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14日)起,上海中小学已经陆续结束寒假开始返校报到,新学期即将启动,多所学校发布开学指南,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迎接新的开始。
今天(2月14日),上海市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小学、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上海民办启能东方外国语学校等校的学生已经返校报到,按学校通知,大部分学校的返校日期集中在周末两天。
根据上海教委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校历》:本学期于2025年2月17日开学,到6月30日结束,全学期共20周。暑假从7月1日开始,8月31日结束。
今年初,DeepSeek大火出圈,不少赶寒假作业的学生也用上了AI。
孩子们不仅找AI“写作文”,还会把数学题交给AI。学生家长杨女士表示,她家儿子上初二,女儿上小学五年级,兄妹俩会把做不出来的数学题“扔”给AI解答。“大部分情况下,AI都能立马给出准确、详细的解答。”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家长的担忧,也从怕孩子作业写不完,转而变成怕他们作业完成得太快。如果孩子过度依赖AI,可能会导致思维能力退化,表现为知识联结断裂、思维耐力下降以及面对开放性问题时缺乏主动性。
有教师表示,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水平、作业风格,教师了然于心,学生的作业究竟是AI完成的还是自己完成的,老师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在教师看来,比“完成寒假作业”更重要的其实是完成作业的态度。作业本应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如果用AI做题,写出的答案不符合学生当前水平,孩子可能会错过老师有针对性的讲解、辅导。
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的武老师从事高中数学教育多年,他将一道上海高考解析几何压轴题输入DeepSeek,约五分钟后,它给出了解答。
他表示:“这提醒老师究竟该布置怎样的作业,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死记硬背的作业,大模型完全可以完成,我们的作业和考试可能更需要考察孩子的推理能力甚至严谨性才有意义。这样即使孩子借助于DeepSeek等大数据模型,也还需要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去理解和完善,才能完整作答。”
相关专家表示,家长和老师也不必将AI看作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而是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和使用AI科技。特别是教育者要革新家庭作业的设计理念,创新评价机制,让AI真正成为启发学生认知的有效工具,让孩子在深度思考与创新实践中成长。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不少孩子开始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有的孩子甚至明确表示不想上学。这种“开学综合征”在每年的开学季都会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上海家长学校给出了4点建议,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调适,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开学综合征”是正常现象,就像成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对于孩子来说,新学期的开始意味着要离开熟悉的假期生活,重新适应学校的节奏和规则,这种变化自然会引发一定的焦虑感。
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视孩子的焦虑,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忽视。
● 倾听与理解
当孩子表达出焦虑情绪时,不要急于打断或给出建议。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
家长可以通过温和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传递出“我理解你”的信号,例如:
“妈妈知道你现在有点紧张,这很正常。”
“你能跟我说说,具体在担心什么吗?”
通过倾听,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接纳,从而减少内心的不安。
●
正常化焦虑
告诉孩子,感到焦虑是很正常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面对新环境或新挑战时都会有这样的情绪。
家长可以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例如:
“爸爸刚换新工作时也很紧张,但后来发现,只要慢慢适应就好了。”
通过这样的对话,孩子会认识到他们的感受是被理解和接受的,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
引导思考
与孩子一起探讨焦虑的来源,是担心新学期的学习难度,还是害怕与同学的相处?
引导孩子思考这些担忧是否合理,以及如何应对。例如:
“你觉得新学期的课程会很难吗?我们可以提前预习一下。”
“如果你担心和同学相处,可以试着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大家都会很欢迎你的。”
通过具体的讨论,孩子会逐渐学会用更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情绪的晴雨表。很多时候,孩子的焦虑并非完全来自自身,而是受到了家长情绪的影响。
● 自我情绪管理
家长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工作、生活上的压力而将负面情绪带回家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 避免过度期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过高的期望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
● 正面沟通
与孩子沟通时,注意语气和措辞,避免使用负面或命令式的语言。用鼓励和支持的话语,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开学前,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交流,不能一直施加压力,要让孩子放松心情。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孩子多鼓励、多安慰,增强孩子的信心。
● 具体表扬
当孩子取得进步或做出努力时,家长要及时给予具体的表扬,而不是简单的“你真棒”。比如:
“你今天按时完成了作业,而且字迹很工整,真棒!”
这样的表扬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 情感支持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家长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告诉孩子:
“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让孩子感受到,无论发生什么,家长都会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 鼓励尝试
鼓励孩子勇敢尝试新事物,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告诉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新学期的开始,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陪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树立目标,可以帮助他们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