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化妆品观察 品观
化妆品产业值得信赖的财经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突发!韩国代总统遭调查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最新!俄军正将“尖端武器”转运到利比亚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爆料:土耳其正在集结兵力 ·  3 天前  
斑马消费  ·  料酒大王老恒和如何脱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化妆品观察 品观

独家!百亿美金国际巨头入股中国头部包材商

化妆品观察 品观  · 公众号  · 国际 商业  · 2024-12-21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全球药物与美妆包材巨头Aptar集团战略入股国内头部包材商宁波金雨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这一举动反映了Aptar拓展中国乃至亚洲美妆包材市场的企图,也表明包材市场正在加速整合。金雨科技具有良好的投资潜力,与Aptar在市场、客户和产品线方面高度契合。此次收购有助于Aptar增强本地生产能力,拓展中国市场,并整合全球供应链。与此同时,全球包材行业巨头也在通过收购扩大规模,行业整合趋势明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ptar入股金雨科技

Aptar集团成为国内包材商宁波金雨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40%。这是Aptar在中国入股的第二家本土包材商。

关键观点2: 包材市场整合加速

全球包材行业巨头纷纷通过收购扩大规模,行业整合趋势明显。金雨科技具有良好的投资潜力,与Aptar在市场、客户和产品线方面高度契合,有助于Aptar拓展中国市场并整合全球供应链。

关键观点3: Aptar加码中国市场

Aptar通过系列投资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产能规模,降低成本缩短供应链长度,以更快速响应国际品牌日益旺盛的本地化生产需求。


正文

巨头加码中国,包材市场加速整合。





存量内卷的中国美妆包材市场迎来新动向。


《化妆品观察》独家获悉,全球药物与美妆包材巨头Aptar集团(Aptar Group,以下简称Aptar)战略入股国内头部包材商宁波金雨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雨),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40%。


企查查数据显示,Aptar通过其欧洲分支Aptar Europe Holding SAS持有金雨股份,该机构同时也是Aptar在中国首家工厂——万通(苏州)定量阀系统有限公司的全资控股股东。此次投资是Aptar在中国入股的第二家本土包材商。2019年,Aptar收购国内领先的彩妆包装制造商比优特(BTY)三家相关公司49%股权。



业内人士分析称,作为全球最大美妆包材企业之一(截至最新数据市值约为 105亿美元),Aptar再次投资国内包材商,表明其进一步拓展中国乃至亚洲美妆包材市场的企图,也反映出增长承压、产能过剩背景下,行业正在加速进入整合期。



01

价格分歧,从收购意向到战略入股

有关此次收购的金额等其他细节并未披露,但《化妆品观察》了解到,双方至少早在今年8月份就已开始接洽。熟悉金雨的业内人士透露,Aptar一开始有意全资收购,但在交易价格上双方一直未能达成一致。


最终的结果是,Aptar选择了战略入股,“价格问题应该是达成了妥协,后续也不排除Aptar进一步收购金雨更多股权的可能。”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此次收购完成后,金雨总经理黄丽君及董事长杭建平持股比例分别下降至51%和9%,但仍保持公司控制权。Aptar则得以进入管理层,其中“Olivier,Pierre,Gaetan,DE LA GARDE DE SAIGNES”担任副董事长,"Xiangwei Gong"(Aptar亚洲区总裁龚湘伟)担任董事。


《化妆品观察》就此次收购事宜向Aptar和金雨方面求证,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公开资料显示,金雨成立于1995年,最初以日化美妆泵头及配件起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金雨已经成为业内领先的美妆包材商,产品涵盖喷雾器、乳液泵、香水喷头、真空瓶等多个业务线,主要面向欧美市场,出口占比达到80%-90%,客户包括联合利华、欧莱雅、强生等国际知名品牌,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美元(约3.65亿人民币)。


金雨部分产品,图片来自官网


成立于1940的Aptar则是全球包装业巨头,集团在全球22个国家设有55个生产基地,拥有13000名员工。公司于1993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QYR(恒州博智)的数据,Aptar和阿蓓亚(Albéa)、Silgan Holdings、阿克希龙和HCP Packaging前五大厂商占据全球化妆品包装大约15%的市场份额。


Aptar产品包括各类喷雾泵、乳液泵、真空泵、翻盖、压盖、气雾阀等,应用于医药、美妆日化、食品饮料等行业。旗下拥有医药(Aptar Pharm)、美妆(Aptar Beauty)、Aptar Closures(盖类)三大业务板块,其中美妆为其第二大业务板块,2023年营收约12.7亿美金(占比36.4%),相关客户包括迪奥、宝格丽、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等知名国际企业。


自2021年以来,Aptar年均营收维持在30亿美元以上。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27.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2%;归母净利润为2.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17%。从地区看,欧美仍然是Aptar的主要市场,营收占比超过80%。


尽管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比相对较低(2023年仅为4.4%),但对Aptar整体业绩具有重要影响——许多国际美妆品牌的业绩依赖于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从Aptar近年来的投资布局来看,中国市场一直备受重视:2018年,Aptar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了中国区总部,为亚太市场提供支持;2019年,Aptar投资5亿元人民币在广州设立新厂;2024年4月,Aptar中国智能化生产研发总部正式开业,总投资额约1亿美元,是其在亚洲最大单笔投资。



02

加码中国市场,提升本地响应速度

此次战略入股金雨,不仅是Aptar 加码中国市场举措的延续,也暗含着诸多战略考量。


首先,从投资角度来看,金雨在经营基本面和发展势头上都展现出良好潜力,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标的。


规模上,金雨目前3.65亿元的销售体量,在国内美妆包材市场足以跻身头部行列,拥有不俗的竞争力。近期,金雨还被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列入“2024年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名单,进一步证明了其行业领先地位和发展潜力;产能方面,金雨日产系列产品已超过200万套,涵盖日化、护肤和彩妆等多个领域,业务线齐全;技术实力上,金雨拥有从设计研发、模具制作到成型加工、表面处理(印刷、喷涂、电镀)等全套包材生产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金雨在2018年成立了氧化铝配件工厂,令其成为业内为数不多同时具备塑料和铝制包材自主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稀缺优势也是Aptar选择入股金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深入分析双方的业务协同性,不难发现 Aptar 与金雨在市场、客户与产品线方面契合度高,有助于形成协同效应。


在市场方面,Aptar的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欧美,而金雨同样将欧美等海外市场作为重点目标;客户群体上,两者有重合,这为双方在客户维护、市场拓展及产品定制等方面的深度协同提供了广阔空间。在产品线方面,Aptar是全球泵头产品的领导者,而金雨也起家于泵头,这不仅降低了整合难度,更有助于双方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成本控制等方面相互借鉴、优势互补。


Aptar中国智能化生产研发总部基地,图片来自官网


在多个维度上,此次入股金雨和2019年投资比优特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投资那些规模上有竞争力,在差异化上有优势,并且在业务协同上高度契合的企业。正如Aptar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phan Tanda对公司投资理念的阐述:”收购领先、公认的并拥有创新技术和专业诀窍的公司。”


最后,从战略层面来看,Aptar入股金雨不仅有助于增强本地生产能力,拓展中国市场,还彰显了其整合全球供应链、巩固市场竞争优势并确保行业领先地位的意图。


一方面,Aptar 通过系列投资扩大了在中国的产能规模,降低成本缩短供应链长度,不仅能更快速响应国际品牌日益旺盛的本地化生产需求,还能进一步拓展在中国市场乃至整个亚洲市场的美妆包材业务。同时,通过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布局,Aptar能够将本地优质产品输送至全球市场,优化全球供应链体系,提升整体服务效率和能力,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包装市场的领导地位和话语权。


当然,由于缺乏具体交易细节的信息,上述推论只是基于两家公司现状的分析,后续有关此次收购带来的具体影响以及双方协作的表现,还需经过漫长而艰苦的磨合考验。



03

巨头收购潮,包材市场加速整合

Aptar战略入股金雨,不仅仅是两家企业之间的资本运作,更是美妆包材行业整合浪潮中的一个缩影。


刚刚过去的11月份,全球包装行业巨头安姆科(Amcor Plc)宣布以约84亿美元收购贝里国际(Berry Global Group),通过全股票交易合并两家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预计将成为年收入240亿美元的巨无霸。7月,纸业和包装巨头WestRock与Smurfit Kappa合并,打造出一家市值约200亿美元的包装公司。


此外,国内不少包材头部企业也在不断扩大规模,优化供应链。国内头部彩妆包材商AXILONE收购了ODM工厂安诺科斯,实现包材与内料一站式服务,向上游整合产业链。全球泵头业务领先的中山联昌,近年来持续投资扩张,截至2024年,联昌已拥有广东中山、广东鹤山、江苏苏州、泰国、墨西哥等5个生产基地。


这一整合趋势反映出,头部企业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正在通过规模化经营、整合供应链等方式降本增效,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在这一趋势下,未来类似的资本运作与重组会加速发生。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中小包材商则很有可能在一轮又一轮的整合中逐渐被淘汰出局。


某腰部包材商对此感受颇深:“订单正在向头部企业集中。”华南一家头部包材企业的销售负责人也告诉《化妆品观察》,近两个月的订单增量中,很多来自“吃掉”中小工厂的份额:“即便是打价格战,我们能扛一年、一年半,小工厂最多也只能扛半年。”


随着美妆市场逐渐步入成熟期,行业增速放缓,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包材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变革。在这一波整合浪潮中,包材企业要么通过规模化扩张占据市场,要么在细分领域打造差异化竞争壁垒,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立足之地。








大跌26.4%!美妆真的卖不动了?




31部新规!2025年美妆行业大洗牌




10个初代美妆新锐,凭什么穿越上个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