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来宾市考察调研时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
一年来,广西金融监管局引导辖内机构牢记嘱托,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围绕糖业转型升级需求,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务取得实效。
广西金融监管局引导辖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明晰功能定位,将自身高质量发展需要与自治区支柱产业升级需求有机结合,推动机构召开“服务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金融座谈会,针对糖业资源整合、产业延链、产品提质、产业集聚等方面进行沟通研讨,结合行业及实体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实际,制定“一户一策”服务方案。
针对辖内某上市糖企低效资产剥离需求,指导辖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立足自身功能定位,围绕税务处理、资产负债清查、剥离后经营计划等制定了综合性、特色化纾困增效金融服务方案。投放资金帮助该企业落地重组盘活措施,实现降本增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当年度即实现扭亏为盈。
广西金融监管局持续鼓励辖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收购处置和资产重组等业务模式,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累计提供50亿元资金支持广西地区糖类企业发展。
在监管部门引导下,广西各甘蔗产区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聚焦蔗糖产业,推出一系列金融服务举措,降低蔗农融资成本,提高资金可获得性,为“甜蜜事业”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崇左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基地,全国每5勺白糖就有一勺来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糖都”。如今正值黑甘蔗上市之际,在龙州、宁明、大新等边境县市,一片片翠绿的甘蔗林如同绿色的海洋。
家住大新县雷平镇的90后农户赵先生种了15亩甘蔗,每年种植、施肥、除草、收割等环节,资金紧缺成了他最头痛的事情。中国建设银行大新支行的应急团队马上扛着移动设备入户制卡、建档、评估,为他发放了15万元裕农快贷。
“有了贷款支持,我可以放心大胆地购买化肥、农药和蔗种,不用担心资金短缺问题了。”赵先生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贷款资金让他有底气放手一搏,明年将尝试租赁同村闲置土地,进一步扩大规模。目前,赵先生还成功带动周边6户群众参与种植,通过零工方式带动3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帮助乡亲们共同富裕。
让广大甘蔗种植户坚定信心的不仅有惠农信贷政策,还有“保险+期货”、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等实实在在的保险保障,为广西的“甜蜜事业”一路保驾护航。
据介绍,广西“保险+期货”项目呈现出“三个一”特点:第一批试点,郑州商品交易所自2016年在广西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后,从未间断;第一批县域全覆盖项目,郑州商品交易所2018年在罗城县开了县域全覆盖项目的先河;在云南、新疆、内蒙古、广东等地开展的“保险+期货”项目是价格险,在广西则第一个探索“保险+期货”收入险险种。
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也在发挥作用。今年9月,在台风“摩羯”影响下,崇左市江州区糖料蔗大面积受灾。其中,广西田园通作物增产技术有限公司种植的580余亩糖料蔗遭受严重损害。太保产险广西分公司“三农”条线、中心支公司及支公司三级联动,高效组织查勘定损工作,及时将保险赔款支付到客户。11月8日,该公司将一面锦旗赠予太保产险江州支公司,上书“情系客户急人所急,尽心服务至善至美”。
记者从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今年推动开办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及种植收入保险。截至8月末,已为全区230.08万亩甘蔗提供风险保障,保险金额超过60.56亿元,直接赔款超1.3亿元,受益农户10.21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