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文新闻部 李铮
受流动性偏松及季节性因素影响,1月中国新增贷款有望创单月历史新高。路透综合近30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料升至29,705亿元,环比劲增近三倍,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亦料创出天量规模达3.3万亿元,宽信用政策效果逐步显现;M2增速则继续低位运行,较上月8.1%微幅上升0.1个百分点。
中金公司报告预计,1月货币与社融增速有望边际改善,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受春节因素提振,但仍可解读为短期一个偏积极的变化,预计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在3.2万亿元左右,最新口径下的社融增量或为3.7万亿元。与此同时,M2同比增速可能回升至8.4%,部分受春节因素提振。
报告分析,三项因素将切实推升1月的货币和社融增速,首先,今年地方债提前发行、且体量较为可观--1月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计划净发行额度将达3,000亿元左右,而地方政府一般债净发行也可能达到1,000亿元,而对比2018年1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一般债均未录得任何净发行。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专项债目前已经被纳入了官报社融的统计口径;
第二,今年1月至今,信用债净发行量达3,342亿元,而2018年1月仅为356亿元。地方债和信用债净发行量同比大幅跳升,有助于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非标存量持续收缩对社融的影响;
第三,由于今年春节离1月末较近,可能暂时推高1月货币信贷增速。货币供应通常在春节前后出现暂时性的扩张、并达到高点。据测算,春节因素可能推高M2增速0.2个百分点左右。
“虽然地方债发行量上升在短期内有助于信贷周期的企稳,但整体信贷需求仍面临企业、地方政府、和地产相关融资需求走弱的压力。因此,信贷周期有效企稳可能需要政策更全面地调整--其中包括适当放松地产需求端及开发商融资相关政策、进一步补充地方政府融资缺口,缓解中小银行资本金压力等。”报告称。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亦认为,信贷投放在年初通常都会出现季节性放大的特征。为进一步刺激银行信贷投放,货币政策和相关监管都一定程度偏松调整,定向降准、CBS配合永续债补充银行资本等一系列措施都着力解决银行信贷提速可能出现的“后顾之忧”。
同时,考虑到年初利率债、地方债、城投债也在多家金融机构资产抢配的范畴之中,可能会挤占部分信贷投放空间。财政的力度尚未完全发力,通过财政所刺激的信贷需求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交行预计,1月单月信贷增量环比虽大幅上升至3.5万亿左右,信贷增速进一步升至13.6%,维持较快水平。M2则随着货币政策偏松调整,信贷维持较高增速,以及年初金融机构购债积极等因素推动持续维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考虑到央行年初降准的对冲影响,1月M2增速大概率继续回升至8.3%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