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之成理
夯实基础,让基础成就辉煌;传递思想,让思想改变世界。“研之成理科研平台”立足于科研基础知识与科研思想的传递与交流,旨在创建属于大家的科研乐园!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赏析,资料分享,科研总结,论文写作,软件使用等。科研路漫漫,我们会一路陪伴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研大匠  ·  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公告:2025年起, ... ·  2 天前  
科研大匠  ·  永久解决DeepSeek“服务器繁忙”问题 ·  9 小时前  
PaperWeekly  ·  ICLR 2025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研之成理

Science:烯中除炔,铋有奇效!

研之成理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17 11:56

正文

▲第一作者:Matthew Jacob
通讯作者:Aditya Bhan
通讯单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论文doi:10.1126/science.ads3181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达链接)



研究背景
在乙烯( C₂H₄ )聚合工业生产中,原料中乙炔( C₂H₂ )的浓度需严格控制在 2 ppm 以下,否则会毒化催化剂。传统方法依赖钯( Pd )基催化剂的乙炔半加氢反应,但该工艺需在高温( 373–523 K )和压力( ~5 bar )下运行,且面临选择性不足、乙烯过度氢化为乙烷等问题。尽管通过合金化(如 Pd-Ag Pd-Ga )可优化催化剂性能,但仍存在吸附能力与反应速率间的权衡矛盾。

本研究提出一种 化学链燃烧(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CLC )新策略,利用氧化铋( Bi₂O₃ )作为固体氧载体,在乙烯富集流中选择性燃烧乙炔 无需高压条件,且可在多次氧化还原循环中保持高活性和选择性。 Bi₂O₃ 的独特性质(高还原性、晶格氧流动性)使其能够通过异裂 C-H 键活化机制,优先激活乙炔而非乙烯,从而高效去除乙炔至 <2 ppm



本文亮点
1. 本工作提出一种化学链燃烧策略,乙炔燃烧速率是乙烯的 3000 倍。 Bi₂O₃ 对乙炔的燃烧速率常数( k )比乙烯高 3 个数量级,归因于乙炔 C-H 键的酸性更强,异裂活化能更低。

2. Bi₂O₃ 10 次循环中可完全再生晶格氧,乙炔去除率 >99% ,且未出现催化剂失活或相变,具有优异的 氧化还原循环稳定性

3. 本工作给出了异裂 C-H 键活化新机制 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 DFT )结合,揭示了 Bi-O 活性位点对乙炔的选择性源于其更高的酸性,导致更低的过渡态能量差异( ΔE=75 kJ/mol )。



图文解析
1. 乙炔在乙烯流中的选择性去除

要点:
1、 773 K 下, Bi₂O₃ 20 分钟内将乙炔分压从 28,000 ppm 降至 3 ppm (图 1A ),而乙烯分压仅下降 3.2% 2.48 2.40 kPa ),表明选择性极高。

2、 在稀释混合气(乙炔占比 1.4 wt% )中,乙炔转化率达 99.8% ,乙烯转化率 <2% (图 1B ),验证了工业原料处理的可行性。

3、 经过 10 次氧化还原循环后,乙炔仍可在 50 分钟内从 26,600 ppm 降至 <1 ppm (图 1C ),且选择性未降低(图 1D ),证明催化剂稳定性。

2. 乙炔与乙烯的活化动力学

要点:
1、 停留实验( Dwell Test )显示, He 吹扫后 CO₂ 生成速率不变(图 2A ),表明晶格氧扩散速率远快于表面反应,动力学不受扩散限制

2、 乙炔燃烧速率常数( 14 μmol/s/molO/kPa )是乙烯( 0.005 μmol/s/molO/kPa )的 3000 倍(图 2B C ),支持选择性源于本征活化能差异。

3、DFT 计算显示,乙炔在 Bi-O 位点的异裂 C-H 活化能( 105 kJ/mol )比乙烯( 181 kJ/mol )低 76 kJ/mol (图 2D-F ),过渡态电荷分布( H⁺/C⁻ )证实异裂机制。

3. 催化剂表征

要点:
1、XRD 表明,循环后的 Bi₂O₃ 仍保持 α 相,仅含微量铋金属(图 3A ), 说明 氧化再生可恢复晶格结构。

2、SEM 显示,循环后 Bi₂O₃ 表面从平整变为针状结构(图 3B C ),但 STEM-EDX 证实其仍为 Bi₂O₃ (图 3E ),未形成金属核。

3、XAS EXAFS 分析(图 3D )表明,循环后 Bi 的局部配位环境未改变, HAADF-STEM (图 3F )进一步确认 α-Bi₂O₃ 晶格结构,支持催化活性位点的稳定性。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 Bi₂O₃ 化学链燃烧技术,为乙烯纯化提供了一种高效、低能耗的替代方案。其核心优势包括:

无需高压 传统半加氢需 ~5 bar 压力,而 Bi₂O₃ 可在常压下运行。
抗干扰性强 CO₂ H₂O 及乙烯耐受性高,适应复杂工业原料。
拓展性 基于 C-H 键酸性差异的选择性机制,可推广至其他烃类分离(如 1,3- 丁二烯 / 丙烷)。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 Bi₂O₃ 的纳米结构以提高比表面积,或探索其他金属氧化物体系,推动化学链燃烧在多组分分离中的广泛应用。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s3181


研理云服务器

业务介绍

研理云,研之成理旗下专门针对科学计算领域的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提供者。我们提供服务器硬件销售与集群系统搭建与维护服务。

● 配置多样(单台塔式、两台塔式、 多台机架式 ),按需定制,质量可靠,性价比高。

● 目前已经为全国 100 多个课题组 提供过服务器软硬件服务(可提供相同高校或临近高校往期案例咨询)。
● 公司服务器应用工程师具有 量子化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