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千人智库
千人智库致力于使用信息化手段整合专家资源,通过专业化的研究和分析,为各类客户提供独立且有见解的智力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7:My old cat ... ·  昨天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5:Knowing what ... ·  3 天前  
恶魔奶爸  ·  新的一年,请抓住这次逆天改命的机会! ·  4 天前  
恶魔奶爸  ·  新的一年,女性如何取得成功?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千人智库

被称为最牛博导的他,曾以硕士毕业论文直接获得博士学位资格

千人智库  · 公众号  ·  · 2019-10-29 14:46

正文

导读

他的求学经历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 他本是攻读硕士学位,竟不成想同时取得了博士学位的经历。 奇迹就发生在他硕士论文答辩的那一刻。


转载自: 募格课堂、青塔、新华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



前段时间,南开大学举行的100周年校庆灯光秀照亮了整个校园,引人注目。


图源:微博截图

迎来百年校庆,南开校长曹雪涛也发表感言: 南开应恢复到当年“北清复开”的地位与影响。虽然履职还不满两年,曹雪涛却可能是与南开大学这所百年名校在气质上最为贴近的一任校长。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


他是何许人也


他,26岁时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因硕士论文优秀被直接授予博士学位。 他,28岁时破格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医学教授。 那年,顶刊CNS的编辑人员列表里有三百人,只有5个是中国人,曹雪涛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从“最年轻的医学教授”到“当时最年轻的院士”;


从“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再到“现今南开大学校长”;


从“让专家评委拍案称奇毕业论文”再到如今“三个月连发2篇Cell和1篇Nature”。


曹雪涛的人生里充满了太多的传奇色彩,然而这样一位顶尖的科学家却没有国外的学习经历,是个纯正中国本土培养的顶尖科学家。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曹雪涛的传奇经历和人生转折点。

图源:网络

曹雪涛,他1964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7岁就读于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本科,22岁在第二军医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6岁时硕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 同在26岁时被授予博士学位,28岁破格晋升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 32岁晋升为博士生导师,33岁担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41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此外,他还是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将军。


图源:网络


现任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同时他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生命科学联合体主席等。 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炎症的基础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应用研究。


创办《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并任主编,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共同主编、任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 副主编等编委。 在国内完成的工作以通讯作者在 Nat Immunol、Blood、J Immunol、Cancer Res、JBC SCI 收录杂志发表论文101篇(影响因子>5分有27篇,其中10分以上6篇、28分一篇),主编专著3部,是国家973免疫学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负责人。


叹为观止的学术经历


他的求学经历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 他本是攻读硕士学位,竟不成想同时取得了博士学位的经历。 奇迹就发生在他硕士论文答辩的那一刻。

他是著名免疫学教授叶天星的硕士研究生,当年他经过2个月的没日没夜复习,以“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走进了叶老的实验室。 经过4年的攻读,终于迎来了硕士研究生论文的答辩。

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他的《白细胞介素Ⅱ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竟让专家评委拍案称奇。 评委会一致认为他的论文在四个方面有独到的创新见解,已达到博士生的毕业水平。 评委会建议,他只要参加完博士生入学考试,能够补修完博士生第二外语等课程,就可以直接授予博士学位了。

这真正是史上最牛的硕博连读! 一箭双雕,一篇硕士论文派两个用途,既获得硕士学位同时也获得博士学位。

为了恩师的嘱托


1981年,曹雪涛以优异成绩考入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受教于中国免疫学界的泰斗叶天星教授。 一次免疫学讲座上,叶教授讲的一段话点燃了曹雪涛一种强烈追求的火焰。


叶教授说: “人们都认为,免疫学是从种牛痘开始的,起源于欧洲; 可是中国古代就懂得种‘人痘’,人们把发水痘好了结的痂取下来,磨成粉,让别人吸进鼻子里,打几个喷嚏,就再也不发水痘了。 ”叶教授认为,也许免疫学源头在中国呢,可惜没人去证明。 他还说,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拿奖最多的科研领域就数免疫学了。

图源: 网络

毕业时,曹雪涛以优异的成绩免试直升研究生,可是治学严谨的叶教授甩下一句话: “我不收保送的,要收就收考来的。 ”曹雪涛认定了叶教授,冒着考不上就失去保送硕士生资格的风险一头扎进书堆里。 两个月后,他终于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叶天星教授弟子。


跟着叶教授读硕士很累、很苦,因为30岁就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的叶天星是个治学严谨的学者。 曹雪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研究中。


果然名师出高徒,3年后的硕士论文答辩会上,曹雪涛的论文让5位高级专家评委啧啧称赞,认为“论文以独特的视角开创了免疫学的又一领域”,“完全达到博士生毕业论文水平”,并建议让曹雪涛破格参加博士生考试,准备博士毕业。 这一前所未有的消息在军医大学乃至整个医学界引起极大反响。


4个月后,补修博士生第二外语完毕的曹雪涛成为跨越硕士直接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研究生。 很快曹雪涛兜里揣满了各大单位高薪聘请函,其中还有美国耶鲁大学邀他去读博士后的邀请函。 听说他决定去耶鲁,年近八旬的叶教授来了。


老军人气喘吁吁地进门就发感慨说: “我这辈子有两大遗憾: 一是没能把二医大免疫学科建成博士点,二是没能把实验室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不无遗憾地对曹雪涛说: “我原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老人说不下去了,转身离去。


望着叶老蹒跚的背影,曹雪涛明白了导师的苦心与期盼。 在那一刻,曹雪涛改变了决定。 他冲着叶老的背影默念着: “您放心,我不办成这两件事不出国!

28岁当了博士生导师


曹雪涛留在了国内。 为尽快实现自己的承诺,他全身心扑在了科研上。 记得那年年底,为了及早弄出一项实验结果,他定下了时间表,大年三十前完成。 然而一直干到大年三十晚上,实验结果还没出来。 他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祝全家节目快乐! ”说完这句话,他自己却流泪了,但他硬是没有回家,一直干到大年初一晚上,实验结果出来才回家。


1992年,年仅28岁的曹雪涛被破格晋升为正教授,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医学博士生导师。 几年下来,他又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3种基因药物通过国家药审,申报国家专利16项……


一时间,他成了新闻人物。 广播、电视、报刊纷纷报道他的事迹。 曹雪涛没有沉湎在成功的喜悦中。 他决心以改革的思路走一条以成果转化大幅度推动科研前进的路。 于是他抱着科技成果南下北上,寻找合作伙伴。


直到现今,据统计历年曹雪涛院士共指导12位博士获得全国优博,从2001年2011年更是连续11年入选全国优博指导教师,遥遥领先其他博士生指导教师,被网友称为“最牛博士研究生导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