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新增至9家
1月9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获悉,2024年度新疆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认定工作日前结束,
经申报推荐、材料评估、专家评审、研究审定等程序,确定新增2家机构,至此自治区已有9家自治区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新增的2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是新疆高新技术人才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哈密市伊州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自治区着力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可及性水平,统筹布局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2023年度评定7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分别是喀什大学、伊犁师范大学、新疆理工学院、昌吉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经认定的公共服务网点将定期接受审核。
同时,自治区还有5家机构单位获批备案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自治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新疆医科大学、克拉玛依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主要面向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以下基础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提供知识产权政策、知识产权业务等相关咨询服务;利用平台提高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基础信息的查询检索服务;开展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服务。国家级网点还需结合自身实际,传播公益性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利用成果,推广优质知识产权服务产品和典型案例。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处负责人介绍,目前自治区已建立自治区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名录,对经认定的网点实行定期审核、动态更新并及时公开,将择优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荐筹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遴选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备案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根据工作安排,还将对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的知识产权基础数据资源、人员培训、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
今年,自治区将重点指导目前还没有认定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的地州市,做好网点选树培育工作,争取实现网点全覆盖。同时,计划制定《自治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知识产权工作,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助力创新发展。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春香)
新疆四地入选中国文化百强县
据中国日报等媒体报道,
1月8日,2024(第四届)《中国文化百强县》在北京大学发布。新疆喀什市、库车市、伊宁市、特克斯县四地入选。
喀什古城夜景(资料图)。
喀什市是喀什地区的首府城市,也是南疆的区域中心城市,于1952年正式成立,以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多元而灿烂的文化、丰富而出名的物产、浓郁而纯朴的民俗享誉世界,享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美誉。1986年,喀什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此外,喀什市还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休闲小城、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等称号。
库车市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资料图)。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 摄
库车市具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龟兹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著名的西域乐都、歌舞之乡、木卡姆之乡,历史延续悠久、文化遗产类型丰富,2012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库车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80多处,以及各级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100项,其中库车赛乃姆、库车民歌被列为国家级项目,库车大馕等5个项目被列为自治区级项目。
位于伊宁市的伊犁老城喀赞其民俗旅游区(资料图)。 栗卫平 摄
作为古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城市之一,伊宁市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2012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还通过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的旅游发展战略,成功打造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伊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73项,其中世界级1项,国家级7项,自治区级9项,州市级56项。
特克斯县(资料图)。 贺敬华 摄
特克斯县是世界上唯一建筑正规、卦爻完整的八卦城,开建于1936年。2004年,特克斯成为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克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深厚,包括有木制器皿生产、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阿肯阿依特斯等传统手工技艺类、杂技与竞技类、民间文学类等10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据报道,2024(第四届)《中国文化百强县》评选历时近半年,调研覆盖大半个中国,沿用人文历史、自然风貌、风俗习惯、创新发展四项评价指标,同时重点考察县域内国家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4A5A旅游景区数量,经由研究对象确认、传播平台搭建,公开数据、第三方数据调查、资料提交、专家意见、媒体测评等阶段实施,最终发布此次名单。
(综合自中国日报网、喀什地区融媒、伊犁融媒体中心、伊宁市零距离、喀什市人民政府网站、伊宁市人民政府网站、新华社、石榴云客户端)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