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现代舞团
舞蹈是需要勇气的,只要你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你才成为真正的舞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宛央女子  ·  不想工作!不想工作!不想工作!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现代舞团

高艳津子7月28日负伤出演《行隐·不离》|生命不息,舞蹈不停!

北京现代舞团  · 公众号  ·  · 2018-07-29 17:41

正文

北京现代舞团《行隐·不离》

对话埃利亚松互映红砖美术馆

纪录时间:7月28日

现场记录者:王藝靜

28

7-2018

舞蹈吧,宇宙看得见,

生命不息,舞蹈不停!

——高艳津子

舞蹈说现场

本次由北京现代舞团带来的 《形隐·不离》 当代艺术作品在红砖美术馆互映埃利亚松的 《道隐无名》 的装置艺术作品展开跨时空的 灵魂对话 。这个已经 风靡 了整个 京城 新艺术现场 ,将在这个炎炎夏日 三伏天 的七月 连演七场 及临近八月最后闭展前将还有 三场公演

23

北京现代舞团《形隐·不离》作品与埃利亚松其中四个展厅作品进行现场互动性的对话,本次舞蹈现场包括:“光、影、风、水”四个部分。

30

“风”的舞蹈现场是由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高艳津子独舞表演,其他三个舞蹈现场均由北京现代舞团全体舞者共同演绎。

摄影 :李勐


7月27日《形隐·不离》演出“风”时的 一场意外 舞者高艳津子多年积累的旧伤 膝盖严重负伤 ,毫无防备之心的她和毫无警觉之心的我们在整个演后谈结束人群散去之后,只见她 独履慢伐 突显有点 不协调的节奏 但又 急忙而去 背影 渐行渐远,那一刻开始 我有点担心 。然而,对津子来说这应该是 不平静的一夜正在过去 ,这一夜的叮嘱与担心也并不是多余的。第二天再见高艳津子便是让人 推着轮椅手持拐杖 ,这让现场所有见到的人都诧异了,怎么会如此严重?从 离别前夜 步履微缓的背影 到今日这推着 轮椅手持拐杖的行动 ,而她淡然的在现场以 “何必惊慌” 的神情对我们舞者说:“告诉我们的舞者,如果你们遇到受伤了,第一要学会 立即急救保护措施 ,医生说这个保护措施是 必要采取的方式 ,如果不做好保护措施,后期疾患导致手术其结果就愈加严重。现在你们稍微让一下空间给我, 我试试 等会 这样跳舞是否方便 ,我现在需要熟练一下和这 “两位十分陌生朋友”打打交道。 另外今天我们将 正常演出 ,请我们的舞者 充分活动 开身体 做好演出准备 你们不要受伤了 。”



离演出还有50分钟才开始,我搀扶着津子去到了美术馆后花园的休息室,路上迫于担心的我对她说:等会你跳完走出来就给换上干衣服休息,不要再穿着这身打湿的衣服湿漉漉的一直等着所有演员演出完上去谢幕了,这凉水寒湿进入体内对身体的伤痛修复很不好。担心她会不听,我又重复了一句“ 咱身体都这样了就别穿着湿衣服等到最后谢幕了 。”她 带着点犹豫带着点迟缓 的回答了一句:“恩.我想看看演出完的情况,等会你得一直待在我身边”,我说:“好的,我会的”。(我是本次全体舞者中唯一一个暂时没有参演此次最后作品“水”环节表演的女舞者)



今晚7:15演出正式开始...

摄影:任宇

“风”的现场演出视频

舞者:高艳津子

7月28日晚 拍摄者:邢宇




在后来演出完我搀扶津子老师步行时她说:“我真的是没有杵过拐杖的经验,今天这的心里的节奏和身体的愚钝完全不能协调支配,我这心走在了身体前面,身体和灵魂是脱离的,这样的经历对我们舞者或许都会经受,这也就是人生中一次生命的修行。等会我要谢幕,先不换衣服了。因为我从这里作为引子穿过,最后若不出来不交代清楚,观众会有一个未交代完的悬念,这最后必须要划上一个结束的句号,还是坚持到最后走完这一程,不必惊慌。”就这样我又被这位坚强的女人打动了,手持拐杖的她神态安详的伫立在演出展厅的入场门口,倚靠在一角静静的看着舞者们的表演,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感受她这份放下的安然与享受的气息,我的心也没有了任何担忧,享受着眼前我们舞者的每一个灵动瞬间。

摄影:jeanne 、刘正



演出谢幕结束后,每日照常进行的演后交流环节,高艳津子依旧坚持到最后,她说:“每天来观看的朋友都不一样,我需要为每一位到来现场的朋友负责,在交流提问中我们可以更好的 传播传递艺术的思想与精神价值 。”



她和观众们说:“我想告诉大家今天我在舞蹈的时候有种 特别幸福 之感,当我发现自己没有因这个受伤的事件发生而改变我 继续跳舞 的心念,我依旧在 享受它 。今天这个水钟摆的 打在我身上时我觉得它 有了 生命的温度 ,没有让我那么疼了, 我像 水里的 鱼一样 ,遇到水哪怕就 一滴水 我也活了 。”


这就是一名舞者的生命力与存在的意义,在生命时光里的每一刻 身体呼吸在动, 心也在舞动。最后她对现场说: “只要我的生命不息,就会一直跳下去,生命不息,舞蹈不停!”



北京现代舞团 《形隐·不离》互映展演

7月23日腾讯视频直播


艺术家介绍


高艳津子

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

加拿大现代舞学院艺术总监

1995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现代舞专业,同年底加盟创建北京现代舞团。她的作品中总是散发出来自自然界神秘的能量,令人惊叹的每一次旋转,彻底打破“传统”、“现代”、“东方/西方”的局限。她的舞蹈风格和作品不断受到国际关注,被评级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且变化多端,舞台呈现总是超越想象。”高艳津子多次受到德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日本、英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的重要艺术节、艺术机构的邀请,进行创作及演出。 主要作品: 《三更雨·愿》《觉》《十月·春之祭》《谈·香·形》《水问》《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十二·生肖》.

1999年她的作品《界》获得第十二届国际现代舞编舞大赛最高大奖GRAND PRIX; 2004年德国柏林艺术节委约创作的现代舞剧《觉》倍受艺术节组委会好评; 2006年作品《觉》受邀赴罗马参加欧洲艺术节,被欧洲权威舞蹈杂志《DANZA&DANZA》评审团评为“2006年度最佳演出”; 2006年为威尼斯双年展委约创作的作品《三更雨·愿》在威尼斯世界首演时得到观众的全场起立致敬,被艺术节艺术总监称赞为“超越了想象极限的美”; 2006年受新加坡艺术节委约创作的艺术节开幕演出作品《镜花水月》,受到了新加坡总统的高度赞扬; 2007受荷兰艺术节邀请创作原创剧目《水问》,并巡演荷兰各大城市。 2008年接受皮娜·鲍什女士邀请创作舞剧《如是我闻》,在“皮娜·鲍什和朋友们”艺术节上成功首演; 2009年与加拿大Wen Wei舞团合作编创舞剧《皮肤之下》,作为闭幕大作在2010年加拿大舞蹈节上世界首演。 2009年作为执行导演与田壮壮导演合作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仪式暨佛骨安奉大典大型法喜会; 2010年作为总编导与陈凯歌导演合作大型户外实景演出《希夷之大理》; 2011年最新作品现代舞剧《问·香》首演于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2011年受国家大剧院之邀,作为艺术总监/顾问参与大剧院原创歌剧《灰姑娘》的创作; 2012年作品《谈·香·形》首演中国国家大剧院。 2013与音乐家崔健合作原创舞剧《十月·春之祭》首演国家大剧院。 2015年现代舞剧《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赴德国巡演。 2016年《二十四节气•花间十二声》首演国家大剧院。 2017年原创舞剧《十二·生肖》首演国家大剧院。


奥拉维尔·

埃利亚松

对感知、运动、具身体验和自我感受的兴趣,是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艺术创作的驱动力。他力求艺术的关切能与大众社会保持联系。在他看来,艺术是将思想诉诸行动的关键手段。埃利亚松的创作涵盖雕塑、绘画、摄影、电影和装置,其丰富多样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展示。他的艺术实践没有限制在博物馆和画廊的界定空间内,而是藉由公民空间的建筑项目和干预作品伸展到广阔的公共范畴。

埃利亚松出生于1967年,在冰岛和丹麦长大,1989到1995年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1995年,他移居柏林,创立了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工作室,如今这座工作室汇聚了约一百名工匠、专业技师、建筑师、档案员、行政人员、程序员、艺术史学家和厨师。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他已在世界各地的重要博物馆举办广受赞誉的个展。2003年,埃利亚松代表丹麦参加了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展出作品《盲亭》,当年晚些时候,他又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厅展出了《气候项目》。2007年,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调研展“慢慢来”,而后又在多地巡展至2010年,其中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10年在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的“内城外翻”涉及在柏林各地以及博物馆内的干预项目。2014年的《河床》用石头和水完全占据了丹麦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一座翼楼,在遍地石块的景观中仿造了一条河,2015年的“我们始终形神一体”在广州郊外的镜花园展出。2016年,埃利亚松为凡尔赛宫的宫殿与花园创作了一个艺术干预系列项目,包括在大运河边竖起的一座高耸的人工瀑布,此外还有两场大型展览,分别是上海龙美术馆的“无相万象”和首尔三星美术馆Leeum的“世间所有的可能性”。

埃利亚松的公共空间项目包括1998到2001年间在多座城市实现的《绿河》;2008年的《纽约市瀑布》;以及2015年哥本哈根的《圆桥》。在《冰钟》中,埃利亚松与地质学家明尼克·罗欣将来自格陵兰冰川的巨大冰块运到哥本哈根(2014)和巴黎(2015),以提升气候变化意识。

自2012年起,埃利亚松与工程师弗雷德里克·奥特森领导了公益项目“小太阳”,生产并分发面向无电社区的太阳能灯。

2014年,埃利亚松与长期合作者塞巴斯蒂安·贝曼创办了国际艺术与建筑事务所——他者空间工作室,专注于跨学科与实验建筑计划以及公共空间创作。埃利亚松生活与工作在哥本哈根和柏林。



本次活动主办方

北京现代舞团

1995年12月7日成立的北京现代舞团,以推动本土艺术发展,在尊重和延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当代艺术作品为己任,是国内外声名卓著的重要艺术团体。
二十多年里,北京现代舞团推出了近百部优秀作品。从创团后1996年 2月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红与黑》,到2005年10月应文化部邀请赴美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参加中美两国领导人互访期间的“中国文化节”演出、2006年接受新加坡艺术节、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重要艺术节的委约创作、2007年受邀委约荷兰舞蹈节开幕作品创作及同年,作品《觉》获得意大利权威舞蹈杂志“Danza&Danza”全年演出大奖、2008年受邀前往法国里昂参加里昂双年展“Focus Dance”论坛、应世界现代舞大师皮娜鲍什女士邀请赴德国杜塞尔多夫参加舞蹈节、2009年应邀参加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艺术节、以色列艺术节、2010年应邀参加比利时“欧罗巴利亚”艺术节、2011年受邀参加英国索尔兹伯里艺术节、2012年应邀参加中日当代舞蹈论谈。北京现代舞团的作品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诸多好评。
北京现代舞团作为中国现代舞艺术领域最重要的专业团体之一,艺术总监高艳津子带领中国优秀的创作者及舞者们除了纯粹的艺术创作外,同时积极参加国际文化交流等社会活动,在国内外参与了许多重大演出和文化项目,如接受CCTV委托拍摄仟禧年第一线曙光庆祝仪式,并通过卫星向全世界直播;策划、演出九运会的闭幕式,奥运会徽揭幕仪式,G20亚投行启动仪式,凤凰卫视20周年国际友好日等等。还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之邀于2004年10月陪同胡锦涛总书记出访南美,并在南美10多个重要剧院和市政剧院做专场演出。2009年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以色列,赴耶路撒冷、海法、特拉维夫巡回专场演出。2010年与加拿大WEN WEI现代舞团合创国际合作剧目《皮肤之下》,并作为加拿大国际舞蹈节的闭幕大戏于加拿大国立艺术中心做世界首演。2012年9月 应俄罗斯文化部之邀,参加俄罗斯“中国文化年”访问演出。2013年2月应邀文化部赴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卡米埃尔进行专场现代舞演出。2015年6月舞团应邀走进德国法兰克福、巴特洪堡、特里尔巡回演出。2016年2月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在克罗地亚举办首场演出活动实现“开门红”;同年5月出访斯里兰卡专场国际交流受到斯总统热情招待;11月舞团受邀出访埃及参加中埃两国文化年交流并与开罗歌剧院舞蹈团成功举办了形式内容丰富的workshop等交流活动。北京现代舞团成为高速发展的中国的“现代面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