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东高法
新鲜的司法动态资讯 实用的审判实务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文旅  ·  梅州点燃“非遗版”春节文旅消费热潮 ·  2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无锡再上央视!这次是...... ·  2 天前  
江西公安  ·  免签入境新政+1! ·  2 天前  
精明常旅客  ·  bug,天价旅游目的地,国庆租车bug。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高法

讲述 | 以法之名解开你的心锁

山东高法  · 公众号  ·  · 2024-12-13 16:47

正文

(图源网络 侵删)

刑罚执行领域坚持强理念、优品牌,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止步于刑事审判的惩治,而是要充分发挥好刑罚变更执行的职能,把惩罚与拯救结合起来,这也正是我们努力做好减刑、假释实质化审理的价值追求。 今年,我们 开展了一系列法官走进监狱的调研座谈活动。 不想又遇到了那两个熟悉的面孔,又想起了那两段辛酸的故事。




为了女儿,他失去理智………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农民,曾是乡亲们公认的老实人,却因犯故意杀人罪而锒铛入狱。
不幸的发生缘于女儿婚姻的不幸。几年前,离异的女儿和同样离异的男人各带一个孩子再组家庭,他一直揪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但仅仅不到两年,这段婚姻再度以女儿的数次伤痕累累而告终。他只剩一个念头,拼尽余生呵护女儿周全。
可事情却没有结束……
离婚后,男方一家为讨回订婚时给他女儿买的电动车,一度上演了各种闹剧:轮番骂街、堵门、泼脏水,这种歇斯底里持续了十几天,女儿崩溃了,想投河自杀被人及时拦住了。
看到女儿满脸的泪水,他的隐忍再也崩不住了,恰巧那个夜晚,男方父亲醉醺醺地再次破门而入,愤怒瞬间充斥了他的整个大脑,他拎起家里的除锈酸泼向了对方……,女儿伤痕累累的画面一股脑涌过来,让他的疯狂无法遏制,他觉得,男人所做一切都是源于母亲的纵容和挑唆,于是他又抄起一把铁锹冲进一墙之隔的院子,当着男方家小女孩的面,一下又一下的拍到男方母亲身上……。
看着满脸是血倒地的奶奶,小女孩懵住了,突然大声的说:“姥爷,你把他们都打死了,没人管我了,你养我吧。”一瞬间,他的理智完全回归,一下子抱住这个还认他为亲人的孩子,嚎啕大哭…… 。
那个疯狂的恶魔又变回了普通的农村汉子,他颤抖地拿出手机拨打了120和110。不幸中的万幸,两受害人因抢救及时,保住了生命。
一切归于平静,他入狱服刑,受害者经治疗,基本恢复了健康。一切却又不可能再平静,村里人说,被欺负的老实人进了监狱,欺人太甚的人,却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人民群众的朴素情感,不是一纸判决就能完成情、理、法的切割的,案结事未了,我们的心里总有一些东西被堵着,我们心里没有结这个案。
这次到监狱我们第一个问起他的情况,干警对他印象特别好,说他的改造表现是最好的,但不爱说话,财产性判项没有履行。再次见到他,依然倔强,竟然还是重复二审时那句话,“男人打我闺女又不要我闺女了,还想要回电动车,那我这辈子还能抬起头来吗!”他的想法很传统,但却反映了当地农村的朴素观点。他的关注点或者说自始至终的辩解吧,竟然也一直停留在这个点上。
我们心平气和地跟他说,对方冲到你家里,你控制不住如果还情有可原的话,您砸开老太太的门,当着你最爱的孩子的面,抡起铁锹那一刻,您在想什么?孩子看你是姥爷还是魔鬼?孩子说让你养着的时候,您怎么想的?几句问话,让这个倔强的老头突然没了话,他好像从来没从这个角度考虑过对别人生命的尊重,也没考虑过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的聊天有了效果,当然,来之前,我们是做过功课的。去监狱之前我们了解到,惊喜地了解到,其实两家的孩子竟然没受影响,经常偷偷一起玩,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他,那一刻,这个60多岁的汉子表情是那么的复杂,思念、感动、欣慰,应该也夹杂着后怕……
冰雪的融化不能指望这一刻,我们跟监狱干警商定,共同努力,再给他一些时间……。一个半月后,监狱干警兴奋地打来电话,说他想用自己的劳动报酬赔偿对方。
结案不收工,刑罚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我们依然愿意全力以赴。当我们到被害人家里告知他的改造表现和赔偿意愿时,结局比我们预料的更惊喜,他们放弃了再次申请执行……

为了父亲,他变成恶魔……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他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电子厂职工,却因犯故意伤害罪而步入高墙。
案情并不复杂。他们家境不好,父母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感情笃深。
他的父亲一辈子行善,邻里都亲切地称呼他老爷子。老爷子曾帮助一对务工的小夫妻,在自家附近租房开了家快餐店,生意虽不算红火,维持生计还是足够的。小夫妻早期非常感恩,经常做了饭给老爷子送去,交往甚好。小夫妻生了孩子后的两三年,生意出奇的好起来,二人忙得不可开交,经常喊着老爷子去帮忙。老人家毕竟八十岁了,身子骨虽好,但免不了清点物资会出错,时间久了,男人逐渐流露出一些情绪,甚至有时候会发脾气。
邻居有人说他是发达了,有点狂妄;也有人说眼里只有赚钱了,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了;还有人说可能是两家关系处好了,觉得没有外人。
老爷子虽有不快,但没跟他说,只是关系慢慢疏远了。偶有一次,老爷子再被喊来帮忙,却给顾客找错了零钱,顾客非常不满意,男人随口骂了老爷子。平日文质彬彬的他,得知父亲被骂,突然像被激怒的狮子似的冲进店里,对着男人咆哮起来,称老爷子一生行善没挨过骂,现在都是八十岁的人了,竟然受这般委屈,谁惹了老爷子,他就跟谁拼命。对方男人本来确实有点自负,一怒之下就动了手。他突然就失控了,推搡中从砧板上抄起一把刀,插向了男主人的后背……
两个家庭瞬间陷入悲剧……
提审他时,他嚎啕大哭,边哭边说:“这里关押都是盗窃的、强奸的、抢劫的、还有吸毒的,我怎么了变成了他们的一员。我父亲都八十的人了,他为什么这样污辱老人家。我父亲是谁都不能触碰的底线!”……
这次面临无期徒刑减刑,我们在监狱见到他,他认罪悔罪,但回想起案情,尤其提到他的父亲,他仍然不能冷静。看得出他一直在深深的内疚,但也明显感觉到还夹杂着些许纠结或者丁点儿的疙瘩。
……
我们慢慢地跟他说,“你抄起刀那一刻,跟关押在这里的人有多大的区别吗?他再有错,到了十恶不赦的地步了吗?他的错,足以让你结束他的生命了吗?”他突然就愣住了,根本回答不上这个问题,他可能从没从这个角度考虑过。
“你要正视你的问题,如果你心里还有哪怕一点结没解开,你的内疚就会有缺憾,你惨痛代价换来的教训就会打折扣,你的认罪悔罪就夹杂着一些不甘。你的父亲受到羞辱,你一时冲动就杀了他,他三岁的孩子没了父亲该怎么办,他年轻的妻子没有丈夫该怎么办?他的妻子含泪授受赔偿,对你的冲动表示谅解,你还有什么可纠结的?”
他的眼泪再次喷涌下来……
后来,听监狱干警说,他是监区里改造表现最好的罪犯,虽然财产性判项都履行完毕了,但狱内消费只限生活必需品,其他的劳动报酬,都寄给受害者的妻子,他的认罪悔罪书第一句话就是“我的亲人是亲人,别人的亲人也是亲人,……”
这两起案件在诸多刑事案件中并不特殊,但却触及我们心灵深处。一个是老实的慈父,一个是闻名的孝子,平时遵纪守法,与人为善,这种看似根深蒂固的道德约束和文明方式,为什么却在至亲受到伤害时,忽然就消失殆尽,而原始冲动却突然爆发不可控制呢?这种对亲人至爱为什么转化成对别人残忍的伤害呢?
这个问题或许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可能没有一种力量能够让类似事情绝对避免。
但我们发现,锒铛入狱,他们立刻又回到那个善良、温和的自己,他们做了最狠的事,却又让你觉得不是那种十恶不赦、无可救药的人。
所以,我们还有充足的理由去努力,还有极大的希望去帮助他们实现新生。无论他们曾做过什么,惩罚都不是为了压制,更不是为了消灭。当我们以法律的名义,高高举起制裁之剑时,必须要明白,这不是也不能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有些人的偏执可能已经久远,但未必根深蒂固。 如果能够再向前一步,用理性的逻辑帮他们梳理,换位思考去帮他们感悟,引导他们,主动解开心锁,与自己执拗的思想状态决裂,与自我心中的仇恨和解,在精神上重新过上健康向上的新生活,应该是一种更具意义的拯救。那我们绝不应吝啬我们的一点时间、耐心和语言。
更多信息,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 ©山东高法

作者:省法院 刑二庭 李增涛
编辑:石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