分享了对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的看法。


本篇实录系根据健一会( ID: jianyihui2011 )沙龙第 213 位主讲人李志民在健一会主办的“ 互联网+下的儿童医疗服务升级 ”主题沙龙上的精彩分享整理而成,现标题为健一君所加。


根据嘉宾意见,分享内容已删去部分敏感观点及内部信息。


李志民

资深医疗投资专家

西安医科大学医学硕士,美国华盛顿大学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中国早期资深医药职业经理人,具有扎实的医药专业背景及28年医药行业的从业经历,在医药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运营体系建设、营销策划及销售管理方面有独到的造诣和成功的实践经验。曾担任中大香港集团中国首席代表以及5家上市公司总经理或CEO,如浙江康恩贝制药、奇正藏药、上海复星万邦生物制药,步长制药等。

分享 :李志民

整理:尹 扬

审核:阮聿泓


医药产业是互联网趋势中的孤岛

互联网在医药产业中的渗透程度非常低,甚至处于被拒绝或摸索的状态。原因在于医药产业是一个专业产业,它与生命体、人类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以专业技术为核心,医疗技术的保密性、病人的隐私、医院的利益链条都在驱动着医院拒绝互联网化。几乎所有医院都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信息化对接,所以目前被广泛关注的、有着去中心化特点的区块链技术,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受到医疗产业的排斥,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即有新的第三方跳出来从技术上解决上述隐私等相关问题,从而实现互联。


阿里健康曾经尝试打破现有医疗格局,我当时的看法是,如果是在制药领域,它有可能实现这个想法,但是在医疗领域,这个想法难以实现。后来阿里健康在医疗领域做了很多项目,但都没有取得成功,也斥巨资在实体药店方面做过一些文章,结果拿到的大数据也十分不理想、结果不尽人意。这个领域其实很难完全站在IT角度来整合。好在阿里有足够的资金优势,可以在医疗领域不断尝试,倘若尝试十次,失败九次,第十次也可能会成功。


医疗投资要利用新技术实现服务升级

医疗健康行业的产业链是一个环形结构,大体由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五部分组成。想要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首先就要观察环形结构中每个部分有哪些新技术,然后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改善现有医疗服务质量、实现服务升级。


服务升级绝对离不开技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离不开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包含药品、技术、人才、服务,这些都是进步方向与投资重点,药品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未来,传统化药走势会不如从前,特别是传统抗生素(化药占比较大)过去滥用,留下了痛,现在国家对抗生素的使用已经有明确的指导和限制。治病应该遵循的原则是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这才是未来医疗发展的正确方向。


服务升级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从微观角度来看,疾病被医治好了,患者的满意度就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也就得到了提升,这种结果需要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领域的技术支撑。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每年在医疗领域的支出上万亿,随着老龄化趋势加深,这一数字还将继续递增。所以要尽量做好预防工作,让医院脱离不堪重负的现状,保证亚健康人群不发病或者延迟发病,免遭病痛的烦扰,同时也能减少国家财政支出。


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五大领域皆有投资机会

医疗产业链中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几个领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比如在康复领域,与西方国家相比,目前中国没有完备的康复治疗技术,心肺系统、神经系统、骨科系统、妇科系统都需要康复治疗,而且需求量很大,涉及到的先进技术、设备、方法有很多,现在中国建立了康复协会,开始跟发达国家接触,不断完善我国的康复技术,所以这一块在未来有很大市场与机遇。


在治疗领域中,我个人比较看好AI治疗技术以及手术机器人。在未来,医院可以利用AI技术,依托大量的病例数据不断演变算法,进行简单的诊断工作。目前IBM投资的机器人诊断技术,能够利用大数据进行精确诊断,在个别领域,一分钟就能诊断十位病人,准确率可以达到99%,而医生们平均每十分钟只能诊断两到三个病人。AI技术能够给医疗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成长机会,这种机会就是我们的投资机会。国内有家公司已经发明出了可以进行脑科手术的机器人,天坛医院的一些脑科专家非常看好这项技术,对于那些以前不能进行脑科手术的二级医院来说,将来技术成熟以后,就可以利用手术机器人与更高等级医院远程指导的方式向病人提供更多服务。


此外,在癌症治疗方面,我认为生物治疗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自体免疫细胞治疗在未来会获得发展。对于很多癌症病人来说,个人认为化疗不是最好的办法,化疗只会让病人遭受其它更多的痛苦。目前靶向治疗药物势头较盛。新的探索方法是免疫细胞治疗,特别是自体免疫细胞治疗。也有些实体瘤采取质子治疗的方式。我见过两个癌症晚期的病人,当时医院诊断其寿命已不足半年,后来这两个人没有进行化疗,而是采用了自体免疫细胞治疗,现在已经活了两年了。这种方式在未来可能会大大改善人类的生存质量,目前属于处在前沿并且属于重要的技术,这一领域正在积极探索和推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