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时评
青年关于国家、社会、生活的思考。提供有价值的思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时评

四宝

青年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9-11-11 20: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董家庄有个农民叫丁锦,生了个儿子叫二牛,还有个入赘来的女婿叫曹宁。二牛媳妇生了个儿子,取名叫三宝。没几天,曹宁媳妇生了个女儿,因为入赘在丁家,就随丁家姓,取名叫四宝。

两家人一起干活,互相扶助,关系特别好。互相都把两个孩子当成亲生的,一起抱养哺乳,不分亲疏。两个孩子刚出生,就结成娃娃亲,等他们长大了一点后,关系也特别好,彼此形影不离。

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大人们经常开玩笑,指着另一个孩子说,“这是你的丈夫”,“这是你的妻子。”两个孩子虽然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听的多了也慢慢熟悉了。等稍微长大了一点,也就渐渐明白了这个意思。但是也没有互相避讳,还是跟着二牛的母亲在一起睡觉。

有一年,天大旱,粮食歉收。曹家没有办法,只好把四宝卖给了陈郎中,过了没多久,三宝也到陈郎中家做书童。家里人特意强调,千万不要说两个人是夫妇。

陈郎中家管束特别严格,经常打骂下面的奴婢。四宝被打后,三宝就偷偷的哭泣。三宝被打后,四宝也偷偷的哭泣。

陈郎中发现后觉得不对劲,就把四宝转卖给了郑员外家,又把三宝赶走了。三宝辗转打听到四宝的所在,想了很多办法才终于投奔了郑员外家。两个人见面后,抱头痛哭,郑员外家很好奇。三宝就骗郑员外家说他跟四宝是兄妹。郑员外看三宝跟四宝,名字和排行都对的上,就没有怀疑。

但是三宝和四宝平时相处是分开的,只有白天出入碰到时,以彼此对视一下而已。

这样过了一年,两个人十三四岁了。那一年田地大丰收,曹宁来找女儿,想把四宝赎回去。郑家人这才知道三宝和四宝是夫妇。郑氏夫妇非常同情三宝和四宝,想帮他们两个举办婚礼,还允许他们继续留给郑家帮工。

郑家有个私塾先生,提出意见反对。很大义凛然的说,表兄妹结婚有违伦常,而且官府有法律规定,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不然触犯法条,就要坐牢。

郑员外本来就是个读书人,就没有反对。曹家和牛家父母都是乡野愚民,一听说要坐牢,就赶紧放弃了。

后来,四宝嫁给一个人做妾。为了对三宝守贞,坚持不跟丈夫同房,不惜弄坏自己的脸。没几个月后就死了,至死依然是冰洁之身。三宝听到这个消息,痛哭到发疯,跑出了家,也不知道后来去向如何。

有人评价说:这两个人在世间没法在一起,在天上,也一定会在一起,不会就这样再也不相见。

至于那个作恶的教书先生,之所以反对三宝四宝结婚,并不是他自己说的那么正气凛然,实际上是因为他自己喜欢四宝,想四宝嫁给他罢了。这种人,真的是应该下地狱呀!

出自《阅微草堂笔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