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故为鉴,筑牢安全防线
3月11日15时30分,
江苏泰州高港区上空腾起
紫色烟雾
蘑菇云!
江苏惠利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发生一起燃爆事故,
造成4人当场死亡、4人重伤
。
15时30分,惠利生物厂区D车间突然传出巨响,目击者称先后发生三次连环爆炸,火焰高达20米
,相距2公里外的建筑门窗亦有震感。
。涉事车间主要生产微生物发酵制品,知情人士透露,爆炸前5分钟曾有员工报告"压力仪表异常跳动"。
16时10分,8辆消防车抵达现场,但受困于厂区危化品储存混乱,救援通道被违规堆放的原料桶堵塞长达18分钟。
17时05分确认4名遇难者身份,均为外包劳务派遣工,其中2人未接受过安全培训。
工商资料显示,惠利生物实控人为新加坡某财团,2021年因篡改环保数据被罚款380万元。更蹊跷的是,该企业2023年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认证,但内部员工爆料,D车间除尘系统已停用3个月,"粉尘堆积厚度超过5厘米"。
值得注意的是,惠利生物主要客户包括多家上市药企,其生产的蛋白酶制剂占据国内35%市场份额。事故发生后,华东医药、药明康德等企业股价应声下跌。
泰州市应急管理局记录显示,该企业近三年被查出21项安全隐患,包括:
特种设备操作证造假(2022年7月)
防爆电气箱违规改造(2023年3月)
重大危险源未备案(2024年1月)
但所有问题均以"限期整改"草草了事。爆炸发生前48小时,高港区刚召开"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动员大会,惠利生物作为优秀企业代表登台发言。
专家指出,生物发酵类企业事故率同比上升270%,主要诱因包括外资控股后削减安全投入、劳务派遣工占比超60%、地方政府"重税收轻监管"等。希望
这场用生命敲响的警钟,能震醒某些装睡的人!我们等待的不该只是事故调查报告,更应是刮骨疗毒的产业变革
。
从现场图片来看,爆炸后升起的紫色烟雾,意味着极有可能涉及化工产品燃烧。该企业主要从事工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涉及精细化工和生物工程产品。一般情况下,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化学品,若储存、操作或反应异常,都可能导致爆炸。
在过去的化工事故中,类似的有色烟雾往往表明有害气体释放,比如:
• 2019年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爆炸,释放出黄色烟雾,涉及硝基化合物燃烧;
• 2023年山东一化工厂爆炸,现场伴随蓝色和绿色烟雾,后经调查涉及含氯有机物。
紫色烟雾在化工事故中较为少见,可能涉及某些特定染料、重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合成物的燃烧,具体成分仍需等待官方调查结果。
化工企业因其特殊的生产性质,一直是高危行业。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已发生多起重大化工爆炸事故,如:
1、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16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8.66亿元;
2、2019年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厂爆炸:7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
3、2023年辽宁盘锦炼油厂爆炸:多名工人伤亡,调查显示违规操作导致事故。
行业普遍性问题
设备老化与超负荷生产
: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延迟更换老旧设备,甚至违规超负荷运行。
监管盲区与地方保护:
一些工业园区为吸引投资,降低安全准入门槛,导致“带病生产”现象长期存在。
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提醒我们,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包括但不限于:
• 严格操作规程,杜绝违规生产、超负荷运行等情况;
• 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突发事故时能迅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